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名称(英文):Advanced Programming Language
课程编号:132006(第1学期)、132007(第2学期)
课程性质:课内实验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80 总学分4实验学时32 实验学分  1
开出时间:一年级1、2 学期
开课单位:计算机学院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与任务
1.本实验课程简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内实验部分。实验课程安排32节课内实验,另外还建议至少安排32节的课外练习实验,以保证学生达到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少量验证性实验,其他均为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完成这些实验,培养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独立编写、调试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本实验课程的任务:
(1)熟悉掌握VC++6.0的编程环境,掌握在VC编程环境下编写-调试-运行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运用C语言编写/调试程序的方法。
(3)通过完成设计性实验巩固并加深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和对运用C语言编写程序的能力。
(4)通过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与创新意识。
(5)要求利用课外实验和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和纸上编程,利用课内实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学科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和后续编程语言的基础,它对于学生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的培养与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
验结合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编程练习熟悉和掌握程序设计思想的实现方法和基本技能。该实验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完成实验,加深学生对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的理解,熟悉掌握C语言编程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编写、调试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达到目的,要求学生利用课外实验和课余时间预习课内知识,完成预编程,在实验课上独立完成程序的调试和修改。
三、主要仪器设备
可运行VC++6.0环境的计算机。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课内实验。开课后,授课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实验课的性质、任务、要求、内容安排和进度、课程考试方式、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本课程主要设置三种层次的实验:(1)验证性实验。验证实验环境和程序的调试结果、运行结果;(2)设计性实验。针对学习内容,分章节的进行程序设计,编写程序,达到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并掌握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程序设计方法;(3)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后面的链表、文件章节,安排了部分研究型的设计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解决综合性问题和复杂度较高问题的程序,并完成调试运行。
3.学生根据各个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人1机,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
4.实验结束,学生须将完成的源程序提交老师。
5.实验教师要认真进行实验题目的准备,提前自做布置的各实验题;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老师要认真清点学生人数,并在实验室进行巡视,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检查并登记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
五、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
课内实
验学时
课外实
验学时
实验
类型
实验者
类别
开出
要求
1 VC6.0的使用1、了解VC++6.0编程环境;
2、初步熟悉VC环境下C程
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序的编辑、调试和运行步骤
2 0 验证本科必做
2 C基础知识1、进一步熟悉VC环境下C
程序的编辑、调试和运行步
骤;
2、熟悉C的基本数据类型、
运算符和表示式。
0    2 验证本科选做
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1、熟悉VC环境下C程序的
编辑、调试和运行步骤;
2、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方
法。
2    2 设计本科必做
4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1、熟悉VC环境下分支结构
程序的编辑、调试和运行步
骤;
2、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方
法。
2    4 设计本科必做
5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熟悉VC环境下循环结构  4    4 设计本科必做
程序的编辑、调试和运行步骤;
2、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6 数组及运用1、熟悉VC环境下数组的编
辑、调试和运行步骤;
2、掌握C语言一维数组、二
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基本应
用方法。
6    4
设计
/综合
本科必做
7 函数及运用1、熟悉VC环境下函数的编
辑、调试和运行步骤;
2、掌握C语言函数(一般函
数、嵌套函数、递归函数)
的基本应用方法;
3、掌握一般变量、数组元素
和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用
法。
4、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的用法
4    4
设计
/综合
本科必做
8 指针及运用1、掌握指针变量的应用
2、掌握指针与数组的应用
3、掌握指针与函数的应用
4    4
设计
/综合
本科必做
9 结构及运用1、掌握结构变量的应用
2、掌握结构数组的应用
3、掌握结构指针的应用
4    4
设计
/综合
本科必做
10 程序结构及预处理1、掌握宏定义及应用
2、初步掌握内、外部函数的
区别及外部函数的基本应用
2    2 设计本科必做
11 文件掌握文件的读写基本应用  2    2 设计本科必做合计32 32
六、考核与报告
本实验课为课内实验,以平时实验完成的登记情况为考核依据。
本实验课不写实验报告,实验时正确完成的程序设计实验题目均以源文件的形式上交教
师。
七、指导书和参考书
[1]颜晖, 柳俊.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与习题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谭浩强. 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编号:132008、*132009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选修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56(40)学分  3 其中实践学时16
开出时间:  1 年级  2 学期
开课单位:计算机学院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1、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将对目前一些最常用的基本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包括应用EWB及其他常用EDA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分析与设计。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先行课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本课程的后续课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等。
二、教学时数分配
课程教学时数分配:理论课40学时(*24),实验16学时
章节教学内容教学时数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6(*2)
二直流电路分析8(*4)
三交流电路分析4(*2)
四半导体器件及直流电源电路 8(*4)
五放大电路的分析10(*4)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六集成运放应用  4
注:软件工程专业(24学时)按*减学时
三、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6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悉电路的组成、作用及电路模型的概念,理解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2、熟悉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和电压源、电源的概念,了解额定值的意义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会分析计算简单网络
教学重点:
1、理解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2、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难点:掌握基尔霍夫定律,会分析计算简单网络;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习题练习;
教学基本内容: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功率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
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参考书目:《电路》邱关源高教出版社
(二)直流电路的分析(8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电阻串联、并联、Y形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两种模型及等效变换的方法
3、掌握用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4、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5、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电阻的等效变换方法
2、电压源、电流源两种模型及等效变换的方法
3、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教学难点:掌握电阻的连接形式的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
运用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戴维宁定理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习题练习;
教学基本内容:
1、电阻的串联、并联、Y形和△形连接及等效变换
2、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并联及等效变换
3、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4、叠加定理、等效电源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5、动态电路分析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
6、一阶电路三要素分析方法
参考书目:《电路》邱关源高教出版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