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驴头》到《路过未来》:李睿珺电影的后寻根表达
作者:白云昭
来源:《电影评介》2018年第15
        1985年韩少功发表了著名的《文学的》,从此掀起了20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的寻根文学之后,中国当代文学从政治表达转向民间话语,成了中国当代文坛重要的转折事件,造就了一大批璀璨的寻根作品。寻根文学与电影的民族化思潮合流带动了寻根电影的勃兴,涌现了以《阿Q正传》为开端的对民族根性反思的影像寻根思潮。但随着寻根文学大潮的平落和商业化电影的崛起,寻根电影也逐渐走向沉寂。然而,寻根电影的脉弦并未就此中断成为历史的弃儿,相反,伴随着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波涛,在寻根后的文学表达和影像描述中,后寻根亦在不时地延宕和回旋着寻根的不绝之声。
        作为80后新生代导演,李睿珺在中国电影行业显得独树一帜。从《老驴头》到《路过未来》,他的电影显示了明确的乡土化取向和浓重的寻根意味。一以贯之的文化反思和内敛深沉的影像审视,使得他的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了当下中国电影对以往寻根文学寻根电影的一种回应,是一种后寻根表达。这种后寻根表达流露着浓重的文化反思
和批判精神,充斥着深沉的失根绝望,以至有了作者电影的意味。本文以其土地三部曲和最新上映的《路过未来》为考察中心,对其电影的后寻根表达进行了分析,从宏观的维度对其电影后寻根表达的话语体系进行了梳理。
        一、 有根——灭根类似《开端》的循环电影——无根的循环寓言结构
        “审视传统文化,以此来解读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是新时期寻根电影的核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寻根电影主要有三种基本的价值取向:断根、续根与归根,另外还有一种模糊取向。”[1]在对新时期寻根电影的整体考察之后,金昌庆先生将寻根电影的价值取向归纳为断根、续根、归根与模糊取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也同时决定了小说作家和导演之于电影中表现的传统文化的四种态度,即批判、认同、批判性认同和不置可否。并由此延伸出对寻根电影的类型划分,即第一种以《阿Q正传》《黄土地》等为首的一大批断根电影描绘生存环境的落后和闭塞,以及处于其间的人们的愚昧和麻木,或者揭露传统社会秩序对生命个体的压制、戕害,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性评价”[2]。第二种以《边城》《猎场扎撒》等为代表的续根电影,以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根性的礼赞和认同为其标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