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摘 要:语用学研究语言实际使用现象和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来解释现象。我们可以尝试用语用学有关理论探讨第二语言教学问题。在二语教学中引入语用学研究成果,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本文拟用语用学语境、会话含义、模因论三个典型理论关照二语教学,以证明语用学在二语教学应用中的普适性。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conversation意思 语境 会话含意 模因
二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汉语语法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要依赖语用学的解释,如,语境、言外之意等。“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引入语用学,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之中,这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新课题。”[1]在二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语法,更要注意语言的实际运用,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而这种交际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用学理论。本文拟用语用学语境、会话含义、模因论三个典型理论关照二语教学,以证明语用学在二语教学应用中的普适性,倡导在语用学成果运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以促进二语教学更进一步发展。
一、语用学与第二语言教学内涵
语用学最先由美国符号学家、哲学家morris于1938年在他的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ngs 中提出。他认为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一并构成了符号学研究的三大分支,并对它们的研究对象分别作了界定:“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使用者和解释者之间的关系。”[2]所谓符号使用者和解释者,实质上就是指交际中的人。因此,语用学主要研究发话人和受话人是如何使用语言这一符号来达成交际目的的。
第二语言,即母语之外接触的其他语言。在中国,“第二语言教学”也可以称之为“对外汉语教学”。当汉语被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时,我们就是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交际,交际不单单依靠课堂上传授的语法知识,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说出很多语法难以解释,或者不符合语法的句子,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学生掌握具体语言的应用,从而更好的进行交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