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系统完整版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信息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意义的并经过处理后的数据。
2.数据是信息加工的原材料,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转换过程
3.信息包括以下概念:信源、信宿、媒介(信息传递的途径、渠道)、信道和反馈。
4.信息的特性:事实性、扩散性(本质,信息浓度越大,扩散性越强,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不利于保密)、传输性(信息形式改变,内容不变)、共享性、增值性、不完整性、等级性、滞后性(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数据加工以后才能成为信息,利用信息决策才能产生结果需要一定时间)。
5.(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激励等环节来协调资源,以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6.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计划职能(首要)、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激励职能。
7. 管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高级管理、中层管理和底层管理。
8.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西蒙建立决策过程三个阶段:情报阶段、设计阶段和决策阶段。
9.(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部分结合为具有特定目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由若干要素组成,有一定结构,有一定功能)
系统存在三个必要条件:目标、功能、机构。(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系统有一定的结构,系统有一定的功能)
系统的五个特性(了解):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关联性、适应性。
系统从结构上看具有五个基本要素: 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系统的组成)
10. 信息系统的主要部分是为了产生决策信息所指定的一套有组织的应用程序,包括信息的
输入、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输出和信息的反馈。(发展的模型有诺兰模型和米歇模型(知道))。
11.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信息系统。
12.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整理、维护和输出,为物流管理者及其它组织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战术及运作决策的支持,以达到组织的战略竞优,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与效益。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方法
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系统计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系统运行与维护。
管理信息系统各阶段的主要内容: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包括总体设计(空间布局、模块结构、软硬件)和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文件、编码设计))、系统实施阶段也叫编码与测试阶段(程序设计)、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
生命周期瀑布模型
2.典型的生命周期的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迭代模型
3.常用的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快速原型法、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在规律,其中最著名的是:诺兰模型与米歇模型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1.企业系统规划法是通过全方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一种方法。将企业管理目标通过系统规划的方法转变为信息系统的目标。(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就是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
2.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主要实施过程有四个基本步骤:1)定义管理目标; 2)定义管理功能组(有形资源:关键性和支持性。产品和服务属于关键性资源,实现企业目标必须使用和消耗的那些资源,如原材料、资金等是支持性资源;无形资源:不具备具体形式,战略计划与控制) 3)定义数据分类(U/C矩阵即功能/数据类矩阵:某一数据由某项业务产生行列相交处放Ccreat),某项业务使用某一数据类杭行列相交处放Uuse)); 数据管理系统有哪些4)定义信息结构:划分子系统,功能这一列按功能组排列,数据类这一行
使矩阵中C最靠近主对角线;画出功能组对应的方框(所有的C和尽可能多的U);用箭头把落在框外的U与子系统联系起来,表示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
组织/功能矩阵
调整功能/数据矩阵:首先,功能这一列按功能组排列,每一功能组中按资源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排列,功能组指同类型的功能。其次:排列数据类这一行,使得矩阵中C最靠近主对角线;U尽可能靠近主对角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