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探讨。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的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新课教授
1用幻灯出示)从某校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中,抽查了3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数如下:
计算样本平均数.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30个数据有什么特点?都在什么数左右波动?选用哪一个公式进行计算简便,若选用公式②,则a取多少比较合适,当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后,再让学生动手解此题.(两名学生到黑板板演).
用公式①解:=.
即样本平均数为85
于是可以估计,该校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约为85分.
用公式②解:取a=80
.
()例题讲解
1.某班抽出1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请计算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学生
身高(cm
沈琴
160
冯命艳
162
艾文
168
沈梅
163
钱杨阳
174
徐义俊
175
张天真
170
李静
157
张慧芳
161
奚莹莹
155
解: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
=164.5(cm).
2.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所用时间t(分钟)
人数
0t10
4
10t20
6
20t30
14
30t40
13
40t50
9
50t60
4
求:(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解:(1)15
(2) 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为:
=30.8(分钟)
(四)巩固练习
excel中值公式函数
部门
A
B
C
D
E
F
G
人数
1
1
2
4
2
2
5
每人创得利润
20
5
2.5
2
1.5
1.5
1.2
1.某公司有17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求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如下图:
年龄
频数
28≤X<30
4
30≤X<32
3
32≤X<34
8
34≤X<36
7
36≤X<38
9
38≤X<40
11
40≤X<42
2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的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答案:
1.约2.94万元 
2.约36岁
(五)全课小结
1、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3、学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六、板书设计
20.1.1  平均数
复习回顾:
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怎么求加权平均数?
新课教授:
如何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如何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例题讲解:
1
2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作业布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