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能力描述】
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方法,从而
1.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方法
2.丰富教育学资源的媒体形式
3.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
4.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实践建议】
        数字教育资源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教师可根据不同媒体呈现形式利用搜索引擎、专题网站、区域资源网站、社交网络和专业图书馆等相应的途径获取所需资源,如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获得多媒体材料,利用全
景网、素材中国、昵图网等专业图片网站获取图片资源,在公开课、网易云课堂、TED等视频资源平台获取视频课程资源,利用期刊网、百度文库、豆瓣读书获取文献、书籍类资源等。
        由于网络数字资源量庞大、种类丰富、来源复杂,教师在教育学中引用资源时需要评估数字资源的适用性,可从发布机构权威性和可信度,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教育意义等方面判断。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课程与教学目标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怎样来认识数学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情感与态度是认知的根本,过程与方法是认知的杠杆,知识与技能是认知的花果。首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与技能”既是教学目标,又是载体。这就是说,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是我们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同时它又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实际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有机渗透到
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中,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成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数学教学过程的灵魂。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因此,“过程与方法”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媒介。显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没有全面、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他们就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他们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其学习数学知识的任务不可能维持。因此,我们注重“过程与方法”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强调重视过程教学,强调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数学知识的体验,其意义自然十分重大。   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身成为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并不是附属的,不仅具有自身独立的意义,而是与其他数学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数学学科而言,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对情感与态度的要求是: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显然,它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自然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
极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学科的共性,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教师在理解如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时,不是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有机整合在一起,而是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三维”目标中游离出来,力图通过创设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情景,对学生施以“说教式”的教育。这实质上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的曲解。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把它们拆开讨论是研究层面的事,但在实践层面上必须三维一体。在这三维一体中,知识不是中心,而是载体。能力问题、情感问题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能力、情感不能像知识那样搞课堂达标,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
资源网站我们要具有新思想新模式的教学方式,那么,信息技术的出现就是这个时代所赋予教师的新领域。面对学生,我们担负着育人的责任,面对更激烈的挑战,要想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下一代,就要更新旧的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进入教育领域,正在成为更有效的教学手段。未来的语文教学中必会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功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此,我想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
教学中的运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唤醒学生对学习的渴望。而恰到好处的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顺利突破学习的重难点,还可以让学生内心产生探索的欲望,情绪上受到感染。从而使他们身心愉快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见识少,而且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无法看到,解决问题就很难,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接触的渠道拓宽了,可以接触和了解到更多更新的语言和信息,网上可共享的信息为语文的教育和师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文化资源。同时,学生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拓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师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检索、阅读各类书籍,可以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获取到更新的信息和资料。
  三、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学生在学习中难免遇到重难点的,怎样掌握重点,化解难点呢?信息技术教学进入课堂,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的优化,在突出重点和难点的时候,可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幻灯片。根据教学所需,在学生自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并使用幻灯片,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激发探求 新知识的兴趣,增强记忆。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教师教学的应用不仅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中的他们更活跃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了,师生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心灵的契合更紧贴了。这一切都归功于信息技术的融入。
与朱元思书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谈话导入
    伴着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哼唱《我爱你中国》。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中国!大家旅游观光后,通过什么方式把美景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呢?、快手等。而在古代,没有这样的载体,只能通过文字来展现,以达到身临其境如在眼前的感觉,这是相当不易的。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与朱元思书》,看看作者在文中写到了那些美景。板书:与朱元思书
2、解题。
  学生齐声朗读“与朱元思书”。提问:“书”是什么意思?在哪接触过?书:书信。与:给,题目就是“给朱元思的一封信”。谁写给朱元思的信?吴均。板书:吴均
3、简介作者和文体。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吴均体”。学生自读课后练习四,推荐课下阅读。
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又称“四六文”。
二、细读课文,翻译词句,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封书信,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富春江的山光水,实际上是一篇山水游记。学生齐声朗读全文。
出示图片,这就是富春江,有“小三峡”之称,古语赞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是游览胜地。同学们结合图片和文章,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景?你从哪个句子看出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学生朗读、翻译句子。板书
2、这个句子是对富春江山水的高度概括和由衷的赞叹,并作为“文眼”,统领全篇,开头第一段从结构上看,是总写。那下文哪段写山,哪段写水呢?先写“异水”,再写“奇山”。就全文看,这是什么结构?总分。这样结构清晰,一目了然,便于同学们把握。板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