r i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DONGNAN CHUANB0l i l-S»l^
一本栏目钟雕駄雜雕鮮部合办
技术滥解与新闻价值:媒体融合背景下 数据新闻的伦理边界及内核建构
—基于三家数据新闻栏目的实证分析
巨局飞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U1127 )
本文网«版
摘要:数据新闻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行业转型发展 的探索,见证着技术渗透过程中新闻生产的变革。从可视化到 交互化,技术赋能不断推动数据新闻从观看到参与的转变,开放化数据不仅重构了新闻生产,也让媒体与用户的关系发生 由分向合的重大变革。技术滥觞蕴含的巨大力量给转型阶段 的媒体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过渡的数据挖掘和“唯数据论”也让数据新闻面临新闻伦理的漩涡,新闻何以为真、隐
私何以 保障、价值何以坚守、数据何以可能一时间让数据新闻陷入泥 潭。数据新闻本质上依旧是新闻,要想突破数据泛化下新闻伦 理的边界游离,就必须在明确新闻责任和新闻价值的基础上 构建起数据新闻的内核。
关键词:数据新闻 新闻价值 媒体融合 新闻伦理 数据隐私
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是指基于数据抓取、分析 的基础上进行过滤、挖掘、统计的一种新闻可视化呈现方 式,由于其对数据的依赖性以及再加工特点,又称为数据驱 动新闻(data-driven journalism)。大数据趋势和社会数据 化(datafication of society)雏形初现与新闻界有着双重关 联,一方面,数据新闻让新闻报道更值得看、更值得探讨,公 众能够在阅读中自主探索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和历史脉络,并鼓励公众在此基础上参与讨论;另_方面,新闻业的"数 据转向"已经开始影响新闻生产本身,并产生了识别和讲述 故事的新颖方式。111这种新方式在传统报业危机和技术革命 高歌猛进的双重剌激下愈演愈烈,<;卫报><;纽约时报》等国 外媒体纷纷开始涉足数据新闻实践寻求变革。2009年3月,英国〈卫报〉成为全球第一个成立数字新闻部的报纸。由西 蒙•罗杰斯(Simon Rogers)主导的数据新闻项目更是让《卫 报〉成为数据新闻的先行者。我国的数据新闻实践最早开始 于20世纪80年代的“精确新闻”,但是由于数据使用权限不 足以及呈现方式单一等局限性,这一时期的新闻实践数据化 仅仅是为了辅助新闻生产。2011年搜狐推出了(数字之道> ,这是我国最早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新闻栏目。2013年,欧洲新 闻中心和开放知识基金会共同开发的《数据新闻手册》的中 文版在网上
面向读者开放,推动了‘‘数据新闻"这一概念在中 国的普及。在传统媒体在积极布局媒体融合进程中,数据新闻成为转型的有力抓手。在数据新闻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下 隐私和新闻伦理的边界也更加模糊。未来的新闻一定是人与 数据的互动,但数据获取会不会侵犯个人隐私,数据新闻客 观背后如何坚守新闻伦理,数据权转移会不会成为资本"寄 生”新闻的窗“唯数据论”下新闻边界何在等一系列问题 成为跨越人与数据共生关系不得不迈的“门槛”。
本文选取当前我国数据新闻报道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澎 湃新闻"美数说"、财新网“数字说"、新华网"数据新闻”为研究对象。澎湃新闻是我国最早进行数据化转型的媒体,"数字说”凭借其创新意识以及优质的内容生产,在媒体融 合转型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专业化发展道路。财新网‘_数字 说”立足财新网庞大的数据资源以及丰富的数据处理经验,提出“用数据解读新闻,用图表展示新闻,为用户提供更好 的阅读体验。”新华网"数据新闻"是国内最早尝试数据新闻 的媒体,以"用数据传递独特新闻价值”为理念,让枯燥内容 生动化、让新闻信息知识化,让新闻更具价值。三家媒体均 具有丰富的数据新闻报道经验,且报道方向相互补充,能够 代表当前我国数据新闻报道的最新发展现状。通过数据爬 取技术获得三家平台在2020年1月1日一2020年9月28曰的数据新闻报道,共计450条,其中澎湃新闻美数课131 条,财新网‘‘数字说"77条,新华网"数据新闻” 242条,经 核查均为有效数据材料。基于对以上数据新闻报道的实证分 析,本文试图回答上文提出的问题,探索处理数据与新闻伦 理、隐私控制之间的关系的新维度。
一、从可视化到交互化:媒体融合延伸下我国数据新闻生产现状
(_)视角与图表的交接:可视化数据呈现中的新闻创新探索
相较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数据新闻最大的魅力就是“用数字说话",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过滤和分析描述出事实的样 貌,反映出事实的主干和基本逻辑,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新闻 价值和关系,最终为受众呈现事实的真相。121随着我国媒体 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公众的媒介素养和公共事务参与热情 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一趋势下,数据新闻也更多以'‘平民视 角”"公众视角"记录社会发展变动,用数字让新闻活起来,用技术让新闻动起来,构筑公众的"共同记忆"。在对489篇 数据新闻报道进行词云分析之后,其中提及'‘新冠” 56次,
2〇2丨年第4期(总第2〇〇期)|系禹#播
"疫情"51次,确诊38次,新增37次。新冠肺炎期间,各 大媒体充分利用大数据解读疫情动态、普及防疫知识,让公 众看得见新闻,看得懂新闻,看得进新闻。澎湃新闻"美数 课” 2020年2月13日发布的(数说|武汉现有多少床位来应 对新冠肺炎疫情?》就通过数据地图的方式把武汉15所方 舱医院的位置以及床位数清晰呈现出来,还以折线图的形式 呈现出武汉市定点医院和开放床位数量变化,把武汉抗疫 _线的最新情况呈现在全国公众面前。除此之外提及就业 12次、报告10次、民法典9次、消费7次、经济7次,数据更 多的是为民众关心的社会公共事件‘‘说话"。新华网‘'数据新 闻” 2020年5月22日推出的(看这儿,2020年政府工作,心中“有数” > 通过数据串联起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让公众对 国家工作真心心中有数。
如果说视角更加亲民是为了让公众更爱看,那么图表 结合的可视化呈现就是为了让公众能看懂。新华网"数据新 闻" 2020年4月24日推出的 <;一图_‘数"看全球新冠疫情104天〉用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信息 生成树状图、折线图、气泡图等多种统计图向公众呈现新冠 疫情的最新情况。财新网"数字说” 2020年9月17日发布的 (无烟城市地图发布,全面无烟法规保护人□比例超10%〉用数据生成全国无烟地图,支持城市检索以及倡议海报生 成分享,不仅呈现了我国当前无烟城市现状,更发动公众参 与普及宣传无烟法规。对于数据新闻而言,无论是视角转 换,还是可视化呈现,都是尝试以数据为切入点谋求转型创 新的积极探索,是媒体融合向新闻生产打开的一个窗口。
(二)内容与数据的衔接:再生产信息勾连下的知识记忆维度
迈克尔•舒德森(M ichael Schudson)在谈及新闻的时 候曾经说到,如果新闻没有构筑_个让人们当回事的世界,或者如果新闻没有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那么,新闻 就没有存在的意义。131虽然说构筑现实世界一直是新闻从诞 生以来的目标,但面对让人目不暇接的信息,新闻也只能在 人类认知范围内拾取一些'‘碎片’’。事实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这个新闻和那个新闻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像隔在新闻与现 实世界之间一条似乎无法逾越的鸿沟,阻碍着人们认识世界 的脚步。数据新闻的优势就在于它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为 底层架构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对海置数据的提取和过 滤挖掘数据背后隐含的信息,让人们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 质。
传统新闻通过信息“碎片"呈现现实世界,人们只能通 过仅有的信息‘‘管中窥豹",这种情况下的事实判断难免"一 叶障目”。数据新闻则通过数据将无数个“碎片"拼接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画卷,有如"上帝之眼”,开启了认识世界的 新维度。在对489篇数据新闻报道标题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数字出现频次为91次,数据13次,数说12次。这些“数”并 不是简单的数据展示,更是通过数据提取信息‘‘让数据说 话”。澎湃新闻“美数课”在2020年7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 器“天问_号"发射当日发布〈天问•探路火星丨火星探测60 年,人类的好奇心走了多远?〉数据新闻,紧密贴合热点,从 地火数据对比,人类火星探索历程,以视频方式带领公众梳 理了人类探索火星的60年。数据新闻透过表象寻新闻主 体间的潜在联系,发现更多规律并形成结论,在传播深度知 识方面的蕴含巨大能量。141新华网‘'数据新闻” 2020
年8月31日发布的<;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 工程通水进京图鉴》就用时间轴的方式把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全过程进行了梳理,公众在时间线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南 水北调这些年带来的变化。一条条数据勾连起公众的回忆,—个个时间点将这些回忆勾连起来,这种从‘‘碎片记忆”到"共同记忆”的过程就是数据新闻对现实世界的构筑,而这 个'‘共同记忆”也会在进一步传播中上升为大家的"共享记 忆”,成为记录时代的"人类记忆”。通过数据的提取和再生 产,数据新闻赋予了数据生命,也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维 度,这种有如“上帝之眼"的新维度是否能够弥补新闻与现 实世界之间的鸿沟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但这种探索是新闻对 真相、对事实不懈追求的表现。
(三)话语与参与的融合:社交化互动主导下的信息传播跨越
媒体融合不仅是人与技术的融合,还是人与人、物与物 的融合。‘‘注意力经济”下公众媒介使用习惯和信息获取方 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技术裹挟着数据全面介入,对新闻生 产流程提出了新挑战:应该怎样生产新闻,怎样生产好的新 闻。而要应对这一挑战,需要的是思想上的变革。与传统新 闻信息传播仅仅靠看、听相比,数据新闻能搭建的生产参与、场景代入、沉浸体验立体化叙事框架,不仅让新闻看得 见、听得着、感觉得到,更能让公众参与到新闻生产中去,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信息,并通过社交媒体主动分享信 息。2020年8月25日,澎湃新闻"美数课”发布《游戏丨在 离婚诉讼里,藏着爱情的隐秘角落》的数据新闻,其中浏览 者通过扮演法官进入模拟法庭审理案件,音效还原、场景模 拟让浏览者在互动中增强了新闻参与,公众分享热潮成功在 朋友圈掀起"破案风”,引发了新闻产品的
裂变式传播。这种 情况下的数据新闻不是追求"酷炫”,而是一种诉诸视觉语 言来呈现数据含义的途径,更像是_种呈现、传播信息的方 式,能够帮助受众认识和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151澎湃新闻 "美数课"2020年6月14日发布的(3D还原浙江温岭槽罐 车爆炸现场>,将现场采集信息通过3D模拟画面制作成动 画,帮助公众清晰梳理事件发生的原委。
■我们■图解■人民■这样说■为什么■问号
表一 489篇数据新闻报道标题话语方式分析
技术赋能只是打开数据新闻与公众互动的窗口,要想让 公众真正想看、想分享还需要从话语方式上下功夫。在489 篇数据新闻报道标题中,用到'‘我们"的有15篇,"图解” 20 篇,’‘人民”4篇,‘‘这样说”6篇,“为什么"8篇,以问句结 尾的有214篇,如表一所示。字句的变化不仅是话语方式的 改变,更是对传统以认为中介的新闻信息传播障碍的一种跨 越。财新网"数字说”专栏通过《数字说|疫情冲击有多大?
系南待福■ 2〇21年第4期(总第2〇〇期
r i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DONGNAN CHUANB0I1I J-11M?®^
—棚中国传媒大学删传播学部合办
压力在哪里?广州民企这么说>《数字说I趁‘‘疫"打劫:诈
骗、制假售假、哄抬物价违法有多少?》为公众解读发生在身
边的新闻,澎湃新闻"美数课”〈回溯45个重点疫区的数据,
我们该如何看待当前疫情9〉<;图解|人脸识别争议不断,我
们的‘‘脸”还安全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拉近公众与新闻之
间的距离,让公众从看新闻,变成想看新闻,愿意看新闻。未
来的新闻一定是互动开放、参与共享的新闻,应该怎样生产
新闻,怎样生产好的新闻发言权在公众。从话语到参与的变
化是数据新闻在媒体融合进程中进行的积极尝试,是对传统
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跨越,亦是未来数据新闻发展的基本方
向〇
二、隐私与控制:技术滥觞与数据新闻生产的伦理边界
数据新闻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拓展了新闻的边界,使新
闻不仅是“对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且呈现出更为多
元的形态。161今天数据的触角已经介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
落,这种带着技术烙印的边界延伸也不断向新闻伦理、新闻
北京疫情最新数据价值发起挑战。
(一)新闻何以为真:数据主导下新闻真实性判定的解构
真实性是新闻的最本质要求,任何形式的新闻都要经得
起事实的检验以确保真实性。数据新闻以大量数据处理和
分析为基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和认知
局限,让新闻更加客观,但是在数据新闻能否保证新闻真实
确实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数据新闻的真实性具有"双重符
合真实性”,即“中介化事实”(大数据)、大数据记录的"原
型事实”。171对于数据新闻而言,“中介化事实"就是其相对
于其他新闻表达方式的本质特点,这涉及到数据的提取、过
滤、分析以及可视化呈现等一系列过程,这其中虽然减少了
人为的参与,但这也无疑使其成为新闻生产流程中的“数据
黑箱''。当前数据新闻生产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大多数媒体
并不直接具有一手数据,引用第三方数据源因此成为众多媒
体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或是解读,或是分析,或是进行数
据重组再生产,对公共数据的依赖性成为当前数据新闻的典
型特征。181
澎湃斬闻■美数斷华网•数裾供*-財*网•数字B8.5S% 76.45K 89.61*
表二489篇数据新闻第三方数据来源占比统计
通过对本文选取的450篇数据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其中 澎湃新闻“美数课'’采用第三方数据来源的报道有116篇,占比达到88.55%;新华网“数据新闻”采用第三方数据来源 的报道有185篇,占比达到76.45%;财新网"数字说”采用 第三方数据来源的报道有69篇,占比达到89.61%。如表二 所示。这种情况下数据真实性如何保障,数据源如何进行验证就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对于这一情况,媒体当前的应对策 略是在新闻中标注数据来源。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 减少真实性困扰,但是也将新闻媒体“实施核查”的责任让 渡给数据来源。这种权力的让渡不仅是对新闻价值的解构,更让真实性判定蒙上一层阴影。虽然说数据的介入为新闻 真实带来新的可能,但是并不代表数据新闻就具有真实性,数据新闻将新闻生产过程由线下转为线上,这一转变带来的 “数据黑箱''也就成为数据新闻真实性争议的
焦点。本质而 言,数据的背后依然是人,披着数据外衣的'‘假新闻”更难辨 认。如何破解数据主导下新闻真实性的新挑战,需要的不仅 是制度化、专业化,更需要的是时间。
(二) 隐私何以保障:技术渗透下新闻伦理边界的游离
数据新闻的生产是建立在对大量数据的提取和分析之上,但是数据的获取却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数据地图的建 立需要位置信息的共享,消费数据统计需要获取购物账单信 息,这一条条数据的一头是宏观的信息分析和社会现象,另一头也直插公众隐私的最深处。当前数据新闻生产中数据 源获取并未涉及到公众的知情权,这就意味着其中有些不愿 意被获取,或者不愿意被公开的私人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新 闻生产者通过交换、购买、数据挖掘等方式使其进入到新闻 生产中来,并作为制作成可视化数据新闻的依据,通过精准 推荐进入到信息传播过程,是违背个人意愿的,对个人隐私 信息收集、分析、公布的行为,显然存在侵犯个人隐私的风 险。131在本文分析的450篇数据新闻报道中,涉及到社会民 生的报道有327篇,占到72.67%,这些数据的获取和公开 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隐私。我国当前的数据新闻生产中并未涉 及到有关数据获取方面的统一规定,无论是新华网、人民网 等主流媒体,还是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市场化媒体,数据 获取标准都以各自媒体为主,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这也给 隐私侵犯留下了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数据新闻虽然可以经过数据提取和分析更客 观更真实地反映事件真相,但是在提取过程中
由于不具有专 业新闻人的新闻素养和道德评判,提取的信息更杂更乱,也 就更容易触碰到新闻伦理的边界。这一现象在灾难报道中表 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是新闻媒体力图通过数据分析还原事 实真相、守望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是间接数据获取对公众 隐私权的冲击,新闻伦理边界在两者现实矛盾的碰撞中显得 愈发游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数据新闻的出发点是寻事 件真相、进行舆论监督,但是数据获取环节不规范导致以出 卖公众隐私权换取高质量新闻作品的行为,是试图以出发点 的道义遮蔽流程不规范,是对新闻伦理的冲击。
(三) 价值何以坚守:资本延伸下新闻价值观的危机
对数据的依赖性使数据新闻在同类新闻表达形式中具有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其局限。对于我 国当前的数据新闻生产而言,数据源与新闻生产是处于分离 状态,掌握数据的是诸如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新 闻媒体要想获得这些数据,就必须通过交换,或者购买的方 式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在本文作为研究样本的450篇数 据新闻报道中,新华网“数据新闻”未使用第三方数据源的 报道最多,但也仅有57篇,占到23.55%,而且以时政新闻为 主,其余媒体的数据新闻对第三方数据源都处于极度依赖的 状态。数据新闻没有采用数据的控制权被互联网企业牢牢掌 握,这其实就相当于扼住了数据新闻生产的"咽喉’’。与此同 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新闻媒体对数据的采集、使用、分析都受制于人,新闻生产的专业流程被资本撕开了
2〇2!年第4期(总第2〇〇期)|系南#播
□子,新闻价值观在权力的博弈中逐渐丧失主导话语权。当前研究表明,数据新闻的接纳分为新闻责任和创新意识两种 动因。™如果是出于前者,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与资本参 与新闻生产的权力关系博弈的过程中坚守新闻价值,如果是 出于后者,需要考虑的就是新闻创新中如何处理经济效益和 社会责任的关系。这两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数据新 闻在资本延伸下坚守新闻价值观的第_性问题。
如果说资本与新闻价值观的博弈是数据新闻面临的外 部危机,技术与记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交叉就是数据新闻需要 处理的内部危机。数据新闻将新闻生产流程最大限度地转 移到线上,使得新闻反应更便捷、反映更全面。但是这种进 步是在让渡记者采访权、知情权、信息选择权的基础上实现 的。一方面记者趁数据之便,将采访以简单数据提取代替,容易助长脚不动、眼不看、耳不听、手不写的"办公室记者”作风;另_方面,数据介入新闻生产之后,一定程度上承担了 记者的采访权,突如其来的媒体权力关系变化、全新的新闻 生产流程、资本力量的介入等因素共同冲击着记者长期形成 的新闻从业认知和价值判断,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采访 什么、不采访什么也成为摆在记者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数 据新闻引入了一种不同于原有线上开放性新闻生产的模式,这等于是给转型时期的新闻媒体打开一扇窗,当然这扇窗既 为新闻媒体带来创新的机遇,也让新闻价值观在资本渗透下 面临危机。在数据源控制权问题暂时没有更好解决办法的前 提下,媒体与资本的合作是数据新闻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 在新闻价值本位与资本本位博弈中如何确保新闻价值观始 终拥有主导话语权依然是数据新闻发展必须长期思考的问 题。
(四)数据何以可能:数据新闻与新闻数据的实用主义扭 曲
丽网一
数据新闻是依靠数据的力量产生的,但是数据毕竟是 “死的",新闻要想让数据活起来就需要对数据在分析处 理的基础上完成再生产。在对489篇数据新闻报道进行分 析后,本文发现当前三家媒体的数据新闻主要以数据解读 和可视化呈现为主,即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排版和图表转换就呈现到公众的信息接收端,很少涉及到数据在分 析、过滤、提取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对多元数据进行集成处 理分析的更是少之又少。澎湃新闻“美数课131篇样本中 有关简单数据可视化报道的有54篇,其中“图解"20篇,“数说9篇,其他报道25篇,占到41.22%;新华网"数据新闻” 242篇样本中有关简单数据可视化报道的有191篇,占到78.93%;财新网“数字说” 77篇样本中简单数据可视 化报道有31篇,占到40.26%,见表三。这种基于原始数据 的简单可视化操作既没有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的价值,也有 违新闻追求真实、探求真相的本质,这种将数据新闻变为新 闻数据的实用主义扭曲已经成为数据新闻发展路上的绊脚 石。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再加工形成的成 熟新闻作品,新闻数据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造成当前数据 新闻报道中这种实用主义扭曲的原因也是多远复杂的。对于 新闻媒体而言,数据源获取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国当前 的数据主要掌握在政府部门以及互联网公司手中,这些数据 虽然体量很
大,但是开放程度并不高,很多数据或是由于保 密,或是牵涉到商业隐私,无法获取,更不用说公布。有些即 使经过授权公布的数据在使用上也有严格的要求,不允许进 行深度加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数据新闻的深化 发展。对于新闻媒体从业者来说,数据新闻是一个新的新闻 报道方式,对数据处理、筛选、分析都需要专业的人手,而处 于转型时期的媒体在这方面人才空隙比较大,缺乏大量具有 专业化数据新闻生产能力的从业者,基于此数据新闻交互就 变成"为了交互而交互”的实用主义扭曲。我国的新闻教育 在这一方面发展也相对滞后,当前高校数据新闻教育存在课 程定位不明确、教育定位和师资力量不一致、课程缺乏系统 性等问题。1111这些问题使得我国数据新闻人才培养上出现了 实践需求与教育滞后的现实矛盾,催生了数据新闻人才鸿沟 的裂变。一方面是数据源限制,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匮乏,双 重困难与数据新闻行业庞大的机遇相遇更是助长了揠苗助 长的情绪,在这股合力之下,数据新闻在数据实用主义这条 歪路上渐行渐远。
三、新闻责任与新闻价值:数据泛化下数据新闻生产的内核建构与现实逻辑
(_)理清新闻价值与数据价值之间的界限,避免新闻逻 辑让位于技术逻辑
数据新闻本质上依然是新闻,是新闻就要始终把新闻价 值摆在第一位。数据给新闻插上了翅膀,但是飞多高,往哪 飞这样的大方向还是要以新闻价值为主。新闻媒体要坚持新 闻价值第一性,数据效益第二性的原则,既要防止“数据工 具论”带来的实用主义扭曲,又要警惕“数据本质论”带来 的新闻生产异
化。新闻媒体首要任务是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产 品,对数据新闻从业人员而言,加强新闻素养与提升专业技 能同样重要,要把新闻意识融入数据收集、筛选、处理、分 析、制作、分发的全流程之中,以新闻逻辑指导新闻生产,理 清新闻价值与数据效益之间的关系。数据和新闻的良性互动 关系,一定是新闻逻辑指导数据逻辑,数据逻辑服务新闻逻 辑,两者的关系就如同“本'’与'‘末”,不可'‘舍本逐末",更不能"本末倒置"。
(二)处理好数据呈现与数据挖掘之间的关系,避免新 闻责任让位于新闻创新
数据新闻的核心就是通过分析处理寻并发现数据之 间的潜在关系,让人们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如果仅仅
系卷係播■ 2〇21年第4期(总第2〇〇期)
r
i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
DONGNAN  C H U A N B O W J -lM iil  ^
—本栏目与麵大獲传播学部合办
是简单的数据整合和可视化呈现,既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数 据的价值,也是新闻失责的表现。数据新闻的价值不仅在于 告诉什么是什么,更在于带领人们寻答案,告诉人们为什 么、怎么办。于新闻责任而言,新闻媒体应该将数据意识转 换为新闻生产的动力,从数据中寻线索,发现真相。落实到 新闻生产中就表现在,在数据提取时采用多元交叉验证保证 数据真实全面,在处理时组合对比分析寻求多维联系,在制作 时以参与互动强化空间体验。于新闻创新而言,将公众纳入 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之中是数据新闻发展的应有之意。公众 参与到数据收集、过滤、分析、处理过程中既保留了公众的知 情权,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收集与新闻伦理的矛盾,又可以 将部分选题以“众包新闻"(Crowdfunding  Journalism )的形 式向公众发布,在数据源获取和资金支持上绕过资本力量,以 "策力"开辟数据新闻生活化、专业化、独立化新路径。 如果说数据新闻对转型时期的媒体而言是一泉活水,那么新 闻责任就是涌出活水的井口,没有新闻责任的数据新闻就是 无本之源,没有创新的新闻意识就是一潭死水。避免新闻责 任让位于新闻创新既是保持数据新闻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 保持新闻创新是数据新闻发展的应有之意。
(三) 把握发展潜力与专业人才之间的矛盾,避免教育脱 节迟滞行业发展_个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人才储备,数据新闻作为一
个新的新闻表达形式更是如此。于我国而言,解决数据新闻
教育与实践之间的人才鸿沟和培养错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
问题。从媒体来说,要积极立足于自身优势,引进专业技术
人才,成立专业数据新闻团队,“以战代练”,“以战促练",
让专业人员在业务实践中自觉成长,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 班、学习班建立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从高校来说,要
积极捕捉数据新闻最新动态,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在学习理
论知识的同时鼓励师生"走出去",通过"校企合作”、联合
培养等形式让师生深入新闻生产一线,让从业者走进课堂,
在交流互动中引导数据新闻教育跟上时代、引领时代,以专
业化人才填补新闻教育与实践脱节、错位鸿沟。媒体环境和 人才储备是驱动数据新闻发展的“车之两轴”“鸟之双翼",
媒体环境带来的发展潜力让数据新闻飞得更高,人才储备的 可持续才能让数据新闻飞得更远。
(四) 明晰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统一,避免新闻天 平向资本力量倾斜
数据新闻要想生产出更丰富的新闻产品就免不了要与
资本力量合作,但这也是诱发新闻天平可能会向资本倾斜质
疑的主要原因。要想在合作中坚守底线、保持话语权就必须
从体制出发。我国当前的数据源获取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则,
都是媒体各自为战,这就很容易为资本渗透留下可乘之机。
2019年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业委员会在会上正式
宣告成立。这是数据新闻凝聚业界力量、推动专业化发展
迈出的一大步。对于数据新闻领域而言,推动建立完善的体
制,制定系统化数据源获取规范、标准化新闻生产流程是数
据新闻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对于媒体而言,虽然不能拥有数
据的控制权,但是经过合作、购买获取的数据要确保完整意
义上的使用权,包括不受干涉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解 读的权利。新闻生产过程要避免外力干涉,合作性质的新闻 生产要以新闻媒体为主导,要从源头防止新形式的“有偿新
闻""新闻寻租”。数据新闻的开放性是媒体融合打开的一
扇门,但这是一扇创新之门,不是利益之门,数据新闻要在 合作中始终掌握话语权,既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避免新闻天平向资本倾斜,又要明晰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统 一,让为资本成为数据新闻良性发展的活力源。四、结语在^体融合的汪洋大海里,数据新闻就像是浪头上一朵 不起眼的小浪花,有着技术涌动带来的无限机遇,也有着与 新闻碰撞迎面而来的矛盾与困惑。当前我国的数据新闻已经 逐渐从可视化向互动化转型,专业化数据新闻生产格局也初 具规模,形成了以新华网、澎湃等专业媒体和腾讯、网易这 样的互联网力量共同角逐的权力场。与此同时,技术延伸下 数据新闻也向新闻伦理发起冲击,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 隐私保护等问题也走进人们的视野。未来的新闻不是单纯的 告诉公众周围在发生什么,而是带着公众一起去探寻事实和 真相,在这一方面,数据新闻可谓是先行者。先行就意味着 未知,意味着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数据新闻带来的困惑 并不是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而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助推 剂",其中涉及到技术与媒体、媒体与社会、社会与公众等多 重复杂关系,需要的不仅仅是制度规范、价值约束,更是新 闻本位下的内核建构和伦理界定,这一切留给时间去验证。[lJLoosen , Wiebke , et  al . "Data-Driven  R eporting : An
on—Going  (r ) Evolution ? An  Analysis  of  Projects  Nomi ­nated  for  the  Data  Journalism  Awards  2013—2016." Jour ­nalism , vol .21, no .9, Sept . 2020, pp .1246-1263.[2] 西蒙•罗杰斯.数据新闻大趋势:释放可视化报道的力 量[M ].岳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2.[3] 许向东.数据新闻:新闻报道新模式[M ].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17: 86.[4] 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M 】.徐桂权,译.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20: 5.[5] 徐星星.技术赋能下数据新闻的新发展与困境探析[J ].中 国编辑,2020(01): 36-41.[6] 许向东.转向、解构与重构: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研究[J ].
国际新闻界,2019, 41 (11): 142-155.[7] 方洁著.数据新闻概论(第二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9: 165.[8J 杨保军,孙新.论大数据新闻真实性的个性特征[J 1.当代传 播,2019(05): 10-13.[9]B orges —R e y , Eddy . * Towards  an  Epistem ology  o f Data  Journalism  in  the  Devolved  Nations  of  the  United K ingdom : Changes  and  Continuities  in  M ateriality , Performativity  and  Reflexivity /Journalism , vol .21, no .7, July  2020, pp .915-932.[10】朱鸿军.警惕数据新闻中的新闻伦理问题[J 】.传媒,2017 (03) : 34—36.[11】张超.从开放数据到数据:数据新闻“数据”内涵的演 变[J 】.编辑之友,2020(07): 85-89.[12]黄志敏,王敏,李薇.数据新闻教育调查报告L J ].新闻与写 作,2017(09): 17-24.作者简介:
巨高飞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网络与新媒体。【责任编辑:黄雪敏】
2〇2!年第4期(总第2〇0期)|系岛#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