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络模型(OSI七层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五层参模型)
⽹络模型
计算机⽹络是指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主⼯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各个部件之间以何种规则进⾏通信,就是⽹络模型研究的问题。
⽹络模型有:OSI七层参考模型和TCP/IP四层参考模型、五层参考模型。
⽂章⽬录
⼀、OSI七层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
由低⾄⾼有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表⽰层、会话层、应⽤层。
应⽤层:专门⽤于应⽤程序。与其他计算机进⾏通讯的⼀个应⽤,解决最终通信双⽅数据传输问题,即不同结点上两个对应应⽤进程之间的通信。 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等。
表⽰层: 定义数据格式以及加密。(在五层模型⾥⾯已经合并到了应⽤层)。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层次中,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在内的建⽴和维护应⽤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终⽌⼀个会话。(在五层模型⾥⾯已经合并到了应⽤层)。 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的会话。
传输层:提供端对端的通信管理。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协议有:TCP UDP等,数据包⼀旦离开⽹卡即进⼊⽹络传输层。
⽹络层:进⾏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络之间的路径选择。(路由选择) 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在计算机⽹络中进⾏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间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包中有⽹络层包头,其中含有信息- -源站点和⽬的站点地址的。
数据链路层:采取差错检测、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法将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差错的数据链路。传输介质为“帧”。
物理层:作⽤是 建⽴、维护、断开物理连接。实际上就是布线、光纤、⽹卡和其它⽤来把两台⽹络通信设备连接在⼀起的东西(甚⾄⼀个信鸽也可以被认为是⼀个1层设备)。物理层设置⽬的就是屏蔽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只需要考虑如何使⽤物理层服务。传输介质为“⽐特”。
三种模型各层对应关系:
⼆、TCP/IP四层参考模型
1. ⽹络接⼝层
⽹络接⼝层包括⽤于协作IP数据在已有⽹络介质上传输的协议。
它定义像地址解析协议这样的协议,提供 TCP/IP 协议的数据结构和实际物理硬件之间的接⼝。
可以理解为:确定⽹络数据包的形式。
2. ⽹络层
⽹络层对应于 OSI 七层参考模型的⽹络层,本层包含 IP 协议、RIP 协议,负责数据的包装、寻址和路由。同时还包含⽹间控制报⽂协议⽤来提供⽹络诊断信息;
可以理解为:该层能确定计算机的位置。
3. 传输层
传输层对应于 OSI 七层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它提供两种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其中 TCP 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流运输服务,UDP 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户数据报服务。
TCP:三次握⼿、四次挥⼿(⾯向连接,可靠);UDP:⾯向⽆连接
4. 应⽤层
tcpip协议pdf应⽤层对应于 OSI 七层参考模型的应⽤层和表达层会话层;
三、五层参考模型
和上⾯类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