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名研究⽣有没有科研潜⼒?
怎么知道⼀名研究⽣有没有科研潜⼒?
转⾃ 深度学习⾃然语⾔处理 编辑:Amusi
penny Chen
科研潜⼒这个事看⼤家怎么定义了,如果是以后能混在圈⼦⾥,有⼝饭吃,不⾄于很快就沉底的话,⼤部分智商正常,⽐较勤奋⾃律,博⼠期间课题和⽼板都不坑的,基本上都属于有科研潜⼒。科研本质上也是⼀种专业训练,就跟在新东⽅学厨⼦和美容美发区别不⼤,⽼师先教,学⽣跟着练,然后能拿出去给别⼈把菜炒了头发理了,中规中矩,不出⼤错就⾏了。
如果你理解的科研潜⼒是,有新鲜的想法,有傍⾝的技能,在圈⼦⾥⽆论起伏总能有⾃⼰的⼀个位置,得了好的平台和机会就能脱颖⽽出,运⽓不好也能⾃⼰拿到源源不断的⼩课题⾃娱⾃乐,简单来说,就是有⽔平有创新的科研⼯作者。那我个⼈的体验是,除了智商正常勤奋⾃律之外,博⼠⽣得有⼀个痛苦思考的过程,这个有点像⼤家常说的开窍。我感觉我⼀直到博⼠毕业的时候,才慢慢有点这个感觉,但是⼀旦开始了,这个过程就是量变引起质变。夸张的说,就是我终于看懂⽂献了,就是⽂献⾥⾯那个马为什么突然就画出来了,就明⽩了,有的时候是⼀个⼀通百通的过程。这当然跟我这⼈平时⽂献看得少
有关系,可能开悟来的⽐较晚。但是我现在做⼈⽼师,我反⽽不建议⼤家看太多⽂献,我建议⼤家⾃⼰想,尤其是数理化功底⽐较好的学⽣,我⾮常建议⾃⼰来推导⼀些过程,因为所有的逻辑都要回归到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原理上,尤其是地质学科,如果只能停留在描述阶段,理论解释不了,或者逻辑不通顺,那就是有问题,就是要靠⾃⼰来解释。所以,博⼠期间,没有通宵想不明⽩⼀些问题,没有数据⾃⼰怎么看都说服不了⾃⼰,终于有⼀天洗澡、吃饭、睡觉的时候,想通的⼀些时刻,那你肯定不是搞科研的料。虽然有点⽞乎,还有点残酷,但是感觉这基本上是我⾃⼰总结的周围的例⼦。不是搞科研的料是好事啊,我那么多同学现在都不搞科研了,⽇⼦不要太爽。
还有个好玩的现象,不是我总结的,是我爱⼈发现的。他认识的学⼆代⾮常多,现在在圈⼦⾥继续混的也不少,他有时候跟我说,某某某⼀看就是学⼆代,然后我⼋卦之后发现,果然是的,感觉他料事如神。他说不是因⽽学⼆代资源好或者起点⾼,⼀看就很专业,圈内⼈,⽽是学⼆代从来就不崇拜这个⾏业,看待科研这份职业特别平常⼼,就跟在⼯⼚打⼯,办公室敲电脑的⼯作⼀模⼀样,他们可能不管是做的特别出⾊或者平庸,都没有我们这种普通⽼百姓混进圈⼦⾥,动不动就特别热⾎⼀⾝中⼆病,总觉得能⼲⼀番⼤事的错觉。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好品质,只有破除神话,才不会给⾃⼰的职业和⽣活加太多戏,⽼⽼实实搬砖,才有可能做出⼀点有⽤的东西。
这个题外话是说给关注这些问题的年轻学⽣的,不⽤考虑那么多潜⼒不潜⼒的,难道你从事⼀份职业从⼀开始就考虑⾃⼰有没有潜⼒,你做什么都⼀定要出⼈头地⼈⽣巅峰,否则就毫⽆意义?如果打定
主意要读了,那就做做看,等到你读到⾼年级的时候,你⾃⼰就知道答案了,也不⽤问任何⼈,⼼⾥有数的很。
有⼀个很简单的⽅法就是看他会不会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是⼀个很重要的能⼒,简单的说,就是你给他⼀个结论看他怎么反应。他是直接follow你呢还是说what if otherwise。如果他能提出what if otherwise你要问他有没有依据,如果他能进⼀步的回去查论⽂然后给你摆事实讲证据,那就是⼀个⽐较有潜⼒的科研苗⼦。
⼀点个⼈见解,希望对你有⽤。
不知道如何判断别⼈,但⾄少吧,我知道⾃⼰是不具备科研潜⼒的,或者说叫科研悟性。
⾸先,说下⽂献的事⼉,博⼠这三年,⽂献没少看,但是说在脑⼦⾥形成⽹络,追踪热点,那真就是扯了。我想优秀的⼈⼀定是能够通过⽂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像我这样游⾛在⽂献的缝隙之中,做⼀些不痛不痒的研究
然后,实验这事⼉,我觉得只跟勤奋有关,就算稍微有那么⼀些技巧,也是熟能⽣巧。所以,⼤⽜⽼板只提出想法,苦逼科研狗就没⽇没夜的⼲,然后最后通讯才是⽜的。因为想法不是谁都有,⽽实验谁都可以做……不过有⼀种情况例外,就是在实验中发现特殊现象。这需要有点运⽓,也要⾜够有悟
性,要么就错过了……
最后,说写⽂章,同样的实验,同样的结果,不同的⼈构思,发表出来很可能差距巨⼤……亲⾝体验过编辑七连拒,已经绝望,然后跟⼤⽼板聊了⼀下午,帮我重新整理思路,投回第⼀家,两个⽉接收。也正是这次,坚定了我远离科研的决⼼!!
如今,坐等毕业,三⽅已签,踏实进企业,远离科研,放过⾃⼰!
这个得分⼏部分说,⼀名研究⽣⼀般都会⾯临⼊门、做事和讲故事三个步骤的⼯作。
那⼊门其实就是看⽂献,想idea的⼀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两个核⼼的能⼒:
⼀、Learning ability
这个其实包含了很多东西,⽐如,最基本的,你的英语⽔平,因为我们知道现在基本好点的论⽂都是英⽂的,⽽你只有去读这些英⽂的论⽂才能⾛在相关领域的前列,所以,你多久可以看⼀篇英⽂论⽂决定了learning ability的上限,⼀般来说,不管你智商再⾼,如果英⽂阅读速度慢,时间长了也会和别⼈拉开质的差距,⽐如,有⼈1个⼩时⼀篇,⼀天8-10篇,你⼀天才能磨磨唧唧看完1篇,那你从起跑就已经输了。其次,这个learning ability还包括⼀个⼈的学习能⼒,就像你在⼤学⾥学习中⽂课程⼀样,有的⼈⽼师讲了就会,有的⼈下来琢磨半天还是不懂,有的看⼀遍就记住,有的看⼗遍还是记不
住,有的公式瞅⼀眼就知道含义,有的即使把每个项代表什么告诉他他也不太理解,有的⼈每天都和实验室⼩伙伴catch up⼤家最新的科研见解,有的⼈⼀到这种场合就变成了透明⼈也不懂得怎么去从别⼈的⽅向中寻⾃⼰的契机,类似这些都是learning ability的区别。
⼆、Creating ability
在你吸收了很多前⼈的知识之后,作为⼀名研究⽣,就需要在前⼈的基础上去创新了,你能不能将现有的前沿成果组织起来,准确到其中的漏洞或者机会,来构建你⾃⼰的idea,这个是⼊门的科研新⼿需要去突破的很⼤问题,当然,⼀开始的idea可能不会很好,那你能不能在发现其问题后根据你的知识储备对其改进,能不能在⼀个差的idea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观察和理论推导衍⽣出⼀个更⾼级的idea,能不能在⼀个idea其中某个细节发现不对的时候,通过修正这个细节来弥补它,这些都是creating ability的体现。
如果你能做到上⾯两点,那恭喜你,你已经⾮常有成为⼀名有潜⼒的研究⽣的潜质啦,剩下的,⼤部分不在于你的天赋,⽽在于你的努⼒,当然,会努⼒有时候也是⼀种天赋和后天培养的结合。
关于做事部分:
⼀、Being persistent
做科研是⼀份⼗分苦逼的活⼉,你在决定之前可以问问你⾃⼰有没有准备好,其最⼤的挑战在于所有科研的收获都有延迟满⾜的现象,⽽且,这个延迟的时间不⼀定,有⼏天⼏个⽉的,也有⼏年⼏⼗年的,⽐如,当你要验证⼀个东西,你⼀开始想到⼀个验证⽅式,验证了⼀周之后发现这个⽅式根本就是错的,现在你需要换⼀个,直到你换到第⼗种的时候你发现这个⽅式可以,然⽽,计算软件(实验设备)⼜被别⼈抢先⽤了,你必须再等两周,等了两周之后,可能实验设备⼜出故障了,⾃⼰维修⼀周,种种不⼀⽽⾜,当你最后把这个东西验证出来之后,可能早已没有⼀开始想出idea那时的兴奋劲⼉了,⽽且,这还是能验证出来的情况,极有可能这个东西是验证不出来的,那你⼜需要另⼀个idea,根据我见过的,⼤概5-10个idea能最终产出为⼀份有意义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就算不错了。
⼆、Being careful
基本所有的实验或者理论⼯作都需要有⼀个⽐较细致的⼯作计划,这个计划细致到你每天要⼲什么,怎么⼲,你可以不⽤写下来,但是记得⼀定要细⼼地完成它,因为对于科研⼯作来说,可能⼀个⼩⼩的细节就会导致最终完全不⼀样的现象/结论,从⽽导致实验失败⽽浪费之前长期的准备⼯作时间,⽐如,你今天制样忘记加⼀个很重要的前驱体,那很可能等你发现制样失败已经是在你多次重复试验重复不出来的时候了,这样你起码会浪费2-3天甚⾄更多的时间,研究⽣时间本来就⾮常宝贵,所以要记得⼀定要细⼼地去做,⽽且要细⼼地观察现象,有的时候,新的idea可能就在你⽆数失败的实验⾥,所以,有时候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失败的实验,只存在不合格的研究者。
三、Being Patient
有的idea,可能有多种不同的验证⽅式,或者有的样品,可能有多种的⽤途,⽐如,样品效果不好,那这种样品对机理研究会不会有贡献,核算⼀下成本和效益的关系,会不会其实它更加便宜,我见过许多⼈随便试⼀下这个样品不⾏就慌忙地要开始下⼀个样品,Calm down朋友,你要想,你制备这个样品可能已经花了⼀周的时间,多花半天时间去想想它还有没有别的⽤途为科学的进步作出贡献,往往这种条条⼤路通罗马的情况是很多的,这样⽐你多花⼀周时间去制备另⼀个样品还不确定它是否有效要好得多,不然你可能整个研究⽣都在奔忙,最后问你做了什么,你却说所有的东西都失败了。
最后,说说讲故事的部分,也就是展现你的研究成果,不论你是写sci论⽂,会议论⽂,专利甚⾄ppt,你如果不分享你的研究成果,那也⽆法为科技进步作出贡献,所以,怎么将你的成功展现给⼤众,也是⼀名研究⽣研究潜⼒的体现:
⼀、Being professional
⾸先,你才是本领域的专家,所以你懂得肯定要⽐别⼈多,这个时候,你必须展现出你专业的⼀⾯,才能使⼤家信服,去深究你做的这个东西,从⽽对它们今后的研究产⽣益处。
⼆、Being understandable
通过通俗易懂的语⾔,精确、简洁地把你的成果展现出来,这样⾸先可以保证你展现出来的东西并没有浪费⼤家多余的时间去克服复杂语⾔所带来的的阅读障碍,其次,也可以让⼀些刚刚⼊门本领域的⼈更快地理解你的成果。
三、Being attractive
其实说⽩了,展现研究成果就是⼀个讲故事的过程,同样⼀个故事有多种不同的讲述⽅式,怎么讲述才能最吸引你的听众和读者,选取最好的讲述⽅式,才能有利于你的成果更快更⼴地被传播出去。
如果你能做到上⾯这些,你不⼀定是⼀名优秀的研究⽣,因为可能很多领域的研究需要很⾼的天赋,但是,你应该是合格啦。
作为⼀名985副教授,我也经常在选研究⽣的时候很难判断学⽣的科研潜⼒。不⽌是我,我导师快退休的长江杰青也经常看⾛眼,每隔⼏年就收个超级不靠谱的师弟进来。
选学⽣的时候只听学⽣说,看他表现,很难完整地了解⼀个⼈。但是我们通常会考察学⽣的逻辑能⼒,理解问题的能⼒,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当然更实际⼀点,就是数学和编程能⼒,还有英语。如果你在⾯试的时候这⼏样表现得⽐较好,那么就会给⽼师的第⼀印象⾮常好,被录取的⼏率就很⾼,就这样。
⼤家熟悉的“员⼯执⾏⼒”这个词,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员⼯的执⾏⼒=领导的领导能⼒,领导⽅法得当,每个⼈都有很强的执⾏⼒。
那么“学⽣的科研⼒”,也算是个伪命题,因为学⽣的科研⼒=导师的指导能⼒,导师指导细⼼到位,管理学⽣⽅法得当,每个⼈都能爆发出很强的科研潜⼒。
最有前途的编程语言去看⼀名研究⽣,不能像选择⼀名练武奇才⼀样吧,来来来,我看阁下⾻骼清奇,跟随我把九阳神功这个课题做⼀做?
能通过考研初试和复试的选拔,学⽣的智商还有学习能⼒都没问题的,你只需要排除他是否有犯罪倾向、是否反社会反⼈类、是否偷鸡摸狗、品⾏不端,就可以了。
剩下的,要靠你⾃⼰的培养。科研潜⼒不是先天就有的,是需要在您的指导下、通过科研实战培养起来的。
导师每周都和所有学⽣开会,听取他们的进展、遇到什么困难、耐⼼给出解决⽅法了吗?关⼼过他们的⼼情,有没有失恋或者缺不缺吃饭钱吗?导师会经常⿎励和表扬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不随便把研究⽅向换来换去浪费学⽣精⼒吗?
导师有告诉过他们做科研的技巧和会⾯临哪些坑吗?教他们如何在⼀个普通的课题⽅向上提炼出清晰
的创新性了吗?教如何与投稿杂志的主编和编辑进⾏良好的互动与交流了吗?教他们如何写出流利通顺的英⽂论⽂的⼀百种格式与套路了吗?教他们如何管理时间与项⽬进度,保证按期完成预定⽬标了吗?
如果这些导师都没做,学⽣靠什么爆发出潜⼒?连相关的⽂献他们可能都查不好,只能靠运⽓⾃⽣⾃灭了,科研做到哪算哪,最后发篇普通的论⽂随便毕业了,从此对科研丧失兴趣,认为学术圈都是虚伪、没有⼲货的。但是,我们本可以把他们的潜⼒发掘出来的呀。教育是什么?应该是把⼀块看不出质地的⽯头,打磨成为传世的宝⽟或者精美的雕像,⽽不是把⼀块本就珍稀的和⽒璧,雕琢为传国⽟玺。和⽒璧百年才⼀遇,⽽充满未知潜⼒的⽯头,每年都从本科阶段毕业很多。
如果导师细⼼的做了以上那些⼯作,请放⼼,90%的能通过考研这⼀关的学⽣,都可以做出相对不错的研究⼯作,⽽其中的10%还会成为科研专家,在你给定的研究领域⾥爆发出惊⼈的潜⼒。
另外还有10%,你做了以上所有的⼯作,还是什么都没搞懂,论⽂⼀塌糊涂,办公软件都⽤不好,能否毕业都成问题。那么不要纠结,这是⼤⾃然的法则,这10%是注定要被科研之路淘汰的。你做好⾃⼰的⼯作,问⼼⽆愧,想办法帮⼈家把学位证或毕业证混到⼿,也是⾏善积德嘛。⽇后相见,看到恩师,依然感激涕零,传为⼀段佳话。
愿每个导师都能成为悉⼼指导、体察民情的引路⼈;
愿每个学⽣都能遇到好的导师、努⼒向上回报师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