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境”英译辨析
作者:李葆卫
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17年第06期
作者:李葆卫
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17年第06期
摘 要: 钱钟书的“化境”说是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然而,自从钱钟书提出“化境”说以来,“化境”一词的英译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达,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研究。笔者检索了近30年来公开发表且以“化境”为关键词的论文,发现“化境”的英译可归为四类:sublimation,transformation, transmigration, huajing。通过从英译的意义、译者的考虑及“化境”本义三个方面分析,笔者指出较为妥当的翻译是采取音译法,将其翻译为huajing。
关键词:钱钟书;化境;音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7)06-0058-08
1. 引言
1964年钱钟书提出了翻译的“化境”说,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他认为“把作品
transform英文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得‘化境’。”(钱钟书,2002: 77)“化境”说是钱钟书翻译思想的核心,有着坚实的中国传统文艺美学观和哲学观基础。
然而,一直以来“化境”一词没有一个统一的英文翻译。以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里对“化境”的英译众说不一。这些不同的英译实际上反映了译者对“化境”说理解上的差异。罗新璋(1990: 10)说“不识钱氏译艺谈,也是译界的不幸”。因此,有必要澄清对“化境”说的种种误解,正确认识了“化境”所蕴涵的理论内涵和价值。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对“化境”一词不统一的翻译将不利于中国的翻译理论对外推广。现在国家强调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中国翻译理论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说贴切统一的译语不仅有利于对外宣传,而且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