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 电子制作 2021年05月
区的网站集约化平台。大数据思维下集约化门户网站建设有助于政府资源的整合优化,节省国家开支有效的避免了重复投资[1]。
1 概述
■1.1 集约化门户网站的内涵
集约化门户网站是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将多渠道、多
平台和多门户网站集构建在同一体系下的集约化门户网
站。如图1所示为集约化门户网站,其包含技术、功能的统一,移动客户端、端等多渠道的使用以及多平台(多层级、多部门等)的支持[2]。各站点可以远程控制自己的网站,还
可以单独的建立区域名,同时还可以实现各区域的数据共享 ■1.2 集约化门户网站的特点在政府门户网站中,集约化门户网站是非常重要的,它
是政府与众沟通的基础和桥梁,比其他普通的网站更具以下优势和特点:
(1)服务对象更广泛,服务内容更全面,集约化门户
网站做到了在其他应用集成上的真正做到无缝衔接,其中用户层和数据层是各应用系统间的整合的基础[3]。
(2)丰富了众的访问方式,作为服务公众的平台,
集约化门户网站需要为公众提供多种访问渠道,如:WEB、博、等移动终端,促进统一平台多渠道发布的实现。(3)要求系统安放性强,兼容性好。集约化门户建设,
是一个体系庞大,矩阵结构复杂的工程。在实际实施中,要规划好网站体系结构,设计好网站架构图,这样可以提高用
户的使用感[4]。
2 大数据思维下集约化门户网站建设的技术架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的出现和普及为集约化门
户网站建设提供了保障和支持,集约化门户站要懂得利用弹性计算的优势,如在大规模的数据存储、提高网站安全性、集中化运维、网站稳定性和扩展性等。集约化站平台以云内容管理为基础,以云数据交换和云数据存储为门径实现了该系统的构建,在根据部门的不同业务进行独立化应用组件
封装,帮助网站逐步解决了集约化门户网站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技术架构
集约化站建立的基础保障是云计算,它从服务上分为
基础设施即服务层、平台即服务层、软件即服务层,为集约化门户网站建设的服务方式。在IAAS、PAAS、SAAS 三层架构的基础上建立构云计算架构体系,该系统处于计算机集中,属于弹性计算资源池的中心,可以随时随地的调动和使用各种软(硬)件资源、服务资源和数据资源等。在该技
术架构下,建设集约化门户网站将会出现成本更低、服务更便捷、质量更高效的情况[5]。网站建设与维护
■2.2 弹性计算模型在设计云架构站时,需要将之前系统应用的具体数据
作为参考(预计访问并发、数据存储规模、系统资源的占用等),这样才有利于建立完备的云服务ECS 集约化门户网站建的弹性计算框架模型,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掌握好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寻云服务器的代替物(物理服务器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资源分配、管理等,为弹性计算模型提供可更多的计算资源。(2)建立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首先,要扩展WEB 的对外服务能力;其次,通过WEB进行网站数据更新时,可以保护网站的安全,减少数据丢失风险;最后,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可以连接多分WEB服务互相热备,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同时减少单点故障造成的难题。
(3)弹性计算具有伸缩式架构,可以快速恢复创建那一时刻以前的数据。数据将存储在云存储中,永远不会丢失。(4)将数据中心分成多个安全域,并设立独立的防火墙用于保护独立应用软件的安全。
■2.3 构建安全设计模型
如图2所示为公有云与私有云的安全设计模型,云计算平台架构被换分为两个单独的安全区域,各区域负责不同的职责。公有运域是指在互联网中实现所有站的沟通和浏览;私有运域是指在局域网主要负责信息维护和后台应用管理。公有运域和私有运域之间建有虚拟通道,即VPN隧道,该隧道助于提升网站的安全[6]。
公有运域
私有运域
云盾
安全服务云安全监控
负载均衡LBS 网站Web服
务器
网站Web服
务器
网站Web服
务器
技术支撑
云
服
务
关系型数据库RDS
开放存储服务OSS
VPN隧道
安全服务
应用功能
云盾云安全监控
内容管理全文检索互动管理办事管理技术支撑
云
服
务
关系型数据库RDS
开放存储服务OSS
图2 公有云与私有云的安全设计模型
■2.4 构建统一消息服务模型
该网站建设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是与其他站和应用间的数据沟通。数据服务总线(ESB)是实现站与应用间数据沟通的桥梁,在构建构建统一消息服务模型时,必须先建立站间的ESB,同时还可以实现分布式独立站间的沟通。
3 大数据思维下集约化门户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
■3.1 解决集约化建设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
大数据思维下集约化门户网站与各分部子网站存在矛盾,想要建立好的集约化门户网站需要重视该矛盾、解决好该矛盾。可以根据各子站个性化、差异化等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的网站管理标准。例如网站的栏目建设各子站可通过高层构建共性栏目体系,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发展,这样既可以解决门户网站与各分部子网站的矛盾,同时还可以得到个性化发展[7]。
■3.2 有效避免数据移植的风险
大数据思维下集约化门户网站建设需要将原有的数据进行移植,这是一步非常重要的步骤,是否移植成功,决定了该项目的成败。①整理原来网站的数据,不但要整理结构字段的数据,还需要整理非结构字段的数据;②进行数据校验,可以抽取一部分数据进行测试,检查一下整理效果;
③测试查证大数据量;④数据移植属于阶段性的,要准备数据增量的预备方案。
■3.3 重视集约化异地安全维护
集约化网站是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该平台将在云端集中部署。平台的维护将会统一到一个集中的大平台上,各部门网站及其子站都需要登录到大平台进行统一维护,这个过程也会存在数据安全问题,各子站的网络安全维护需要被重视。
(1)建立政务专网进行各子站的网络安全维护。政务专网是和互联网存在距离的,它是一个安全保护屏障,可以为为各子站数据传输提供安全性保障。
(2)建立虚拟的VPN专用网络通道,将VPN专用网络通道连接到大平台上,进行安全维护。
(3)设置IP访问限制。对维护人员的登录进行限制,用户只有通过授权的IP才可以进行登录,这样既可以对系统进行维护,同时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8]。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务部门的工作不能局限于线下,线上工作同样重要。以大数据为载体的集约化门户网站建设需要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在进行网站建设时不但要注意数据移植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作出保障。新时期,政务部门的集约化门户网站建设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政务整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杨贝贝,吴晓红,朱丽丽.“互联网+”对地质调查英文门户网站建设的影响[J].中国矿业,2015,24(12):165-167.
* [2] 王友奎,周亮,张少彤,等.“互联网+”战略下中国政府网站发展的新要求与新趋势[J].电子政务,2016(02):2-19.
* [3] 王中英,党艺,胡嘉荫,等.南阳市:全面推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政府网站[J].中国信息界,2016(02):88-91.
(下转第91页)
www�ele169�com | 83
⑥PID 效应
电位长期处于某种状态,光伏组件将会逐渐产生衰弱的现象。长期在高压下运行,受到电力因素的影响,会对组件的性能造成影响,降低至少50%的有效率。当面临温度、湿度都较高的时候,产生的PID效应会进一步提升。对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首先,应做好系统的处理,采用当前的
新工艺,例如逆变器,将PID的效应削弱,减少该效应对光伏发电造成的影响;其次,对组件进行优化升级。对PID效应进行分析,可以知道产生该效应的原因,是高湿导致的。想要避免PID效应,可以增强组件的密封性。对原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增强EVA的抵抗能力,降低PID 效应造成的影响;最后,对电池做好控制,面对PID效应,切实发挥电池的作用,例如改变SiN减反层。
图2 光伏发电技术
■3.5 相变储能技术
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常会应用变相材料。变相储能技术,是对材料吸热的同时,存储能量。在释放的时候,能量具有较高的密度。新能源中的变相储能分为热、冰等多种形式。冰蓄冷借助蓄冷介质,对能量进行调节,缓解高峰期电力供应的压力;熔融盐储热是对无机盐进行处理,转变其形态结合热循环实现发电,该方法具有高传热的特点;电储热技术借助金属和水,便于热量的释放与存储,提升能源传输效率[3]。
4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依托设备与系统可以实现能源转化这一过程,为电力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有效替代了传统电力,避免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基于当前的新能源发电技术
应用,保障我国各项能源资源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应用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推动绿环保改革的浪潮。结合当前的储能技术,对新能源发电进行持续性的研究,解决更多的社会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 [1]郭松林,孙博洋,姚峣,胡丽华,柴宏钊,黄阮明,赵晶晶.储能技术及其在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的典型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0,33(11):142-144+148.
* [2]杜芳.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0(20):17-18.
* [3]代万虎.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00.
* [4]谭建,李先锋.探讨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7):256-257.
本身进行工程下载,然后进入运行环境进行模拟运行,验证组态设计是否能满足控制要求正确运行。而触摸屏配合PLC 进行密码登录画面组态设计和PLC程序设计完成后,需要用到TPC7062K昆仑通态MCGS触摸屏和型号为FX3U-48MR三菱PLC进行通信联机调试运行,验证触摸屏组态设计和PLC程序设计是否能满足控制要求并正确运行。参考文献
* [1]肖威,李庆海.PLC及触摸屏组态控制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 [2]吴萍,刘文新.PLC与触摸屏应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 [3]周建清,陈东红.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 [4] 陈伟忠.大数据背景下集约化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策略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1):202.
* [5] 韩嘉俊,庞新升,时运斌,等.推进集约化 增强服务力——河南政府网站发展调研报告[J].新闻爱好者,2018(11):12-15.* [6] 宋和平.政府网站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及应用探讨——以北京市
东城区政府网站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33):268-269.* [7] 房珊珊.网站集约化促进政务服务更便捷高效——关于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的探究[J].信息化建设,2019(06):58-60.* [8] 林开荣.龙岩市政府网站整合与集约化建设探析[J].福建电脑,2017,33(04):146-148.
(上接第35页)
(上接第83页)
www�ele169�com | 9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