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来的好评,刷走的信任
idea license server 20202021-10-28 沈童睿
还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逛街的情形吗?大手拉小手,在一家家店铺中走进走出,比一比价格高低,比一比质量优劣。反复掂量过了,才下定决心掏腰包。父母说,货比三家,才不会吃亏上当。如今,越来越多的购物行为发生在网上。选择大大丰富了,但不能手捧实物细细端详,消费者不免少了一份踏实的感觉。很多时候所谓的货比三家,其实比的是商铺的星级、商品的评价。可是打开电商平台,那些齐刷刷的超高评分、千篇一律的好评文案,看得人心里犯嘀咕:这些好评,靠得住吗?
“评论20条得10元,有文案,可复制粘贴,真实有效,大量招人。”在一些兼职信息平台和社交网站,这样明码标价、招募好评写手的信息真不少。还别说,他们提供的“文案”倒是有模有样。有的会掺入一两句心理波动,比如“买来送女朋友,以为起码也要四五天,结果物流真的好快,让女朋友早早就收到了,还夸我有眼光!考虑回购”;有的会提几笔生活习惯,像是“爱熬夜,晚上也睡不好,白天容易累,听说是肝的问题,朋友推荐了这款,效果真的好。”言之凿凿,让人真假莫辨。
刷好评的套路还不仅如此。有些团伙专门建立了网站和任务系统,发布各种形形的刷单、刷好评任务。比如:“外卖评论单”“APP下载后评论,单价2元”“转发文章有钱赚”“观看视频即可通过任务,单价1.5元”,等等。还有的团伙注册公司,打着软件研发的幌子,编写刷好评刷流量的程序。如此不惜人力、心力,就是因为看到了部分商家对好评和流量的需求,希望从中牟利。
一名所谓的行内人说,电商平台和点评类应用有自己的推荐机制,商家想提高曝光度,就要在好评、销量、被搜索量等指标上有较好的表现。花钱专业团伙代为刷高数据,就成了部分商家眼中的捷径。刷出来的假好评,让一些消费者上了当,也迫使更老练的买家学会了购物先看中差评。因为“好评已经不敢信任”。“进阶选手”除了研究中差评,还会饱览“拔草”笔记、开箱视频、各类评测……如果没有虚假好评的滋生蔓延,消费者本不一定要如此吃力。
假好评的一大弊端,就在于它侵蚀了交易双方的信任。这份信任,对现代社会和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流动性低的传统社会和小社,店铺和顾客低头不见抬头见,信誉如何、服务怎样,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酿得出
好酒,顾客自会闻香而来。反之,如果没两下子真功夫、真手艺,就算自我标榜“仙酿”,也很快会被识破。买卖双方的彼此熟知,使得真实评价不必耗费太多成本,便可以维持。进入现代社会,市场交易网越铺越开、越织越密,不计其数的买卖行为发生在天南海北的陌生人之间。虚假好评让买家付出了过多精力,在铺天盖地的假好评中去伪存真;它也伤害了那些专心优化产品和服务的本分商家,让他们在争抢排名的大战中落后于对手;它最终也会伤害那些购买假好评的人,纵然得到了短期的亮眼数据,但最终也将丧失消费者的信任
不管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还是千里快递、万里传信的交易,每一笔成交的背后不只是口碑的发酵,更是健全的法律法规、有力的行业监管在发挥作用。“刷来的好评”,终究抵不过货真价实的力量。这是市场规律,也是市场法则。
二、我们离非凡只差了一个“孤独”?
崔妍 2021-10-27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无聊的日子和孤独的我真是绝配”“我试着销声匿迹,最
css3选择器ppt>语言转换器在线翻译后真的无人问津”……我们身边,总是有些人以孤独自诩,展示着孤独、向往着孤独,甚至沉溺于孤独。
市面上,有太多的励志故事试图揭示这样一个命题:非凡者是孤独的。不信你看,音乐传奇贝多芬是孤独的,被评为“最伟大的英国人”的丘吉尔是孤独的,“苹果”天才乔布斯是孤独的……这些故事都有着统一的叙事框架、煽情的文学语言和雷同的底层逻辑:因为孤独所以不凡。故事中,他们选定了自己的道路,没人理解、缺少支持,甚至迷茫无助,最终却在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中成就了自我、收获了成功。仓促中,有人得出结论——凡人离非凡就差了一个“孤独”。于是,有些人开始向往孤独。
应该说,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情绪,每个人都有感觉“孤独”的时刻。社会性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当社会联系变弱、社交出现问题时,孤独感难免会相伴而生。尤其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更容易放大这样的感受。而那些非凡之人的“孤独”,可能来自于“走在前面”而不被认可、思考深邃而不被理解、背负沉重而不被接受。孤独,与其说是原因,不如说是结果。当然,能够不顾世俗眼光、陈旧套路束缚,独自上路去追求真善美,也可能欣赏到更奇绝的风景,但这样的孤独,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意味。剥去“非凡孤
独者”励志故事的外衣可以发现,孤独并不是非凡的必需条件,非凡也不是孤独的必然结果。
因此,为了成为非凡者而踏上孤独的道路,也许只是徒劳。肤浅地追求孤独,并不能在本质上改变什么。在空白中游荡不会摘得成功的果实,沉溺于孤独更容易陷入“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困境之中。那些伟大的孤独者们,往往是在坚持中获得力量、在执着中坚定前行,在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热烈的灵魂。更何况,不少人向往的孤独,其实是一种“孤独滤镜”,用以标榜出一种与众不同而已。
在奋斗的过程中,有人喜欢独自探索,也有人喜欢团队协作。成功没有定则,但如若没有内心的向往、没有向着梦想持之以恒的奋斗,却肯定不会成功。王国维曾有“人生三境界”之说,第一境界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描摹的是迷茫与孤独;但是,只有继之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上下求索,才终能有“蓦然回首”的了悟。不被理解的梦想,可能会成为起点;但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梦想的,绝不是孤独,而是内心的渴望与不竭的奋斗。
在敏感的青春期,自我意识张扬、个人情感丰沛,更容易产生孤独之感,甚至向往孤独之
感。这可以理解,许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作为一种情绪,我们需要学会与孤独相处,适当的孤独也未尝不是在喧嚣中沉静下来的一种选择。不过,最终或许需要意识到,个性并非来自标榜,而是来自每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学识见识、观察视角;成功也并不一定需要特立独行,与更多的人、更大的世界建立更深刻的连结,才能拥有更开阔的人生。
三、“海归”和“本土”,谁更吃香?
于石 2021-10-26
在就业市场上,最近有两个数字引起了关注。一个是,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900万人;另一个是,有研究报告发现,2020年下半年以来积极在国内寻工作机会的海归人才规模同比增长103%。社交平台上,曾经被视为“天之骄子”的海归学子,也感到就业竞争的压力。
素材天下网站“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这是1949年底,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牵头起草的《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很长时间里,出国留学被
赋予了格外的意义。于个人来说,这是去见识更大世界、寻更多可能的人生抉择,意味着更宽阔的视野、更多元的文化、更适应的能力;于国家而言,这是从落后农业国通往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人才走得出去、引得进来才能实现互通有无。峥嵘岁月里,邓稼先、郭永怀、程开甲、叶笃正、涂光炽、沈善炯、罗时钧、赵忠尧……一大批杰出人才学成归来,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中大展身手。正如钱学森所说的那样,“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如果说走出国门、回国奉献,是老一辈海归学子胸怀世界、心向祖国的情怀写照,那么今天的出国留学已经成了一个可选项,多了一些基于比较优势的现实考虑。比如,有人认为,出国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同辈人的“弯道超车”;有人觉得,大型跨国企业更青睐有海外留学经历、海外工作能力的人,出国留学可以大大拓宽就业的选择面;有人坚持,“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段横跨中外的经历必将转化成无法替代的竞争优势……于是我们难免看到,一些人盲目跟风、强行上车,花了大价钱,却兜兜转转、一无所获。甚至一个不小心,就让留学中介赚得盆满钵满,也给国外“野鸡学校”以可乘之机。
平心而论,出国留学的确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在一些专业学科和领域,国内依然处在跟跑
的地位,潜心求学才能不被落下;多元文化下熏陶出的观察视角、表达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大有可为。只不过,优势虽然不小,但趋势也很明显。“出国等于镀金”的等式正在被打破,“海归优于本土”的观念也正在被扭转。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同国外的差距肉眼可见地缩小,国内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从政策法规到体制机制,个别海归留学生水土不服的情况增加了用人单位的顾虑。《2020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12.8%的海归认为自己应该拿到30万元以上年薪,但真正拿到这一数字的仅占5%,接近四成海归的实际年薪不足10万元。正是自我估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一些海归留学生“工作多年还没赚回学费”,转而质疑出国留学的性价比。
事实上,就业市场上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金字招牌。在今天,海归人才的优势依然明显,但是滤镜也正在消退。无论是海归翘楚,还是本土俊杰,人才与否不是靠金钱和光环堆砌而成,而是看是不是学有所成、能不能脚踏实地。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没有海归与本土的“针锋相对”,只有实力的较量、才能的比拼。更何况,随着国家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有这种眼界、这种魄力、这种气度。
海归和本土到底孰优孰劣?或许这从来都不构成一个问题。没有更胜一筹的身份,只有棋胜一招的本事。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就能人人成才、人尽其才。
split的意思
四、接机、打榜、应援……“饭圈”不该“圈”住运动员
徐之 2021-10-25mtime命令
机场里,粉丝接送机,层层人墙拥堵通道,影响正常通行;网络上,有组织的控评打榜,干预网友正常发表言论……这些“饭圈”的常见行为,让人不堪其扰。若是把粉丝接送机、打榜控评的对象换成运动员,大家又怎么看呢?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对运动员的关注度也水涨船高,不再局限于赛场上的高光表现,开始向日常生活延伸。毋庸置疑,“体育破圈”是一个好的趋势,让体育运动的影响变大,也让更多运动员的成绩和努力能够被看到、被认可。但同时,这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一部分粉丝把关注点从赛场扩大到场外,蔓延至训练、活动、甚至私人行程。前有各路网友赶往全红婵老家打卡,影响家人生活,后有粉丝机场围追堵截国乒选手,干扰公共秩序……这些“疯狂”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和赛训活动
纵观粉丝的这种不合理行为,是出于爱吗?显然不全是。游泳运动员汪顺被粉丝强行戴上帽子时,拒绝与为难的情绪清晰可见,粉丝却熟视无睹,甚至大声呵斥“给我戴上!”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不堪接送机之扰,希望球迷“把握住应有的礼貌边界”,粉丝越界行为却愈演愈烈,迫使其再度发声:“请大家只关注赛场”“反对通过特殊手段获取他人的行程信息、跟机、代拍等严重侵犯隐私的‘饭圈’不良风气”。种种行为,忽视了运动员的切身感受,是借着粉丝的名义,以爱之名进行着失范行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