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家》2018年第01期  总第265期
85
影视观察
浅析“非线性结构”电影剧本创作结构
——以《罗曼蒂克消亡史》为例
刘梦晴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摘 要】《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历经多年才上映的电影,其争论焦点是“烧脑”的叙述方式——非线性叙事结构手法。正是这种极具后现代的叙述方式,环形往返的结构布局,使得整部影片张弛有度,完美再现了风云变幻的上海滩众生百相。但违背传统意义的线性叙述方式所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就是“看不懂”。本文将以《罗曼蒂克消亡史》为主要分析对象,深度剖析非线性叙事结构的非常魅力。
【关键词】结构;叙事;非线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1-0085-02
一、混乱的时间叙述方式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故事发生在动荡不安的1934-1945年间,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满含屈辱与血泪。故事发生地选择在上海,正是由于上海背景的纷繁复杂,才为全剧爆发的戏剧冲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全球十大烧脑电影纵观整部电影,导演不断在影片中设置字幕,告知观众时间点的变化,笔者大概统计了一下,影片中至少涉及了1934年、1937年、1941年、1944年 和 1945年这五个关键时间点。导演(编剧)将时间点彻底打乱并重新洗牌,直接导致故事的逻辑顺序被彻底打乱。时间点的混乱安排,将本来繁琐的故事情节简单化。要知道这部电影中出现的主要角(有台词的)起码有20人以上,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影片开头,昏暗的灯光下,一个男子的背影出现在银幕上。他身着上个世纪初最具中国特的中式青长袍,头顶黑礼帽,来到一间日式风格的房间宽衣解带。随着剧情的展开,此人其实就是潜伏在中国的日本特务——渡部(浅野忠信饰),这段画面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紧接着,镜头一转,章子怡饰演的小六坐在车上,略带一丝生无可恋的表情望向窗外,此时车辆行驶在茫茫田野之中,夜幕笼罩下的画面,充斥着压抑。这样的画面,片中至少出现了两次。看上去毫无瓜葛的两个片段被剪辑到一
起,极大地引发了观影者的猎奇心。仔细琢磨就可以明白导演的良苦用心——渡部本身就是一个隐藏极深的日本特务,他说着一口流利标准的上海话,迎娶了上海的老婆,过着和上海人一样的日子。然而其独处的时候,在日式风格的房间里,他褪去中式服装,导演也许是想告诉大家,这是一种伪装的褪去。导演从一开始就布下一个局——他与小六的纠葛,这为日后剧情的展开埋下了伏笔,为全剧构建了一个引导全局的领头。
整部电影采用了混合叙述,也就是将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就好像几个躲在暗处开冷的杀手一样。明处,谁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是什么,随着“声”的不断响起,慢慢揭晓谁是藏在幕后的“冷面杀手”。
(一)1937年淞沪会战前夕的上海。以杜月笙为原型设定的陆先生满门被日军所灭。导演程耳用大俯角的拍摄手法、长镜头的跟拍,将尸体纵横、血流成河的陆家大宅描画成一种“诗意的凄美”,没有让观者有任何的不适。从镜头反馈给我们的画面中可以看到昆汀暴力美学的身影。1934年,“花痴”小六与大明星吴小(袁泉饰)之间的情感纠葛,反映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为影片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一个相当有力度的跳板。这一段落可以说是全片非常重要的章节,其情节的设定让人捉摸不透,在下面的分析中,笔者会具体剖解这一部分。
(二)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夕的香港。这是一个过渡段落,二哥(张啸林饰)被杀手(杜淳饰)和小五(阿娇饰)刺杀。
(三)1945年8月日本投降那年的重庆。陆先生与吴小在饭桌上的一句“大概是喜欢哪个地方,就会喜欢哪里的菜”,让陆先生猛然意识到自己的妹夫渡部极有可能是日本间谍。这一部分在接下来的三段式故事叙说中会详细讲到。
(四)1934年,镜头以渡部的视角再次回到1934年,那个看上去似乎还一切安然的年份。实质上,这个闪回已经在慢慢解释电影后续发展的原因,相当于一个慢慢解密的过程。在这个段落中,程耳运用了大量经典的电影批评手法进行刻画,比如拉康的“镜面学”,告诉观众,渡部是在洗澡的时候下令杀死陆先生全家,包括自己的妻子。其实这段也可以用环状结构来解释,与影片前半部分同样出现的澡堂与镜子首尾相连、遥相呼应。
(五)1941-1944年,抗战后的上海与太平洋战争中失败的日军。这一段落最后交代了影片中各个人物的结局,是一个总结与点睛的段落。
如此以往,交错的时间,却又恰到好处停止,层层深入,一点点为我们勾勒“错综复杂”,又一点点揭开之前设定的神秘面纱,缓缓而来的真相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