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合式教学依托网络科技的发展,整合面对面课堂授课优势与网络在线授课优势,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教学
手段、考评方式,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注重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力求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共同提高,有效地解决了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学生体知识水平差异大、学校师资存在缺陷、课程功能定位不明确、教材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依托教学经验,以及对全国14所本科院校线上课程网站的观察,探究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1)11-0082-03
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混合式教学建设策略研究①
褚国香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14)
一、前言
网站搭建策略与方法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程,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对于强化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写作能力、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长期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文化教学的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理应成为体育院校
面向全体师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成为体育院校文化素质教育
的核心课程”[1]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体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体
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需要明确课程定位和目标,完善课程建设所依据的教材编撰,依托互联网技术,建设混合式教学,以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顺应学校培养“体魄强健,人格健全”体育人才的需要。
二、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一)学生体的特殊性
体育类院校招生除了通过高考统一招生外,生源更多的是来自体育单招、体育特招或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这些学生大多在小学时期被选拔到运动队或体校,没有经历系统的初高中文化教育学习,课堂学习管理能力弱。繁重的训练又占用他们大量的时间,挤压掉他们的文化课程学习,导致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薄弱。而大学语文教材选取的往往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其中包含大量的经典古文,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学生往往既看不懂又听不懂。而长期从事运动训练,培养了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任务驱动,学生很快会对学习失去耐心。
(二)师资缺陷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授课对象为全校非
中文系学生,庞大的学习体也需要大量的师资授课。然而由于课程相对边缘化,体育院校本身没有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专职教师需求量并不大等原因,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师资力量存在诸多缺陷。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学校目前共有15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2个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共23个班级,900余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课程未设立单独的教研室,这不利于教师间互相交流教学经验、集体备课、培训等活动的开展。目前系部内承担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共4人,教师人数严重欠缺。为此,学校只能临时聘请老师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教学效果难免受到影响。
而一名教师一学期往往要承担3~4个班级、100人左右的大学语文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让教师难以针对具体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展开因材施教。与此同时,大学语文授课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涉及文字学、音韵学、美学等诸多学科,这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博古通今,这本身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个挑战。体育院校由于学校定位的特殊性,又很难引进“高、精、尖”的文学人才[2],教师的质量也给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课程定位的局限性
2006年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为了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课程建设,同年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纪要》指出:“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体育院
①本文系南京体育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大学语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金课’建设与实践研究”(编号:JG2019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褚国香(1989—),女,山东潍坊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体育文化。
82--
. All Rights Reserved.
校认可了这个规定,但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中却不尽如人意。作为公共课程,它缺乏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课时量严重被挤压;与学生未来就业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学生和学校的重视程度被削弱;相较于同样作为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没有等级考试的压力,仅以兴趣为引导,学生的重视程度也随之降低。
(四)教材缺乏针对性
据统计,目前已经出版的与大学语文相关的教材图书有1400多种,用于教学的有400多种。[3]不过适用体育院校学生的教材并不多。授课教师在教材选择上也多采用高校统一应用教材,忽视了学校特和学生体的特殊性。
(五)考评方式单一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原因是“大学新生国文程度差”。但是差到什么程度,怎样测评出他们的语文水平低?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如果仅凭一张试卷测试学生的文学知识掌握情况、阅读鉴赏能力、写作水平、错别字的多少,判断学生语文素质高低,这种做法过于偏颇。试卷仅能测评出
学生读写的能力,无法测试学生听说的能力。而信息爆炸时代,更需要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处理、甄选的语文能力。单一的考评方式,既无法测试出学生真正的语文水平,又导致教师授课目标失焦。
三、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混合式教学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融合线上教学优势和线下教学优势,有效地解决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考评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课时量不足等问题。不过,混合式教学毕竟融合了两种教学方式,在课程建设时,应该有明确、统一的课程目标,依据体育院校特编写专用教材供线上线下教学使用,避免线上教学内容和线下教学内容脱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构建线上线下教学课程。
(一)明确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根本目的是“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应以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能力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并紧密结合专业特开展教学活动。体育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弥补学生缺失的初高中语文学习,夯实基础、提高语文能力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体育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体育人才,各个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各不相同,结合专业特,通过实践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口语表达、逻辑
思维能力并学以致用是语文课程建设的必要目标。钱谷融先生说“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了解人”[4],朱光潜先生将人生比喻成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
都是一件艺术品,需要慢慢走、欣赏。学习语文课程,更是为了品读人生、参悟人性,接受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编写特教材
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文本。教材是进行课程教学和学习的中介与载体,也是课程建设的依据。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多选用与普通高校相同的教材,对于学生而言,教材内容偏难且缺乏针对性,无法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5]因此,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学人员编撰适应于体育院校学生的通用或自用教材。教材编写应根据学生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以及培养目标,内容分为汉语知识、名作鉴赏、演讲口才、应用文写作四个模块。这样,一本教材既可弥补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问题,又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提供帮助。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将来从事的多是育人事业,逻辑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技能,而良好的文化素质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尽量选择与体育相关的经典作品,如《诗经·齐风·猗磋》、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顾拜旦的《体育颂》、电影《摔跤吧!爸爸》等。有熟知的内
容,更容易引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同时,纸质教材也可以通过网络、二维码、光盘等手段,将教材内容丰富、立体、多样化,与线上教学资源衔接。
(三)打造线上教学平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学习课时安排为64学时、36学时和32学时,教学任务一学期内完成。在这个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教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文学史体系,还需要教授口语表达知识、写作技能等,教学任务基本完不成。而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线上教学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到平台上,学生即可随时随地学习。线上教学弥补了课时量不足的缺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诸多的教学平台,以社交为目的的软件、QQ、抖音等也开发了线上教学功能。打造优质的线上教学,首先对教学平台进行甄选。目前武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选用的是超星公司开发的线上平台。学生既可以通过网络浏览超星平台网页,又可以通过学习通App进行在线学习。教师既可以上传自己准备的教学资源,又可以直接使用平台已有的课程资源。超星平台操作简单方便、功能齐全,满足了师生教与学的需要。
具体到大学语文线上课程建设内容中,教师应在开课前将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提前发布到平台上,让学生知晓
83--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门课程到底要学什么,需要他们掌握哪些知识点和技能,评价考核方式标准是什么。每一章节也要发布课前指南,告知学生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基于体育院校学生体的特殊性以自编教材为内容依据,课程整体以及每一章节的学习应由易到难建设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形式尽量多样化,如提供课件、讲义、微视频等。每个知识点学习结束后配有相关作业和测试,帮助学生巩固学习,也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依据情况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同时建立讨论区,方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答疑。对于学生提出的值得研讨的问题,教师可以拿到课堂上供师生讨论。在结束一整章节的学习资源后,设置一到两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深一层次的学习。也可以安排学生划分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形成方案,在线下课堂中进行汇报。
(四)开展注重实践的线下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学生对课程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教师根据学生线上自学时长、作业完成度、测试成绩等安排线下授课。夯实基础、提高语文能力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线下课程中,教师通过快问快答、问题闯关、互动游戏等方式,再次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围绕课程重难点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一言堂,做好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活泼
好动、爱表现的性格特征,语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搜集、整理、筛查信息能力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实践性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譬如:
设置“讲故事的我”环节,让学生讲述作家身世、时代背景、概括文章内容、自己的学习心得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知人论世,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点掌握情况。
设置课堂小剧场,学生自主划分小组,撰写剧本,演绎课文内容。便于学生对不同文体进行了解和掌握,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协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线下课堂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借助线上平台展开主题讨论。学生既可以在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可以利用课堂直接面对面辩论,形成头脑风暴。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根据学生的实践内容,解析课文的重难点,对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中提出的问题结合他们的实践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形象、立体地深入理解知识点。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课堂实践录制下来,选取优质的视频,作为资料成果推送到线上平台,充盈学习资源。让在线资源处于不断调整、更新的状态,也方便了学生的课后研讨学习。
(五)构建多层次、动态化、多元化的考评方式
考评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大学语文课程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种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资源,充裕了教学时间,相当于给师生“加负”,这更需要构建多层次、动态化、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检验教与学的效果。以自学为主的线上学习,要确保每一小节知识点设定测试题,以督促学生在碎片化学习中把握学习内容的核心。同时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连续性、递进式建立知识体系。线上考评除了发布作业、试题检测外,还可以通过论坛讨论、发帖、主题讨论、同学互评等形式,刺激学生探究协作学习。对于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将其延续到线下课程,集中讨论和讲解。利用线下课程的优势,注重通过实操表演锻炼、考核学生的能力。以此实现单元课程学习结束后既考查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考核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考评也要涉及学生对教师授课作出反馈。学生通过总结自己学习中没有听懂、存在疑虑的地方,通过平台将信息反馈给老师,便于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更新学习内容。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在“互联网+”时代将成为教育新常态。它依托网络科技的发展,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整合面对面课堂授课优势与网络在线授课优势,解决了体育院校高校授课课时量不足、时空局限、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面对体育院校学生、师资、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特殊性,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考评方式,重建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师生协同发展、共同学习。不过,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混合式教
学虽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了实践性,力求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共同提高,但如何提高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利用线上线下教学与专业课程融合,共同建设专业学科课程体系,仍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康.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2.
[2]连静.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2):70-74.
[3]陈丽丽.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与教学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2011(7):117.
[4]徐中玉,齐森华,谭帆.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39.
[5]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20:127.
因编辑马燕萍
84--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