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
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从校本课程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扩展和开发的角度,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索具有规律性意义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实践模式,获得和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的理论架构,同时,以案例研究和实验设计的形式,对不同学校和地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实践研究,为中小学提供可以遵循的实践模式,是当前课程研究应该关注的。
一、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整合开发
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力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创造的主体。学校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在内容定位上应该涵盖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为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国家课程的实施除了需要相应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补充文字材料,录音、录像、电子、多媒体素材,以及社会自然资源等。尽管这些材料和素材可以由相应的出版和教育机构开发,但对开发出来的材料的选择在于学校和教师,并且,这些机构开发出来的材料也不能完全满足
学校和教师的需要,也不能涵盖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过程之中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教师参与开发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资源,应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
二是学校需要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程为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办出特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这种课程空间多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呈现。这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更广,需要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就上述两个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发而言,不同学校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方式,课程形态也显现多元化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案例加以简要的说明。
案例1:中心主题式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山东潍坊滨海中心小学
滨海中心小学从2002年8月开始进行《我们家乡的海》为中心主题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并在研究和开发中将国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结合起来。学校设计开发《我们家乡的海》校本课程资源经历了5个阶段,包括环境分析、讨论、论证、实践和完善。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及其资源的典型案例。
第一阶段:环境分析。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环境分析,调查取样,为校本课程开发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讨论。组织全校教师进行讨论,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情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开发研究方案及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争取社会的支持。资源网站
第三阶段:论证。成立校本课程《我们家乡的海》开发小组,教师带着照相机、摄像机穿梭于各个大小企业、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取得第一手资料;学生以及家长也积极提供有价值的课程材料,最后形成低、中、高三个年段读本。
第四阶段: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去寻课题,让学生去发现、去选择、去探究。在实践中编写教师使用的《校本课程教师教学指导用书》《校本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五阶段:完善。及时发现实施中的问题,修订教材读本,使课程更加适应学生、教师和当地的社区环境,增加课程实施的实效。
该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是主题中心式安排。在课程内容上安排了两条线:一是社区环境线,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安排适合该年级段学生的社区服务实践项目,主要目的是通过参与性的社会实践学习,让学生了解滨海区的地理风貌、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另一条是学校主题活动和学生自主研究活动线,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段安排了以教师为主导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年级段安排了在教师指导下的班级统一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应用设计活动,高年级安排了学生自主小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研究表明,通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过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学生拥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表现及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案例2:通过网络优化课程资源开发——湖北咸宁高级中学
湖北咸宁高级中学通过开发利用校园博客平台,促进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化。学校试图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通过校园网络环境下构建教育博客系统,为学科教师提供一个实用有效、又容易操作的开发平台,初步形成别开生面的电子版校本课程,建立和丰富具
有校本特的课程资源库,并探索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策略。
他们重点探索了构建博客环境下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模式;博客环境下校本课程教学研究的方法及资源整合的一般过程和组织形式;一线教师从事校本课程教学研究的方法及资源整合的策略。研究中注重课程资源内容建设的师生互动作用,重视校本课程资源的积累效应,把资源建设过程看成是师生的创新教育行为。
学校树立“基于资源的教与学”的观念,通过博客平台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教师学生扩展视野,在新资源的学习和教学中转变学与教的方式。参与研究的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了共识,取得了成果:
1.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研究环境,催生教师头脑风暴,提高教师形成搜集、整理、开发学科信息资源的能力。
2.教师应用课程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学实践智慧的重构过程。同时,还能促进教师转变工作方式,学会应用课程资源库提供的相关资源,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努力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4.生成了一批由师生共同创造的课堂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的新资源。
5.使参加课题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师都能体验到教育生命的乐趣和价值,并在反思基础上提升经验为智慧,隐性知识显性化、数字化,相互交流,相互启迪。
学校集中优势力量,确立了四项主要研究课题,(1)向阳湖文化;(2)基于几何画板的数学实验;(3)高中英语阅读;(4)鄂南“四宝”桂竹麻茶。这四个研究小课题既有对国家课程进行资源补充,也有对校本课程进行新资源开发。
他们研究的创新和特比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民主开放的资源开发环境,促进学科资源整合优化。个人博客是一个书写记录工具,是一个网络交流工具,同时也是一个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它的作用体现在知识收集、知识提取、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等过程中。学校为此专门研究开发了操作性较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校园博客网。
2.开创和谐教学方式,丰富校本课程内涵。如《向阳湖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网站被加工成具有地方特的语文课程资源库,设置了向阳湖文化背景、诗文精粹、文化名人、城外访谈、论坛等十几个栏目。这些栏目设置及时收集整合了向阳湖文化资源,使原来分散的、杂乱的、无序的网上资源变得有序、合理。教师学生可以随时提取和阅读评论。
3.建立共建协作的机制,推动同伴合作交流,实现资源互联共享。学校校园博客网站在项目分类设定“校本课程”为主题项目,所有校本课程网志汇聚在这个目录下,形成一个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的体。博客的社会属性将教师学生个人的个体行为纳入一个组织中,形成体效应和价值。
4.激励教师专业提升,重视学生参与体验,实现课程教学的高度整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也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创新实践过程,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学生直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向阳湖文化”中学生的体验参与实际上就是一个历史、政治、文学多学科的学习活动,而资源网站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审视历史、评说文化的互动空间。
学校凭借校园博客平台,充分发挥blog技术的写—录、思—享、品—学所提供的开放功能,
一方面让每一个实验教师很方便地将项目实验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还能及时将自己的日常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博客发表,超越传统的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的显性化,反映个人认知提升的渐进轨迹信息,从而达到知识重构的目的。
案例3:农业科技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四川阆中中学
阆中中学是处于四川省的一所重点中学,应对课程改革带来的校本课程、课程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变革,学校确立了新的“协同•综合”办学理念和模式:整合教育资源,综合实施升学预备教育、艺体特长教育、职业预备教育、劳动就业教育。他们探索了一条新的课程与教学发展思路:强化劳技课程改革,建立独具特的课程体系;制定实施“综合实践类课程”方案;在已有劳技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性地进行“农业科技劳动教育”;将劳技教育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超越中学劳技教育课的范畴,把农业科技劳动教育做亮做强做精,并直接进入科技兴农和经济运作的社会体系中,创出“农校结合”的新品牌;最终培养出大批农业生产所需的创新型农村科技人才。学校在确定基本模式和课程设计思路后,着力利用地方特资源,建构特的校本教材,为西部农村市级中学提供可以共享的资源,建立和开发动态发展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学校在开发农业科技教育资源中,特之一是构建网络式的基地。他们拓展农业科技空间,主建了7个实验基地,提出科学假设,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劳技教材的研究开发提供理想的实验场所。7个基地分别为:一是花卉、反季节果木创新基地,用于研发花卉、反季节水果品种的生长、栽培规律和特点;二是珍稀林果、特农作物培育基地,用于研发农作物的选种、栽培、施肥等特殊要求和技术要领;三是繁殖、推广农作物新品种、苗木培育基地,用于研发新品种的实验基地;四是城市绿化美化苗木培育基地,用于研发培养提升人对花木鉴赏的审美品位;其他另有三个学生农业科技劳动实践基地。还把校办工厂也纳入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网络之中。
特之二是创造了6个协同的教育模式:一是与相关村社协同,解决学生劳动实践、实验和新品种的推广等问题;二是与农业科技部门协同,共同探索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的引种等问题;三是与科协协同,获取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四是与教育科研部门协同,申报参与国家和地方的课题研究与实验;五是劳技课内与课外研究小组协同,使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六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
特之三是学校围绕开辟特项目,包括“特农作物种植栽培技术”“果树嫁接技术”“园林花
卉盆景艺术”“新品种繁育技术”四大系列,形成以“专家领衔、劳技教师辅导、学生参与‘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格局”。强化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建立有序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一整套评价体系。
特之四是开发了系列乡土教材和校本教材:《特农植物种植》《果树栽培》《繁育技术》《庭院经济》《立体农业》《阆中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其他系列的教材等。
通过开发具有特的校本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资源,学校不仅使学生在农业科技方面的研究性学习上获得了大量收获,撰写了一些科技论文,《阆中市野生动植物职员调查》《种子发芽需要光吗?》《沼液浸种对水稻发芽势、发芽率的对比实验》《植物光合作用对于各种单光有选择性吗?》等获奖论文受到广泛好评;还培养了一批当地需要的农业技术能手,直接创造了经济价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