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题材,收藏这个⽚单就够了
⼥性题材电影
⽚单·018期
作者⼁北岛淳⼦、电个爆炸头
导语
⼥性题材电影均以⼥性为故事的重要⾓⾊,通过⼥性⾓⾊对故事的构建,或展现⼥权意义,或揭开历史与时代的真相,抑或只是以她们⾃⾝的经历出发,呈现⼀场关于⼥性的私⼈化的故事,为观影者带来共鸣或思考。此类影⽚在世界电影中不占少数,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也已经有各种专为⼥性设⽴的影展,并且受众不仅限于⼥性观众。今天就为各位推荐以下⼏部来⾃不同国家的精选的⼥性题材电影,它们以不同视⾓、不同风格表现⼥性,甚⾄衍⽣到更⼴的话题范围。
⽚单
1
欢乐时光(2015)
Happy Hour
导演: 滨⼝龙介
主演: ⽥中幸惠 / 菊池叶⽉ /
三原⿇⾐⼦ / 川村莉拉 / 申芳夫
《欢乐时光》为⽇本导演滨⼝龙介作品,电影⼀⼤亮点在于⽚中所有演员全部选⽤⾮专业演员,可即便如此,这⼀⾮专业的⼥性演员在⽚中的演绎极为真实⾃然。电影曾⼊围2015年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豹奖,⽚中四位⼥主⾓(⽥中幸惠 / 菊池叶⽉ / 三原⿇⾐⼦ / 川村莉拉)同时获得最佳⼥演员,导演滨⼝龙介获得特别提名奖。该⽚也是2015年度⽇本《电影旬报》⼗佳影⽚之⼀。
电影聚焦在四个⼥⼈⾝上,也可看作是⼀部⼥权电影。影⽚探讨着她们各⾃的家庭和感情⽣活,⽽故事⼜以四位⼥性共同的“解压”旅程为主要线索。电影在叙述上平铺直叙,但段落之间分布清晰,电影冗长却感觉不到重量。感情和情绪都探讨得深⼊细致,冷静细腻。
「中⼼重⼼」点明主旨,「读书分享」影射⽤意。分享和⽀撑,淡漠和疏离,将⼈与⼈之间的关系描
摹得⽆⽐精准。剧情⼿法都很妙。节奏平缓,推进流畅,张弛有度,始终维持着⼀种微妙的平衡。317分钟看电影的过程就仿佛经历了⼀趟温泉旅⾏。
2
回光奏鸣曲(2014)
Exit
导演: 钱翔
主演: 陈湘琪 / 东明相 / 温贞菱
电影《回光奏鸣曲》是由陈湘琪主演的⼀部2014年的台湾电影,也是陈湘琪⼜⼀封后之作,陈湘琪凭此⽚获得当年第51届⾦马奖影后。电影也⼊围2014年第67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单元⾦豹奖。
《回光奏鸣曲》英⽂⽚名——Exit,顾名思义,打不通的电话,推不开的门,推开门后的空寂冰冷。故事中的⼥性⾓⾊,也就是陈湘琪饰演的主⼈公被塑造成⼀位正处于更年期的⼥性。此⽚的不⾜之处在于剧本⽐较单薄,更多的是为了营造⼀种低⽓压的氛围,展现出那个时期的⼥性的外部和⼼理特征。
更年期⼥性的焦躁不安、晃神忧虑、燥热⼼烦等状态被陈湘琪演绎得透彻淋漓,⾓⾊完全被她⼀个⼈⽴了起来,影⽚氛围也与⾓⾊特征极为融合。再激扬的探⼽伴奏曲也要被巨⼤的孤独⽆助吞噬。年近50的陈湘琪依然很美,笑起来的酒窝依然年轻可爱。
3
修⼥艾达(2013)
Ida
导演: 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
主演: 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 阿伽塔·库莱沙 / ⼤卫·奥格尼克
波兰电影《修⼥艾达》曾获得2015年第87届奥斯卡⾦像奖最佳外语⽚,并在第27届欧洲电影奖赢得了包括最佳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以及观众选择奖在内的五项⼤奖,成为第27届欧洲电影奖的最⼤赢家。
电影把⽚中的⼥性⾓⾊设定在修⼥这个⾝份之上,故事讲述的就是⼀个在修道院长⼤的孤⼉——安娜的故事。80分钟的⽚长涵盖了⼥性与宗教,以⼩见⼤,从修⼥的视⾓出发,呈现的却是庞⼤的宗教与
历史带来的悲怆。影⽚因极度冷静的氛围⽽形成的强⼤疏离感,加以精致绝美的摄影构图,⽆不展现出⾃然景观的庞⼤及孤独⼈类的渺⼩。电影⽤信仰⾼于⼀切的视⾓,让⼀位修⼥在其中充当反叛者的⾓⾊。头⼱底下有她漂亮的头发,却懂得在合适的时间将它们散下;她能活下来,是她懂得抗议需⽆声以及对向双⾯的平衡,就像镜头毫不偏移地垂直⼤地。
4
焦糖(2007)
Caramel
导演: Nadine Labaki
主演: Nadine Labaki / Adel Karam / Joanna Mkarzel
⼩语种电影《焦糖》的故事发⽣在黎巴嫩的⼀家美容院,故事则是围绕着五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性⾓⾊,展开她们各⾃的际遇和各⾃的经历。从⽚名即可了解到,这是⼀部渗透着焦糖⾊泽的⼥性电影,影⽚的⾊调暖和,⾊彩充满异域风情,黎巴嫩共和国的味道好像就在你的眼前和唇齿前铺开。
⽽在萦绕着芬芳甜腻的荷尔蒙⽓味之中,五个⼥⼈相互诉说隐秘⼼事。烧热的焦糖附着着肌肤,让⼥
性的⾝体变得黏稠⽽美丽,让她们⽢愿忍受撕扯的疼痛;融化的焦糖在⼝中蔓延成甜蜜,哪怕爱情只此⼀瞬的悄然绽放,她们也情愿享受
⽽美丽,让她们⽢愿忍受撕扯的疼痛;融化的焦糖在⼝中蔓延成甜蜜,哪怕爱情只此⼀瞬的悄然绽放,她们也情愿享受甜蜜过后的苦涩。诉说⼥性,表达⼥性,感知⼥性,是⼀部真正意义上的⼥性题材电影。虽称作为“焦糖”,但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则是哀⽽不伤,甜⽽不腻的。
5无限循环题材的电影
回归(2006)
To Return
导演: 佩德罗·阿莫多⽡
主演: 佩内洛佩·克鲁斯 / 卡门·⽑拉 /
洛拉·杜埃尼亚斯 / 布兰卡·波蒂略
西班⽛导演佩德罗·阿莫多⽡在前先的“⾛进西班⽛”⽚单中已经有过介绍,他的作品充满冲突且具有张
⼒,除了《回归》以外,他仍有多部以⼥性作为主⾓和主线的电影。诸如2016年新作《胡丽叶塔》,再包括先前的《崩溃边缘的⼥⼈》(1988年),《关于我母亲的⼀切》(1999年),《破碎的拥抱》(2009年)。他偏爱塑造⼥性,并强调⼥性,且充满⼥权的意味。
《回归》这部电影的⾊彩鲜丽并且⼤胆,故事性⾮常强,光鲜艳丽之下蕴藏着⽕焰和⾎液,⼜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呼应和轮回。墓地、葬礼、迷信、精神失常,⼀直未脱离死亡的⽓息,⼜借以“显灵”和“回归”完成⼼灵的救赎和治愈。故事中的⼥⼈们过着不如意的⽣活,在⽣命重叠之时相爱相互保守秘密,⼥⼈的花朵在埋葬⼫体的⼟壤上隐秘盛开。
承接以上,阿莫多⽡另⼀部影⽚《关于我母亲的⼀切》也在表达关于⼥性的⼀切。电影营造了⼀种⾊彩和魔幻,戏中剧的再度强调,突出所有⾝为⼥⼈的欢愉与不幸,所有男性⾓⾊的扭曲与死去。场景的调度和⾓⾊的塑造鲜活伶俐⼜充满特⾊。
6
另⼀个⼥⼈(1988)
Another Woman
导演: 伍迪·艾伦
主演: 吉娜·罗兰兹 / ⽶亚·法罗 /
伊安·霍姆 / 布莱思·丹纳
这部电影聚焦于⼀个成年⼥性的⼼理状态,在旁⼈眼中,她事业有成,婚姻幸福,⼈⽣成功,但在她⾃⼰看来,⽣活却并不那么幸福。影⽚⼀步步地揭露她内⼼对于⼯作,家庭的真实想法,将她封闭多年的压抑与愤怒慢慢打开,让我们看到⼀个⼥性在现代都市和传统家庭⾥⾯临着的困境。
《另⼀个⼥⼈》只有短短的81分钟,却包含了⼤分量的⾃我怀疑和⾃我审视。过程⾥,主⼈公⼀直在现实,梦,舞台剧和记忆⾥穿⾏,试图到另⼀个⾃⼰。可是,真有另⼀个⾃⼰么?伍迪·艾伦总是在借⽤伯格曼的⽅法,说可能有,其实不会有,⽣活有时就是致郁的,不是因为下⾬,也不是因为这提不起劲的天⽓,它就是这样,不⽤解释,也⽆法解释。
7
7
母(1963)
Mother
导演: 新藤兼⼈
主演: ⼄⽻信⼦ / 杉村春⼦ /
殿⼭泰司 / 武智鉄⼆
电影⾥的母亲,亦是他者的⼥⼉,妻⼦,,以四种“被迫”承受的⾝份活在⼀个世间,其⼼理状态有取悦,苦楚,低廉,愤怒,狠⼼和嫉妒...不⼀⽽⾜。影⽚让我们看到⼀位母亲的⼈⽣遭遇和所思所想,⾜够动⼈,也⾜够深刻。
还值得⼀提的是,这部电影的运镜特别好,举个两个例⼦:镜头1:医院,母亲隔着玻璃像个⽩⾎病⼈⼀样⾯⽆表情地盯着对⾯的情侣在病床上相依偎。镜头2:⽇光正盛,仿佛出了⼀⾝虚汗,母亲跟着那情侣之中的年轻⼥性后⾯,有晕倒的感觉,年轻的⾝体,年轻的太阳,嘴唇发⽩的妒忌。在这些镜头⾥,我们能看到所谓的电影质感,即强烈的对⽐,年轻对⽐衰⽼,⾃由对⽐枷锁...⽽这些运镜的能⼒⼜与主题匹配得天⾐⽆缝,可谓是不可多得的⼀部⼥性题材佳作。
8
祇园姊妹(1936)
Sisters of the Gion
导演: 沟⼝健⼆
主演: ⼭⽥五⼗铃 / 梅村蓉⼦
《祇园姊妹》是电影史早期的⼥性电影,以艺妓作为⽴点,延伸出男⼥关系⾥的⾔语恭维,⾁体依赖,远称不上是情感,各取所需,⽆⾮是直观或变相的委⾝求存罢。
沟⼝健⼆镜头下的这部电影有⼀个难得的地⽅,它并没有将男性变作“辅助之物”来完成他的表达,导演明⽩,即便是是⼥性题材的作品,此间的戏剧⾓⼒仍然属于两性⽣存博弈的范畴。除了⼥性与男性的关系,《祇园姊妹》⾥还有⼥性与⼥性的关系描写,妹两⼈分别是⼀个⼥性的两⾯:⼀个是不相信男⼈,⼀个是过于相信男⼈。⽆论哪⼀⾯都是不健康的,太过于绝对。
在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容易产⽣悲戚之感,看来,⽆论男⼥,在情爱关系⾥,⼤家都容易沦为可悲之⼈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