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拼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主要是块语言编程平台,此平台符合三年级的身心特点,所有任务都围绕小游戏来设计,且完全可视化。拼图,作为整个模块的第一个篇章,需要先帮助学生理解编程概念,熟悉编程方式,调动学生的编程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而拼图与编程的操作方法是很类似的,需要建立好二者的联系,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迁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本学期刚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尚未接触过编程。作为一门集操作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学生对本门课程都非常感兴趣。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熟悉编程方式,理解编程与拼图的内在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编程与拼图的内在关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编程概念,熟悉编程方式;
(2)理解拼图原理,掌握快速拼图技巧。
2.过程与方法: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理解拼图的原理,同步掌握编程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的编程学习兴趣
(2)理解拼图的意义,重在契合
五、教学策略:
游戏法、讲演法、任务驱动法
编程小学生有必要学吗六、教学用具:
PPT、块语言编程平台、编程猫平台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拼图
形状 + 内容
编程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教学目标,但拼图与编程的联系还不够强烈,可能会把学生的思路复杂化。学生渴望获得在教师引导下的,展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事物本质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另外,任务驱动教学中人文精神有所缺乏,课堂小结中还可进行情感升华,理解拼图的意义,放错了位置的拼图,就不完整了,编程也是一样,积木块放在不同位置,最终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