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单胞菌研究现状
玫瑰单胞菌是一种粉红的、革兰氏阴性、需氧的小球杆囷,是在1993年由Rihs等人利用生化实验以及DNA杂交等手段,对42株革兰氏阴性非Methy-lobactermm的粉红细菌进行分类后而正式命名的,在《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9版上还没有收录。该菌多是从些临床病人标本中分离获得,如血、伤口、渗出液、溃疡、泌尿生殖道、腹膜透析液等,80%的分离病人多合并些免疫低下疾病,如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肾衰、类风湿等。因此许多学者普遍认为,该菌可能为条件致病菌,但临床上确有因合并该菌感染而致死的病例报道。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方面临床病例的报道。近来,一些学者又从饮用水、淡水湖、土壤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环境样本中分离到了玫瑰单胞菌,而且多位学者对现有的分离株依据16SrRNA进行了细致的分型,但是,时至今日对于玫瑰单胞菌仍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该菌的病原学、检测技术、致病机制以及诸多流行病学特征等到现在仍不清楚。目前,关于该菌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分类鉴定、生化特性及临床病例报告等方面,本文现对玫瑰单胞菌的国内外研究现况作简要介绍。
1玫瑰单胞菌的分类
1984年,GilardiFaur等发现了一些类似Methy-lobacterium(甲基杆菌)的粉红细菌,但是经研究发
现与已有的菌种皆不相同,遂将这些粉红细菌定义为一个未知的菌种[20]。1993年,Rihs等人利用生化
实验以及DNA杂交等手段,对42株粉红的革兰氏阴性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正式命名了玫瑰单胞菌属,并认为该菌属包括3个已命名的种(R.gilariii,Rcervicalii?及R.yauriae)及3个未命名的基因种。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生物化学的研究深入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基因杂交、基因测序技术的出现,使玫瑰单胞菌属分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更多细菌的分离以及细菌分型技术的提高,目前认为该类菌包括5个已命名的种R.gilardii(包括R.gilardiiiubsp.gilardiisea两个亚种)R.cervicalisR.fauriaeR.lacus以及R.mucosa
2bacterium玫瑰单胞菌的生物学特征
玫瑰单胞菌对培养的要求不高,常用的细菌培养基如肉膏蛋白胨培养基、LB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等,玫瑰单胞菌均能生长,如在培养基中加入血可以更加促进其生长。大体上,玫瑰单胞菌在培养2天后,可见如小米粒大小、圆形隆起、微凸出于培养基,不向培养基内生长,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呈粉红、有光泽、黏液状的菌落,3~4天菌落直径达1mm左右,散在分布。7天后直径逐渐增大,菌落相互融合。该菌为革兰氏染阴性,球杆形,多数为成对和短链状,在25~37°C生长,有些菌株在42°C也可以较好生长。玫瑰单胞菌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球杆形菌体,大小0.7×2μm左右。RihsHanGal-agoJiang等人分别对玫瑰单胞菌分离株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主要集中在研究玫瑰单胞菌产生各种酶的活性。综合所有研究结果来看,目前该菌属所有菌株都是氧化酶弱阳性(常在3
0s后反应或氧化酶阴性,触酶和尿酶阳性。硝酸盐还原、硫化氢产生、七叶灵水解、明胶液化、葡萄糖发酵、柠檬酸盐利用、甘露醇发酵、不同盐度(NaCl%)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等理化特性方面,各菌株略有不同。
玫瑰单胞菌属成员都能够产生粉红素,这一点与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相同,因此,
在1993年Rihs等人对玫瑰单胞菌属正式分类命名之前,人们常把它们归为甲基杆菌属。但是两菌属在形态上和生化特性上也是有差别的。玫瑰单胞菌无空泡、较丰满、球形、多数为成对和短链状。在改良的Thayer-Martin琼脂和麦康凯琼脂上37°C生长,但在沙氏琼脂上生长最好。菌落呈黏液流动状。通过不氧化甲醇、不同化乙酰胺以及不吸收长波紫外光,可与甲基杆菌相鉴别。所有菌株都是氧化酶弱阳性(常在30s后反应或氧化酶阴性,触酶和尿酶阳性。玫瑰单胞菌属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和亚胺培南敏感。
3玫瑰单胞菌的病原学情况
关于玫瑰单胞菌的致病能力、致病机制等情况,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从能检索到有分离来源的玫瑰单胞菌菌株来看,其中绝大多数(78.5°%)从临床病人分离获得,如血、伤口、渗出液、溃疡、泌尿生殖道、连续移走性腹膜透析液和骨头标本等,其中来自血液样本的占88%以上。更重要的是,80%的分离
病人多合并一些免疫低下疾病,如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肾衰、类风湿。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该菌能致使人体感染,可能为条件致病菌,而且临床上确有因合并该菌感染而致死的病例报道。感染玫瑰单胞菌的病人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白细胞增多,菌血症等。病例报告者的年龄范围从1月龄到9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9.4岁,男女比例为3:5较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败血症,占病人总数的34°%。Struthers及其同事在对分离到玫瑰单胞菌的35个患者的实验室、临床和流行病资料的评价中,认为玫瑰单胞菌对人可表现出低的致病潜力,但其中一些种,尤其是吉氏玫瑰单胞菌(R.gilardii),对于有潜在并发症的患者来说是重要的病原菌。玫瑰单胞菌属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和亚胺培南敏感。然而,对于具有插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来说,除非移去感染的插管,否则难以消除细菌。
邱尔臣等研究发现,该菌是一种潜在的病原体,对小鼠具有致病能力,泌尿系统是实验菌株最早也是最主要攻击的对象,实验小鼠的肾脏和膀胱的病变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从肾脏及膀胱的病理改变情况看,类似于急性肾盂肾炎的表现。并且由于感染的持续存在,小鼠的膀胱粘膜萎缩变薄,移行上皮细胞层次减少,粘膜下间质细胞数量增多,这些是间质性膀胱炎的典型特征。间质性病变也为癌变提供了可能。致病性实验表明,分离株对BALB/c小鼠具有致病能力,是一种新的病原体。其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由急性发展成为慢性,可能是病原体在机体内的长期存在所致。研究中发现小鼠病变与临床病例报道较相同,提示其对人具有致病力,其致病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4玫瑰单胞菌的流行病学
目前,尽管已经从饮用水、淡水湖、土壤以及其他些自然环境样本中分离到了玫瑰单胞菌,也有大量关于玫瑰单胞菌的临床病例报道,但是时至今日,该菌的自然宿主、媒介、传播途径等诸多流行病学特征仍不清楚。Shokar等在2002年报道了一病例,怀疑病人可能因蜘蛛叮咬而感染该菌,但缺乏真实有力的证据。我们课题组在进行自然性疾病现场调查时,首次从蜱体内分离到了玫瑰单胞菌,这提示蜱可能是该菌的自然媒介。我们不仅从一饱血的草原革蜱体内分离获得玫瑰单胞菌,将该蜱卵在实验室条件下孵化成幼蜱后,从幼蜱中又分离得到玫瑰单胞菌,经16SrDNA序列分析,两者序列完全同源。由于分离过程中,有效避免污染,因此,幼蜱体内玫瑰单胞菌的分出,表明该菌可能经蜱卵传递,进一步提示蜱可能为该菌在自然环境中的传播媒介。对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
5玫瑰单胞菌的实验室检测
目前用于玫瑰单胞菌实验室诊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5.1病原学方法该方法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最可靠、最直接,也是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感染玫瑰单胞菌的临床患者的诊断方法。玫瑰单胞菌体外培养营养要求不高,但生长较缓慢,由于在培养基中加入血可以促进玫瑰单胞菌的生长,所以如果临床分离中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并加入5%的羊血,有利于该菌的分离。另外,由于感染玫瑰单胞菌的临床病例十分少见,许多医生对其缺乏认识,尤其当细菌为粉红,形态为球杆形体时,易与甲基杆菌相混淆。由于玫瑰单胞菌在《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上还没有
收录,目前细菌自动鉴定分析仪器如API20NE等也没有收录该菌,鉴定也易与甲基杆菌相混淆。对此,要注意利用玫瑰单胞菌的理化特性,如玫瑰单胞菌无空泡、较丰满、球杆形、多数为成对和短链状、菌落呈黏液流动状。通过不氧化甲醇、不同化乙酰胺以及不吸收长波紫外光等与甲基杆菌相鉴别。我们针对实验动物进行检测时,利用CHAB培养基、LB培养基,从发病动物的血液、肾脏、膀胱及肝、脾等脏器中均可以分离出感染用的玫瑰单胞菌。
5.2分子生物学方法与病原学方法相比,对于细菌的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等优点,但目前国内外均没有针对玫瑰单胞菌标准化的检测试剂盒。对于可疑患者,临床上主要从病人血、伤口渗出液、溃疡、泌尿生殖道、腹膜透析液、脑脊液等标本中提取致病菌的核酸,选用细菌通用引物,经PCR扩增其16SrRNA基因,测序后通过采用BLASTSEARCH法进行相似性检索,与从GenBankEMBL等数据库中搜集相关玫瑰单胞菌菌株所测定的16SrDNA序列进行比较,作出判断。尽管诊断步骤较为繁琐,但对于尚未分离到该病原体的疑似患者的诊断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建立PCR检测方法,因此,建立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PCR检测方法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玫瑰单胞菌的研究十分有限,因此,当面对这种潜在的致病菌时,应该加强认识,及早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了解并对该菌的流行病学环节进行有效控
制,建立快速、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是应对疾病及避免可能发生大范围人感染的最有效办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