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社区与社区治理的理论阐释
1.1未来社区的理论概述
“未来社区”的概念由浙江省政府于2019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是在吸纳加拿大QUAYSIDE 社区、新加坡COMPLEX 模式、英国BLOCK 街区等诸多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建设和治理的理念。之后,浙江省政府颁布了《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该理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未来社区”是以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为目标,实现一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化(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九场景(邻里、教育、健康、创业、交通、可持续、建筑、服务、治理)(以下简称“1+3+9”)的新型社区单元建设模式[1]。
在“未来社区”之前,“低碳社区”“智慧社区”等理念早已伴随信息技术、数字社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运用而得到广泛普及。如果说上一阶段的“智慧社区”更关注社区硬件的“智慧化”,那么“未来社区”则是在涵盖“智慧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本化,更能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实现数字化建设及运维治理的全新模式。
1.2社区治理的理论界定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而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是一种多主体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处理机制,更是基于社会、社区原则进行协调合作,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2]。
2未来社区——社区建设的未来制式
2.1近年来我国社区规划理念的迭代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社区”已成为我国社区建设的标准模式。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建办科〔2014〕22号),制定量化指标和具体建设标准,提出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基
摘要 “未来社区”是浙江省政府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
次提出的。这是继“智慧社区”之后,对城市规划、社区建设和治理模式的又一次创新。本文对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总结了五种未来社区建设和治理模式的特点,并在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对社区治理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关键词 未来社区;社区治理;治理模式中图分类号 TU984.12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892/jki.csjz.2022.12.01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future community” was first propos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 2019 in 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This is another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n urban plann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governance mode after “smart community”.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futur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futur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governance modes, and innovatively explores the community governance modes in the process of “futur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future community; community governance; governance mo de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并对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出了迄今为止的最高要求。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基本社会单元,在社区建设和治理模式上存在严重不足。2020年5月至今,疫情防控已成为常态化,补足社区建设短板,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城市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最有效途径。
本文在对“未来社区”和“社区治理”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未来社区的试点建设,对未来社区的建设特点和治理路径进行梳理,试图探索未来社区的创新治理模式。
作者简介:陈铭(1966-),男,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
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通信作者:作者单位:1.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城乡人居环境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未来社区
——社区建设与治理模式的创新
Future Community: An Innovation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Governance Mode
陈 铭1,2 侯亚杰1
Chen Ming 1, 2, Hou Yajie 1
地铁7号线住宅
住宅
住宅
办公办公
办公
办公
办公
双创515地铁7号线
地铁站
础设施集约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绿生态建设,提高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3]。
201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发改办气候〔2015〕362号),“低碳社区”这一理念被正式提出,该理念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从建筑到社区的低开发、低能耗,进而实现城市运行的节能减排[4,5]。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绿社区创建行动方案》,提出建设“绿社区”,基于社区建设全过程,始终贯彻绿发展理念,最终实现社区到城市的绿可持续转换[6]。
然而,上述社区规划理念只是从单一技术或诉求中得出的有针对性的结论,只在理论层面上解决了社
区治理、服务和能源的问题,未能为未来的社区建设和治理提出一套有效的、高度普及的标准体系[7,8]。
2.2未来社区的顶层设计
《方案》要求搭建改善民生、拉动投资、带动产业、促进转型、完善治理的综合大平台,以实现未来社区的建设。短期内,满足居民的主要需求,如旧居住区改造、交通改善、公共服务改善、智能化水平提高等;中长期内,要突出“1+3+9”的建设模式,引领生活方式变革。在目标导向上,要以人为本,协调多方参与,共建城市生活温馨单元,逐步实现去房地产化。
该政策的高起点规划为浙江省未来社区的建设、复制和推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优势。2021年,浙江省“十四五”规划对未来社区的发展设立“创建100个未来社区美好家园示范点”的目标。《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则提出“大力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支持“以‘城市大脑+未来社区’为核心业务场景,推进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建设”。政策的支持将加快推动浙江省未来社区由点及面的推广,有望形成更大范围的示范效应,并推广至全国。
2.3未来社区的建设实践
两年多的探索与创新,使得浙江省在2020年底先后发布两批共60个省级试点未来社区,涉及更新改造
、规划新建等类型,并陆续分享了最佳实践案例分析。项目案例类型多元、起点各异:有的借助轨道交通优势打造TOD 国际化未来社区;有的借助周边产业优势打造“产城人”融合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有的借助新建优势打造职住平衡、全生命周期自我迭代更新的现代新里坊社区;有的着力于空间层面,打造以立体市井、立体花园、立体连通为特的生活场景。
2.4未来社区的特性归纳
以云帆社区为例,云帆社区是浙江省第一批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属于新建类试点,是多业态融合的综合性社区单元。以“智扬云帆,创享钱塘”为设计理念,融合智慧产业,云帆社区总体设计构思以“一轴一心,四带多点”的规划结构为基本骨架,运用智能化、数字化设计打造未来社区。
2.4.1“开放街区+组团小区”
社区总体规划延续“街区制”,在街巷组织上最大程度做到开放互联。一方面,规划以TOD 为社区核心,以TOD 通道为社区生活轴线,将城市生活引入街区内部,营造开放式邻里交往空间;另一方面,每个集社区采用封闭式管理,确保社区安全,便于模块化管理,帮助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4.2用地高效集约化
通过采用以TOD 模式为核心的土地集约开发模式,沿地铁线路将社区功能和未来场景前置,保证用地
集约的同时实现功能的多样化,营造各类社区交流空间,激发社区活力。此外,用地集约化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缩小社区服务圈,打造15分钟步行生活圈,降低私家车的使用率,有效控制碳排放,促进低碳场景的建设。此外,在集约化布置的条件下,公共设施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使用效率,彻底撕掉了“社区摆件”的标签。同时,在共享经济的影响下能够激发出更强的功能属性,进一步提升其使用效率,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基于社区构建的九大未来场景,通过与未来体验馆、双创中心、邻里中心、社区文化馆等城市打卡地的连接,7号线塘新线站不仅是城市与社区的“玄关”,更是能够包容潮流商业文化,容纳各种新鲜的人、事、物与体验活动的“媒体空间”,从而提升整个云帆社区的商业空间的洄游性。除二维层面的功能高效集约外,双创空间、共享式办公和普通办公在三维上进行叠错,下部为双创空间,中部加连廊为共享式办公,上部以普通办公为主,为创意阶层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办公地点,激发社区的创造力(见图1)。
2.4.3人本化的回归
未来社区“1+3+9”的顶层设计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唯一中心,未来社区建设首先要体现人本化在建设、治理等方面的回归。一方面,未来社区营造了各类社区公园、文化广场等室外空间,为邻里交往和邻里场景打造提供了场所,为社区组织文化体验活动、传播新兴的文化理念提供了硬件支撑;
另一方面,社区将引导建立邻里兴趣社团,组织引导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居民成立社组织,并在室内外活动场所方面给予专项规划支持。
图1 云帆社区未来场景集约化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未来邻里
未来治理
未来教育未来健康
未来服务场景感
归属感
01
02
0304
050607
08
09
个性化
未来建筑
未来创业
未来交通
未来可持续发展
地铁7号线
经车库至住宅
经车库至住宅
经车库至住宅
经车库至住宅
经车库至住宅
经车库至住宅
风雨连廊全程连接
地铁7号线
地铁站
在未来教育场景、未来健康场景等方面也首要考虑人性化建设和治理。实现托育全面覆盖,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引入多层次的托儿机构,鼓励“邻里互助”的新型居家照料模式。运动系统建设落实全方位、多层次、高覆盖率的原则,除室内场馆外,社区内部的公共开放空间实现集中绿地、社区节点和组团空间的高密度配置,并实现15分钟步行生活圈的健康运动需求。
2.4.4低碳化的延续
低碳化是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标尺,可以采用现代生态技术手段,推进雨水中和利用,建设慢行系统,
打造多层级的立体绿化,建设低碳生态社区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因此,在这一点上,未来社区与低碳社区是一脉相承的。
云帆社区综合规划生态农场、屋顶农场和绿化阳台,创建三维多级绿化复合体系。生态农场结合智能化农业产业,打造一站式绿有机社区农产品供应链。屋顶农场既能有效利用自然光照,又能提供耕种乐趣,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起到屋顶花园的作用,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效率。根据相关规定,绿化阳台在未来社区建设中可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绿地率,同时对室内环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室内风环境的循环净化,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的居住生态效益。
规划TOD 综合商业中心,地铁直通地下商务和地上办公业务空间,围绕TOD 中心和城市中途公交站(包括BRT 站),布局环绕和穿通社区公交,并连接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站。地铁站点可直达上盖商业、办公和居住空间,地下空间综合社区停车场整体设计,上层经风雨连廊将所有居住空间联系起来,形成社区慢行廊道,实现从社区到组团的全覆盖(见图2)。
2.4.5智能化的迭代
从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社区建设与治理都紧随其后。未来社区中人、空间、社区关系的重构已初步具备技术基础,汇集并整合社区各类数据,推动未来社区在治理、服务、生活场景的全方位可视化展现和全面融合管理,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新场景、新体验,能够极大地提升社区建设
能力和社区治理效率,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见图3)。
(1)智能化建设:建立“社区CIM 平台”“社区智能平台”等智能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质量、效率和寿命,降低建造成本和能耗,实现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再到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服务。
(2)智能化出行:打造智能泊车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提供车位管理、停车引导、在线寻车、自动结算等功能。社区内拟采用无人驾驶电动通勤车,通过手机预约可准确完成接送服务,提高社区通勤效率,并通过共享停车实现对停车空间的综合利用。
(3)智能化节能:采用“热泵+蓄冷储热”技术,建立集中加热和冷却系统,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和利用
率;采用智能检测垃圾分类,实现精准化回收利用和科学处理,降低污染并提高资源利用率;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设置智能化雨水收集系统,实现对雨水收集与再利用全过程的监测与调节。
(4)智能化创业:开发线上APP 平台,建立社区级人才数据库,提供双创合作与聘任新机制,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率。
(5)智能化教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和作息的居民量身
打造授课模式;通过在线平台,实现课程安排、查询、选课、报名和课堂预约;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结合社区双创人才引进,打造社区人才资源库,应用“人才授课与人才创业双进步”的学习模式。
(6)智能化医疗:依托5G 技术,建立网格化居民健康数据库,并通过大数据交互精准提供医疗服务,医疗设备、健康监测设备、家居健康设备相互支撑,解决行动不便的患者就医难的问题,形成医疗服务闭环。
3未来社区——社区治理的多元统筹思路
未来社区治理依旧遵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中心理念,九大未来场景各自发挥优势,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闭环。基于我国社区发展的基本现状,未来社区治理体制应当是一种和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相适应的、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的、政府作为社区
图2 云帆社区TOD 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云帆社区九大未来场景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综合治理
BIM
IOC
GIS
治理主体之一起到统筹全局作用的、以促进社区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多元统筹化治理模式(见图4)。
3.1注重在地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带动
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意识的转变
第一,通过党建引领,转变公职人员的“官本位”观念,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立足“服务者”的角定位,倾听民意,服务民生。第二,加强社区在地文化建设,结合当地文化建设户外活动场地,加强社区居民的交流和活动,使人们融入社区生活,归属社区文化,愿意作为社区主人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第三,鼓励社区配套方案整体打包,从建设到运营到维护,要加强物业管理团队在社区中的作用,提高物业管理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2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多元主体责任,建立新型社区
治理体系
我国未来社区的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尚不完善。沿用旧式小区管理模式依旧无法解决新冠疫情下我国社区所暴露出的问题,影响疫情大环境下的社会稳定。根据《方案》提出的明确的未来社区建设目标,将各项指标分级细化,针对不同层级的指标出台相应的规定及办法,规范各主体责任,杜绝责任重叠与“三不管”的问题,提升主体责任意识与社区运行效率[2]。
因此,“法定机构+自治理事会”的社区治理体制更加符合我国社区发展现状,将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化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商、共议、共决。政府一方面统筹全局,负责社区整体运维和资源调度;另一方面放权于民,使居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权和建议权。物业在这一过程中的角定位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配合政府治理社区、服务居民;另一方面需要倾听民意,完善物业管理制度,填补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职能空白。
3.3创新数字治理应用场景,打造智能交互的社区治理
平台,推进城市动态治理、精细治理、预测治理和全面治理
从线上试验到最终运行,杭州市、温州市等地都已建立完善的自定义业务模块。未来社区则需要根据自身定位和实际需要完善自身应用平台的搭建,搭乘5G建设新高速实现信息整合、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对数据进行深度发掘和分析,将社区中的人、地、事、物进行融合调度,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办事效率。
4总结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凸显了重要地位,但也暴露了其在资源配置和治理能力方面的不足[9]。
“未来社区”虽然综合了低碳社区、智慧社区等社区概念的优势,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仍处于初级阶段,其治理模式更是有待探索。但任何新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修正和完善的,因此也要勇于尝试、积极改正、及时总结,不断启发和推广未来社区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建设经验和治理经验,为从根本上补充社区建设短板,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 陈琛.未来社区概念对于新社区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J].中国住
宅设施,2021(07):11-12.
[2] 李天竹.我国“未来社区”建设中城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D] .
黑龙江大学,2021.
[3] 刘思,路旭,李古月.沈阳市智慧社区发展评价与智慧管理策略
[J] .规划师,2017,33(05):14-20.
[4]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社区及其实践[J].城市问题,2008(10):
91-95.
[5] 韩潇,郭积杰.低碳社区的规划设计探索:以大连保税区汽车物
governance流城青云河副中心起步区规划设计为例[J].居舍,2019(19):
96.
[6] 崔博森.绿社区建筑设计应用探析:以巴彦淖尔经纬金沙花园为
例[J].城市住宅,2020,27(05):14-18.
[7] 袁奇峰,钟碧珠,贾姗,等.未来社区:城市居住区建设的有益探
索[J].规划师,2020,36(21):27-34.
[8] 田毅鹏.“未来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
2020(02):8-15.
[9] 段进,杨保军,周岚,等.规划提高城市免疫力:应对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突发事件笔谈会[J].城市规划,2020,44(02):115-
136.
图4 云帆社区综合治理模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