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综述
(罗清应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4081101
【摘要】蔚蓝的浩瀚海洋, 占地球总面积的 71%。自古以来, 海洋是人类索取丰富食物的宝库。然而, 许多人却不大清楚, 这茫茫的大海同时又是人类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天然医药宝库。在那蓝的海底, 在这鱼虾穿梭, 珊瑚争艳的海底世界中, 药材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关键词】海洋;生物;药用;
【正文】
    1.前言
据专家介绍,海洋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根据《尔雅》《黄帝内经》的记载可以推断,早在公元前1027年至公元前300年海洋药物就已应用于医疗实践。《神龙本草经》《海药本草》《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都有海洋药物的记载,《中药大辞典》(1977)收入海洋药物144种。海洋药物历史悠久,为丰富的海洋资源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极有必要采
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和开发。目前,我国以海洋生物制成的单方药物有22种,以海洋生物配伍其他药物制成的复方中成药152种。这些药物将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医药学及高新技术融为一体,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 海洋孕育着 16 万种以上的海洋生物, 可用于药者达千种之多。
2.药用价值
先说鱼类bacterium, 鱼类不仅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而且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据分析: 淡水鱼类, 含磷、铁、镁、铜较多, 而海水鱼则含碘、钴等较多。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的沙丁鱼中富含可以降低胆固醇, 延缓衰老, 预防动脉硬化和血管栓塞的核酸、二十碳五烯酸、牛磺酸及硒等多种营养成分。鲨鱼, 可以从其肝中提取鱼肝油。河豚鱼的毒素可松弛人体肌肉痉挛和减轻晚期癌肿疼痛。而味道鲜美的鲍鱼外壳是常用中药石决明。从海鱼中提取的细胞素丙、卵磷脂、脑磷脂更是贵重药品。
在我国浙、闽沿海有一种头带盔甲, 尾似利剑的甲壳动物叫中国鲎, 可治白内障、风癞疾。海鳗, 它的血涂在面部, 可面神经麻痹引起的口眼歪斜。海蛇可制成海蛇酒, 有祛风湿, 舒筋活血之效, 其肉又是小儿营养不良的上等药材。海马、海龙为补肾、壮阳、止血催
产的名贵中药。
雄性海豹、海狗的外生殖器叫海狗肾, 有补肾壮阳、益精补髓之功, 用以阳痿有显效。雄海豹的生殖系统是中医健脑补肾的贵重药材。海星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腹泻的良药。
从海狗肌肉中提出的海狗肽有降压、扩张血管等作用。海龟、玳瑁能腰腿痛, 对肝硬化、肝癌也有一定疗效。海豚油能治小烫伤, 其肝脏含大量维生素A。而海洋哺乳动物鲸、海豹、海狮等海兽都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抹香鲸的油能活血、散结、利气、化痰、对癌症也有抑制作用。其分泌的龙涎香是咳喘、心绞痛的特效药。
海参被誉为“海中人参”, 不仅是海味珍品, 也是名贵中药滋补药品, 具有滋阴、补血、调经、养胎等功效, 亦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良药。近年来, 有人从巴哈马海海参中提取的“哈络苏因”是最有希望的抗癌药物。此外, 海胆, 清热消炎, 它的提取物有希望制成对心脏有作用的药剂和神经药剂。海燕, 常用于风湿性腰腿痛的。苔藓虫亦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良药。
海虾包括龙虾、对虾, 均是食中上品, 同时, 有补肾壮阳之功。民间以活对虾若干, 酒浸至死, 炒熟常食可阳痿。用鲜虾肉和牡蛎肉捣成粘膏状加醋拌匀, 外涂皮肤溃汤处, 疗效显著。虾肉还可用于筋骨疼痛, 全身搔痒, 麻疹透发不快以及通乳。虾壳还可用于神经衰弱, 虾皮可防止缺钙症的发生。
海蜇可高血压、哮喘、并可催乳。海葵可用于痔疮、脱肛、蛲虫病、体癣。馒头蟹和梭子蟹有伤痛、溃疡的功能。乌贼骨及墨囊有止血特效。蛤蜊油能治烫伤。珍珠母可用于扁桃腺炎、咽喉炎、高血压、肝炎、烫伤。珍珠粉能治鼻咽癌、子宫癌。锥螺可痔疮, 红螺可神经衰弱, 角螺能治白带过多, 石决明有平肝明目的功效。而且牡蛎、乌贼、风螺及硬壳蛤等都有抗病毒及抗细菌的物质。珊瑚和矶海葵可用于痔疮。
海藻中含有藻胶、甘露醇、蛋白质、氨基酸、褐藻酸钠、淀粉、糖类、甾醇化合物、脂肪酸、维生素和大量无机物钾、钠、镁、碘和一些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对多种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如黄藻、海蒿子对恶性淋巴瘤、肉瘤等有抑制作用。海带能缓解心绞痛, 对高血脂症疗效很好, 而且有抗癌作用。孔石莼、礁膜、紫菜能降低胆固醇。海人草、鹧鸪菜可广泛用于驱蛔虫、鞭虫和绦虫等。红藻提取物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分支杆菌属细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3. 展望
目前我国虽然在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国对海洋生物药用价值的开发,不到可开发资源的6%。有些企业切入海洋生物产品研发,具有战略眼光,应当大胆进军该产品领域。这一领域的发展机遇、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陆地生物产品。
【参考文献】
[1]  方金瑞. 海洋微生物: 开发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 中国海洋药物, 1998 , 67(3) : 5356
[2]  汪天虹, 肖 天, 朱汇源等. 海洋丝状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2001 ,25(6) : 2527
[3]  刘雪莉, 钱伯初. 日本海洋天然活性物质研究简况. 中国海洋药物, 1997 , 61(1) : 4548
[4]  郭伟跃. 海洋天然产物的应用前景展望. 中国海洋药物,2000 ,74(2) : 5155
[5]  姜  山, 李化苓,  磊. 近几年海洋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2001 , 79(1) : 4244
[7]  关美君,林文翰.海洋药物———二十一世纪中国药学研究的新热点.中国海洋药物,2001 ,79(1) : 15
[8]  Romero F. , Espliego F. , BazJ. et al. Thiocoratine, a new dep2sipeptide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produced by a marine mi2cromonospore. TheJournal of Antibiotics, 1997 , 50: 734 - 737
[9] Imamura N. , Nishijima M. , Takadera T. et al. New anticancerantibioticspelagiomicins,produced bya newmarine bacteriumpela2gioba cter variabilis. TheJournal of Antibiotics, 1997 , 50: 8 - 12
[10]Haruko T. , Disuke takeda , Kazunage yazawa , et al. Expressionof the eicosapentaenoic acid synthesis gene cluster from shewanella SP. in a transgenic marine cyanobacterium, synechococcus SP. Microbiology, 1997 , 143: 2725 – 2731
[11] Fays F. Chemical prospectors scour the seasfor promising drugs. Science, 1994 , 266: 1324 - 1325
[12] Akihiro Yokoyama , et al. Production of Astaxanthin and 42Ke2 tozeaxanthin by the Marine Bacterium, Agrobacterium auranti2 acum.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 Biochemistry, 1994 , 58(10) : 1842 - 184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