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与电影叙事——从《广岛之恋》到《盗梦空间》
作者: 袁雯
来源:《剧作家》 2013年第2期
一
“意识流”这个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后来被现代派小说广为运用,形成了“意识流小说”派。意识流电影是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影片样式。20世纪20年代欧美作家将“意识流”运用于文学创作,50年代才进入电影创作之中。
心理学中的意识流是指: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
上世纪60年代,法国出现了一个以阿兰·罗勃·格丽叶为代表的新小说派,他们用意识流方法从事文学创作。这样,在新小说派的影响之下,意识流这个心理学概念慢慢被引用到电影中来。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心理学对人类意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小说意识流探索的影响,世界影坛上出现了一系列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意识流”电影作品,并以其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前卫姿态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和剧作格局。如伯格曼的《野草莓》(1957)、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费里尼的《八部半》(1962),以及后来的大卫·林奇的《妖夜迷踪》(1997)、《穆赫兰道》(2001)和朗·霍华德的《美丽的心灵》(2001)等。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才出了具有较大影响的意识流电影的探索之作:杨延晋导演的《苦恼人的笑》(1979)和张铮导演的《小花》(1979),后来又有谢晋导演的《天云山传奇》(1980)、张弦导演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1)等,对意识流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