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时 1学时(40分钟) 班级
课  题
E X C E L 中数据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excel数组函数的实例学生掌握求和函数(sum )、平均函数(average )对数据进行
计算和单元格数据引用操作。
能力目标 学生自主、协作探索利用EXCEL 的公式灵活性、解决实际中
不能利用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而采用编写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并强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自己探索解决问题后所引发的愉悦心情,从而提高学
习兴趣
重    点 利用公式(主要是函数),对工作表中数据进行各种操作设置 难    点
函数在公式中的应用,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
教学对象
分析
该班是高中起点三年制,男女生均衡,有高中基础,通过前面章节对工作表
基本格式设置操作的学习,加之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对EXCEL
有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学习EXCEL 中的公式和函数应该没有太多的困难。 教学方法 讲练法、启发式、举例对比、演示法、任务驱动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实操训练系统
教材处理
教材属理论—实训模式,没有明显体现出技能鉴定内容的环节,为此,在原教材基础上补充了技能鉴定内容“数据计算”项目在实际中应用,使学生既动
脑又动手,以体现职业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特,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技能通过率。 审  查
年  月    日
板    书    设    计
EXCEL 中数据计算
① 必须以等号“=”开头
1、公式的结构
② 由运算数和运算符组成                                        ① [插入]菜单    [f x 函数]菜单项                          2、函数的输入  ② [工具]栏
按钮
③ [编辑]栏    输入“=”    输入函数名称
EXCEL 单
元格中数据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备注 组织教学【2分钟】
1、清点人数,课堂纪律,PPT公布本次实训任务和原始数据表格。
2、学生检查电脑是否正常,了解本次实训任务要求,做好学习准备。
复习旧课【3分钟】
1、对工作表中单元格的(字符、边框、数字、对齐、条件)设置进行操
2、对工作表中C2:G13设置条件格式,输入0-59数据时自动改红
新课导入【5分钟】
1、发EXCEL数据公式计算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是否用EXCEL统计过数据,学生每人一份,并阅读。
2列举生活中涉及到表格数据统计的实例。例如:计算班级成绩总分、平均分、及格率,最高值或最小值等;职工工资表等等。如何利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来计算,以上实例中要用到EXCEL什么函数?
公式如何编写?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功能,如何利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操作呢?
新课讲授【30分钟】
一、公式【20分钟】
1、定义:公式是将工作表的数据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符连接在一起,完成自动运算的式子。
2、原理:在EXCEL中,公式的结构必须以等号“=”开头,由运算符和运算数组成,并有最终的计算结果。公式结构如下图1
集中学生注意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通过展示样本提问回顾知识点。
了解学生是否用EXCEL 统计过数据。演示利用公式和函数来计算EXCEL 表格中的数据,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图1讲解EXCEL 表中公式的定义、原理及结构组成,为学习公式编辑服务。并通过多媒体布置任务。任务的正确结果放在网上,供同学们做参
图1
【提问】
指出图1中,B2单元格公式中哪一些是运算符,哪一些是运算数。
3、布置任务
教师向学生广播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完成如下图2所示的原始表中的总成绩、平均成绩、学科总分、学科百分比的计算。
布置任务后,提示学生原始数据可在网上\\teacher\练习题文件夹中下载,不需要自行录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操多媒体训练系统”相互交流、讨论(与学生交谈过程中,注意把握“度”,并不直接回答学生提出的“具体应该怎么操作”的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寻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最后把上传的学生练习结果,抽取有代表性的几份,为下一阶段集体讨论交流,教师点评做准备。
4、讨论点评
请相应学生重点简要地介绍他所使用的方法。并充分肯定同学的成绩,因为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了(让每位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她)的肯定、表扬后的喜悦)。
集体讨论:下面就请大家就刚才几位同学介绍的方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使用什么方法最好、最方便呢?(学生中有好的意见、看法给予充分肯定、表扬)。
教师点评(给出适当的操作演示)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任务,使学生能感觉自己的劳动成果。
通过集体讨论学习,使学生出不足进行改进,好的方面进行推广。教师根据学生不足方面进行点评后,引出EXCEL中数据统计采用公式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图2
打开原始练习题(如下图3所示)
有些学生可能会使用“计算器”工具,先手工计算出相应的值,然后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但是:Excel有着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当我
们输入数据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处理,这时单元格之间会发生联系,此时就可以借助公式进行计算。(强调:输入公式,必须以“=”开头)
求总成绩(求和)(以学号是101学生为例)
方法1:我们只要在输出结果的单元格F2 中输入“=89+75+87”
【点评】
1、修改个别学科成绩的时候,总成绩也必须去修改,修改不便。
2、指出有学生用心算、笔算或是系统“附件”中的“计算器”,计算好直接输入结果,此操作出错的概率较高,此方法明显不可取。
方法2:引用单元格,在F2单元格中输入“=C2+D2+E2”;
F2单元格称为“从属单元格”。从属单元格的结果就会随引用的单元格之改变,并不需要去手工修改。
可以得出规律,在计算中是行标+1,而列标不变,那是不是可以考虑用自动填充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样就简化了我们的操作。
【点评】
1、可采用“单元格自动填充”功能实现重复操作的完成。
2、多数据求和,要输入多个单元格名称,工作量较大,不建议采用。
通过多媒体广播系统将方法1和方法2投影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图3
【设疑】
那么有没有比这两种方法更好的呢?答案是肯定,从面引出利用函数来进行计算。
二、函数【10分钟】
函数的计算结果是由参数决定。参数可以是(数字,文本,逻辑值、数组、单元格引用)等数据,也可以是常量、公式或其他嵌套函数。
1、结构
是以“=”加函数名称开始,后面是左圆括号“(”、逗号分隔的参数和右圆括号“)”。函数名称的类型不同,所用参数和功能也不一样,在使用之前必须了解函数的这些信息。结构图(如下图4所示)
2、操作方法
Excel的统计、计算能力强大,提供了多种函数,如求和函数、平均值函数、最大和最小函数、逻辑函数、日期函数、时间函数、统计函数等等。
(1)直接输入
在输出结果单元格直接输入公式“=SUM(C2:E2)”,C2:E2表示一个区域,指单元格C3,D3,E3,F3。
点评:采用这种方法的话,要求对函数非常熟悉,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而且也没必要这样做,我们可以采用更简便的如下方法:(2)函数工具的使用
调用函数的方法有:(a)“插入”菜单“函数”
(b)工具栏上的“粘贴函数”按钮用“粘贴函数”编写公式的步骤通常是:
教师通过演示讲解函数的使用过程和应用函数时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使用函数与公式计算时有什么区别。
函数名
图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