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联体框架内的次区域经济组织发展动态
石 婧
内容提要: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独联体地区出现了多个次区域性经济组织,可划分为由俄罗斯主导的俄白联盟、欧亚经济共同体、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和非俄罗斯主导的古阿姆民主与发展组织、中亚经济共同体。这些次区域性组织多处于变化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组织成员的不断变化,组织之间的重叠、合并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关键词:独联体 区域化 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D81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30(2008)03—0067—04
作者简介:石婧(1970-)女,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独联体内部相继成立了众多的次区域组织,其中中亚经济共同体、俄白联盟国家、“古阿姆”集团、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四国统一经济空间”是五个公认的次区域经济组织。以俄罗斯罗斯为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四国统一经济空间”以及以乌克兰等国为主导的“古阿姆”集团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
一、中亚经济共同体
华盛顿基辅意见分歧
1994年1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签署了在中亚建立统一经济空间条约,决定成立中亚联盟。1998年3月,塔吉克斯坦加入该组织,中亚联盟更名为中亚经济共同体。2000年6月,共同体四国元首签署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建立统一经济空间行动纲领的决议。2002年2月28日,中亚经济共同体更名为中亚合作组织,准备通过增加政治和安全合作弥补经济动力的不足。2004年10月,俄罗斯加入中亚合作组织。2005年10月,中亚合作组织圣彼得堡峰会做出决定,该组织与俄罗斯主导的另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合并。
中亚经济共同体是最早在独联体范围内出现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它是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为联手应对可能出现的政治、经济危机而建立起来的。由于各国资源、社会情况不同,多年以来表现出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差距进一步增大。同时,各国还出台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措施,在关税减让等方面都未做出实质性让步,导致中亚经济共同体通过的多项有关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文件均未能付诸实施。此外,在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等“三股恶势力”在中亚地区活动日益猖獗的前提下,中亚经济共同体违背初衷,将主要精力投向如何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问题上。
二、俄白联盟
俄白一体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96年4月2日成立“俄白共同体”、1997年6月11日成立“俄罗斯白联盟”
、1999年12月8日,俄白两国签署了《俄白联盟国家条约》,2000年初该条约生效,俄罗斯白联盟国家成立。条约规定,双方在保留各自国家主权的同时建立邦联国家,实行经济一体化。俄罗斯是联邦制国家,白俄罗斯是单一制国家,而联盟国家是这两个不同成分的国家联合
成一个新模式的国家,它们各自保留着自己的国家体制①。
经济上,俄罗斯是白俄罗斯廉价能源的供应国,而白俄罗斯是俄罗斯能源出口欧洲的过境运输国。白俄罗斯在地缘上处于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在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的情况下,白俄罗斯成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唯一屏障,这一因素促进了俄白联盟的发展。此外,两国在民族、语言和文化上的相似性使一体化获得了民众的支持。但双方合作中始终存在的问题以及近两年出现的新情况使该联盟前景不容乐观。如在联盟性质这一关键问题上,俄方提出建立“完整意义”上的联邦制国家,即俄白联盟应按照欧盟的模式建立超国家机构。对白方来说,建立此种“俄白联盟”的构想是在埋葬白俄罗斯的主权和独立。2006年底,俄、白两国因天然气价格发生争端开始,俄罗斯供应白俄罗斯的天然气价格不断提高,结束了白俄罗斯作为独联体境内唯一按每千立方米46168美元这一低价进口俄天然气的优惠政策。有评论认为,能源之战后遗症难消,俄白联盟已有名无实。目前两国民众渐趋离心。现在日子越过越好的俄罗斯人并不想被“穷亲戚”拖累。从2005年底,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俄罗斯人对俄白联盟方案态度的调查结果看,有近1/4的俄罗斯人反对任何形式的俄白一体化,较此前的85%的支持率有大幅下降②。
要求白俄罗斯以俄罗斯联邦主体的身份加入俄罗斯,涉及主权让渡问题,这成为俄白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性障碍。此外,俄白一体化进程中的不对称性加大了一体化的难度。俄白两国在国土面积、人口以及国家实力方面差距都极为悬殊,目前白俄罗斯的人口相当于俄罗斯的1/15,领土相当于俄罗斯的1/82,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俄罗斯的3%~5%。白俄罗斯极端依赖俄罗斯市场,特别是俄罗斯低价的能源供给。据统计,白俄罗斯每年在俄罗斯能源供给方面所获得补助大约为12亿美元,是白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的1315%③。而俄罗斯实施出口线路多元化的战略,减少了对白俄罗斯运输管道的依赖,导致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加大。深入发展困难重重,因此俄白联盟近期难有实质上的突破。
三、古阿姆联盟
1997年10月10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乌克兰总统库奇马、摩尔多瓦卢钦斯基、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举行会晤时签署公报,决定成立非正式地区联盟。该联盟以各国名称第一个字母打头,在传媒中被称为“古阿姆”。1999年4月24日,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同日发表了第一份正式联合文件———《华盛顿宣言》,明确了共同合作的基本方向,与种族偏见、分立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作斗争,进行维和行动;发展《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与欧洲组织一体化和在《和平伙伴计划》框架内与北约合作。2001年6月7日,“古阿姆”非正式集团的五国总统在乌克兰的雅尔塔举行最高级会晤并签署了《雅尔塔宪章》。此举标志着古“阿姆非”已成为一个正式组织。根据《雅尔塔宪章》的规
定,古阿姆集团的宗旨是促进集团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地区安全问题,协调在国际组织中的活动,解决同国际犯罪和活动有关的各种问题。
由于俄罗斯的活动,该组织出现了分化的倾向。俄改善了与阿塞拜疆的对抗关系,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6月加入上海合作组织。2002年6月,乌克兰宣布暂时中止“古阿姆”成员国身份,这一举动标志该集团分化的开始。2003年3月,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宣布建立独联体四国天然气联盟。同年,乌克兰加入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组成的“统一经济空间”条约。“古阿姆”集团已偃旗息鼓。但“古阿姆”以格鲁吉亚和乌克兰“颜革新疆社会科学 2008年第3期
①②③郑羽:《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906页。
侯静娜:《俄罗斯人对俄白联盟的态度转变》,《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期。
M ichael Lelyveld.Russia/Belarus:Energy Agree ment PavesW ay t o I ntegrati on.RFE/RL,2002-04-16.
独联体框架内的次区域经济组织发展动态
命”为标志,被重新击活。美国通过《与“古阿姆”合作的框架计划》支持和扶植“古阿姆”组织,把乌克兰、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列为东欧、高加索和中亚地区“亲美脱俄”的关键国家,予以重点扶持。2
005年4月的“古阿姆”首脑峰会上格、乌、阿、摩四国领导人发表了《为了民主、稳定和发展》的声明,主张把“古阿姆”这一地区组织转变成为一种能促进各成员国发展经济、确保稳定和安全的机制;希望与欧盟、北约、美国以及所有赞同“古阿姆”宗旨的国家和组织建立伙伴关系;要求俄罗斯尽快从摩尔多瓦、格鲁吉亚境内撤军;共同推进民主化进程、实现与欧洲一体化目标;同意尽快建立自由贸易区并加强能源运输合作。2005年5月28日,“古阿姆”第二次议会大会重申了自己的欧洲大西洋主张。2005年12月2日,格、乌、阿、摩四国成立“民主选择共同体”,宣示了一个与独联体分庭抗礼的地缘政治轴心的正式成立。2006年5月23日四国总统在基辅举行峰会,决定成立“民主和经济发展组织———古阿姆”,以此来推动民主价值。他们宣布这是一个开放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民主、稳定和安全领域的合作,促进成员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古阿姆”集团表面上是为了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与政治合作,但实际上是为了限制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作为对抗俄罗斯控制的手段,成员国们努力寻可以依靠的外部力量,这与美国力图深入这一地区的愿望不谋而合。美国对“古阿姆”集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无论是与“古阿姆”联盟整体,还是与其各个成员国的关系都发展很快。“古阿姆”的重新活跃加速了独联体非一体化的进程。
四、欧亚经济共同体
1996年3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协议,决定成立四国关税联盟。199
9年2月,塔吉克斯坦加入这一联盟。2000年10月,俄、白、哈、吉、塔五国签署条约,决定将关税联盟改组为欧亚经济共同体。2001年5月31日,欧亚经济共同体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关于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条约从即日起正式生效,五国将继续遵守以前签署的有关建立关税联盟和统一经济空间的各项协议,在兼顾国家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共同体的优先任务是为深化共同体成员国在经贸、社会人文以及法律领域的合作创造必要条件。目前,除五个正式成员国外,有亚美尼亚、乌克兰、摩尔多瓦三个观察员。乌兹别克斯坦于2005年10月申请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
俄罗斯面对的是独联体在经济上无法发挥预期的作用以及“古阿姆”联盟非一体化力量所形成的压力,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可视为俄罗斯回应“古阿姆”联盟重要举措。欧亚经济共同体取代中亚合作组织也有其必然性,因为离开俄罗斯的中亚区域一体化十多年来没有实际的进展。欧亚经济共同体作为比关税联盟更高级形式的出现,是成员国为建立统一经济空间一种的努力。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前部长格尔曼・格列夫的数据,2006年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的贸易额为36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30%。2007年12月,欧亚经济共同体秘书长泰尔・曼苏罗夫表示,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间的贸易额今年可能达到900亿美元①。成员国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指标以及落实协议和方案的有效机制验证了欧亚经济共同体的生命力。2006年六国元首举行自欧亚经济共同体诞生以来首次非正式会晤,讨论了建立关税同盟和建立共同能源市场等问题,并签署有关建立关税同盟的法律基础、建立共同能源市场以及合作开
发中亚水资源等方面的重要文件。峰会上的最大亮点是俄、白、哈宣布将率先建立三国关税同盟。哈萨克斯坦总统纳巴耶夫在会上表示,目前三国已经签署了31项合作文件(共38项),其余7项也将在近期内完成。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关税同盟将在2011年前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国将视
①俄罗斯新闻网(htt p://rusne ws/):2007年12月10日独联体讯。
新疆社会科学 2008年第3期
准备情况逐步加入关税同盟。
《俄罗斯报》的评论认为,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是唯一能实现该区域一体化的可行方式。分析人士也认为,尽管欧亚经济共同体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合作中的诉求也不一致,但各方都有合作的共同需要,在俄罗斯的积极推动下,欧亚共经济同体的发展表现出相当活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增强。
五、“四国统一经济空间”
2003年9月19日,独联体中经济规模最大的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四国首脑在独联体国家元首峰会上,正式签署了《组建统一经济空间的构想和协议》,根据该协定,四国将在保障公
平竞争、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前提下奉行一致的对外贸易政策,最终实现区内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空间将分阶段建成,对独联体其他国家开放。
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建立是俄罗斯为改善同独联体国家关系,挽救和巩固独联体一体化而采取的重要措施。白、哈、乌三国经济上不同程度依赖俄罗斯,内部的共同需要以及外部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强大压力,使四国走到了一起。由于俄、白、哈、乌是独联体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四国建立统一空间成立之处受到广泛关注,有人甚至将其称之为“小苏联”、“小欧盟”等。但实际上“四国统一经济空间方案”伊始,乌就与成员国,特别是与俄存在着诸多严重分歧。例如,两国在统一四国立法方面,俄坚持让其他国家采用其某些领域较先进的立法(如私有化法和破产法),而乌对此坚决反对。因为根据乌加入欧盟的优先方针,乌有义务使本国的法律与欧盟原则相配合,这一任务在乌对内经济政策中占首位。因此,在条约正式签署前夕,乌提出了四国“多层次,多水平”参与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设想,而其他成员国俄、哈,特别是白俄罗斯主张同步经过所有阶段,即同时朝一体化方向迈进。遗憾的是,俄、哈、白没能说服乌放弃自己的主张,因而在正式签署的建立“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协议中,出现了相应的条款,即四国将根据各自的条件分阶段地建立贸易区。同时,乌克兰在去留问题上充满不确定性。2005年底,乌克兰大选期间,得到西方支持尤先科获胜,便宣布退出了成立统一经济空间的谈判。后来发生的天然气价格之争,成为双边关系趋冷的一个缩影。尤先科上台后,乌克兰加快了加入北约和欧盟的步伐,2008年在1月18日,乌克兰递交了加入“北约成员行动计划”的申请书,这是一
个国家加入北约的最后步骤。乌克兰一旦加入北约,俄在其西北边境将失去所有的缓冲地带而直接面对北约的军事压力。因此,尽管乌克兰一再表示,它加入北约决不会威胁俄的利益,但俄方做出了“导弹将对准乌克兰”的强硬表态。俄乌关系的敏感性增加了统一经济空间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
一些俄罗斯学者认为独联体框架内次区域组织的命运现在完全取决于莫斯科实现一体化的能力,从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内的民族利益角度来说,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如果俄罗斯继续在所有的方面分散力量,无法建立一体化的核心,那么很可能将来连自己的内部地区都无法保住。尽快使以俄为中心的三个集团(俄白联盟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的一体化方案协调一致,以避免力量的重复和分散,是摆在俄罗斯面前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郑羽:《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潘广云:《独联体内“四国统一经济空间”相关问题探析》,《俄罗斯研究》2005年第2期。
潘广云:《“古阿姆”集团的演变及其对独联体的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
责任编辑:苏 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