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教学体态语技能
1.教学体态语的涵义和特征
我们把在人际交流中能够传递特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称为体态语言,它是人类除言语行为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 所谓教学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学信息、表达情感态度的一种无声教学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人说出来的话,不单是靠它的内容来激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这里有交谈者一副兴致勃勃的面孔,有一双一忽儿在科学的丰功伟绩面前燃烧着赞美的火花,一忽儿又好象在怀疑所作结论的正确性而眯缝起来的眼睛,有表情,还有手势……” 教师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具体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有时还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的体态语言,与人们日常使用的体态语言相比较,又有其独特之处:
(一) 有意性
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使用的体态语言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例如见了熟人,面部会很习
惯地、随意地露出笑容以示好感;与人交谈打手势,也是随随便便,无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准备。而教师则不然。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位于众多学生视线的焦点处,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从而给教学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对自己的体态语言应该时刻加以注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意性”。
  (二) 伴随性
  《乐记》中有一段话:“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说人们手舞足蹈是补充“言之不足”,借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有声语言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常常借助态势语来传递某些附加信息,使学生听其声观其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教学体态语使人们在感觉、记忆、思维、意志等方面都能受到特殊的暗示,让人心领神会,得到那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言语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体态语只是次要的辅助。这是因为言语的适用范围比体态语更为广泛,表情达意更为确切;体态语往往受约定俗成和人的生理机能自然表露的限制,相对狭窄一些。而且,由于心理背景和交流场景气氛的不同,还会使相同的体态语蕴含不同的思想内容,容易产生歧义。
  (三) 选择性
  从应用效果上可以将教师体态语言大致划分为积极体态语言、消极体态语言和无意义体态语言三大类。所谓积极体态语言,是指能够支持或修饰口头讲授,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疑点、难点,能激起学习兴趣的体态语言;而消极体态语,是指非但不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其学习的体态语,比如眼盯天花板就属此类;而无意义体态语,则是教师个人的一些习惯性动作,如有的教师讲课时手撑在讲桌上,这类体态语一般不致于干扰课堂,但又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滥用体态语,应尽量选择积极体态语,避免无意义体态语,克服消极体态语,以保证教师用最集中、最精简的非言语行为,承载最丰富的信息,最优地发挥其表达、传输教育信息的功能。
2.教学体态语的功能
  关于教学体态语的功能有很多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交流、诱发情感
  教师的体态语是教师的知识功底、思想观点、内心情感的综合表达,具有激发学生情绪,引起师生共鸣的作用。学生往往从教师表情的或忧或喜、或惊或怒,来感悟教师的内心世界,领悟教师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 ── 我 ──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 你们走吧。”
  韩麦尔先生并没有过多的语言,但是他的思想、情感、愿望都在悲愤、激动的体态中尽然
释放,学生的理解也更为彻底了。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德行和最深刻的虔诚的艺术”。
  (二)调节管理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体态语来调节和控制课堂,既能节省教学时间,也能保证教学的顺畅和圆满。例如,对上课不听讲的学生,教师可以用眼神示意,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将注意转移到学习中来。
  体态语在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可给学生亲切感、和谐感。例如:提问时启发学生思考,头稍稍偏斜,会让学生有信任感。若是学生回答时,声音不够洪亮,教师微微侧身敛眉,学生就会自觉提高音量。若教师对学生说:“请大声些”,就有可能会打乱学生的思维,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三) 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肢体语言所表达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恰当的体态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也就能从内心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提高学习动力。
  (四)直观的示范
很多教师都认为,自己是用口头语言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但实际上,他们也通过丰富的体态语言将众多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并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和心灵。小学生模仿力极强,他们不但受教师言语所传播的思想、知识的影响,而且也深受教师一举一动所传达的各种信息的影响。教师的举止神态在无形之中成为他们模仿、学习的对象。因而,教师为人师表,必须注重自己的体态语,塑造好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3.教学体态语的构成要素
4.教学体态语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体态语进行不同的分类,按体态语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表情语
教学中的表情语就是教师通过眼、脸、嘴、鼻、眉来传递教学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
非言语沟通的动态反应形式。表情语主要通过眼睛和面部来表达。
1.眼神
眼睛是心灵之窗,它能反映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态。生理学研究表明,眼睛在获得知识时较其他感官有着更突出的功能。据测定,人的感觉印象的77%来自眼睛,14%来自耳朵,9%来自其它感官。新课改倡导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学会用眼神进行教学,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关怀和殷切的期望。
面部表情能够表现出很多内容,是对教学有声语言的充分补充。积极乐观的面部表情会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学习的佳境;严肃抑郁的面部表情会让学生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因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每时每刻都应以饱满的情绪面对每一名学生。
(二)手势语
手势语是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际信息,包括手指、手掌、手臂及双手发出的能承载交际信息的各种动作。在课堂教学中,手势语一般 可分为以下几类:
1.手指语言。手指语灵活多样,具有很丰富的表达力。例如,教师讲授时,不断用手来指点板书,就能起到强调和引起注意的作用。研究表明,当十指交叉表示“心情沮丧”,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手势。而当老师和持有这种姿势的学生交谈时,应设法消除他的这种姿势,比如递给他一本书或其他物品,这样,他紧紧交叉的十指就会自动打开,从心理上缓和了紧张的情绪,这有利于同他作进一步的交谈。
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可分为三大类2.手掌语言。一般来说,手掌语言按照不同的手掌方向可分为三种:掌心向上,掌心向下和手掌紧握,食指伸出。掌心向上表示诚恳、谦逊和赞同的意思。教师在提问学生时使用这一手势不会使学生有压抑和强迫的感觉。掌心向下表示命令、要求,比如开始上课时教师示意学生坐下。而第三种则让人有强制性的感觉。教师讲授、提问和指示学生时,应尽量使掌心向上并双手摊开,表示真诚与公开,尽量避免使用另两种手势。
3.手背语言。将手背在身后可以起到一种放松心情、缓和紧张情绪的作用。
(三)体势语
体势语是指通过头、手、肩、胸、腰、臀、腿、足的动作,进行非言语沟通的动态的反应形式。体势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头势
教师有时通过头部的运动态势表达特定的含义。有三种类型:点头、侧头、摇头。点头可以表示同意、赞许;侧头可以表示感兴趣或怀疑两种意思,有时教师有意为之,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产生怀疑,以重新思考,再寻正确答案;摇头则多是传达否定、拒绝的信息。
2.坐势
教师的错误坐姿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无论是课上、课下,在教室还是办公室,教师坐姿都要端正。教师在坐着辅导学生时,不可以趴在讲桌上,否则会让学生以为教师精力不支;亦不可手托下巴,让学生以为教师漫不经心。
3.站势
站是教师的基本功。有的教师登上讲台时,不是侧身而站,就是站时重心移动太快。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侧身而站和面向黑板而站说明教师的心理是封闭的,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不利于教学内容的讲授。另外,站时重心不能忽左忽右。在学生陈述时,教师最好身体微微前倾,以示对学生的话很感兴趣。
4.行势
虽然每个人的走路姿态都有所不同,但个人的步法、跨步大小和姿势却是随自身情绪的不同而改变的。坚定有力的步伐,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自信与沉着。
(四)服饰语
教师服饰语又叫课堂仪表。个人仪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身上的标签。学生据此可以推断老师是何种类型的人。特别是对于不太熟悉老师的学生来讲,更容易受此标签的影响。如果教师有一个较好的仪表,则易获得学生的喜爱,相反,则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拒绝接受对方的心理,降低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在此,教师应注意:在学生对教师的了解认识过程中,“第一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第一次上课时教师的衣着打扮,表情神态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学生对教师的赞许或者是不满的议论,往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必须认真检点自己,他应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当教师走进教室还未开口时,他(她)的仪表已经成为全班学生的注视中心。有的教师却不以为然,认为现在都是开放的年代了,“衣着穿戴,各有所爱”,不必那么谨小慎微,于是穿着过分华丽甚至刺眼的奇装异
服,举止轻率随便,一进教室就对学生形成了“新异刺激”,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奇特的衣着上。相反,有的教师邋里邋遢,不修边幅,衣服上有饭巴或是扣错了扣子,也会给学生懒散拖沓之感,这些都能引起学生交头接耳,评头品足,卑睨不屑,因而淡化和抑制了教学内容,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效果。有一位不拘小节的青年教师,上课时常常把他漂亮的夹克衫敞开来,露出里面的大红毛衣,也许他自己觉得很“潇洒”、“挺帅”,可是有些学生却不那么看,认为他“流气”,从心里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而另外一部分追求“时髦”的学生则有气味相投之感,竞相模仿。课后一部分学生说好,一部分学生说坏,两种看法不同的学生为之而发生争论,一时间,好端端的一个班学生分成两派,搞得思想混乱,纪律涣散。一般地说,教师衣着打扮一要整洁,二要大方,要符合自己的职业要求和年龄特点,要调和谐,肥瘦合体,款式大方,给人以稳重端庄,温文尔雅的感觉,这样就可以把一个美好有益的形象和行为信号输送给学生,以便在他们的脑海时塑造一个有利于教育和教学的完美良好的形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