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fert
《世界美如斯》是捷克著名诗人,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晚年撰写的回忆录。诗人在这里没有采用一般回忆录按生活经历依次叙述的写法,而是通过一则则小故事缅怀他漫长一生中所遇到的一些人和事,记叙了一些见闻和感受,作者着墨更多的不是他本人的坎坷身世。而是在人生旅途中同他偶然走到一起的许许多多的人,他们之中既有捷克近代文学艺术界很有影响的诗人、作家、批评家、戏剧家、画家、雕塑家、音乐家,也有名望不大但各以其善良的心灵或坚强的个性使作者深为感动和怀念的人。诗人将一幅幅饶有趣味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观赏着,不知不觉便追随着诗人步入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绮丽的布拉格风光,魅人的捷克温泉胜地,二三十年代艺术家荟萃的布拉格咖啡馆,活泼的文艺创作空气。当然还有德国法西斯占领下民族的苦难和斗争。从这本回忆录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半个多世纪捷克文化界的许多情况,而尤为重要的是,它展示了诗人的心灵世界,使我们对这位卓越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得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赛弗尔特走过的创作道路,在他那一代捷克诗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Jaroslav Seifert,1901—1986)出生于布拉格市郊日什科夫区的一个工人家庭,中学未毕业即投身新闻工作和文学事业。他二十岁踏上文坛,六十多年中写出了三十余本诗集、几本散文集和这本回忆录。他的累累硕果和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对捷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赛弗尔特的诗歌创作历程比较曲折、复杂,内容和风格前后变化甚大。这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动荡和各种哲学及文艺思想对捷克作家的影响。赛弗尔特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他的童年是在祖国人民争取独
立的岁月中度过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刚刚跨入青年时代的敏感的诗人受到鼓舞,他热情地参加了无产阶级的诗歌创作行列,协助青年文艺理论家卡雷尔·泰格建立先锋派文艺团体旋覆花社,写出了反映城市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第一部诗集《泪城》(1921)。可是不久之后,在西欧现代派文艺思想大量涌入捷克文艺界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他与卡雷尔·泰格访问法国之后,他的诗歌创作有了很大的转变。他放弃了重大题材而致力于描写个人内心的瞬息感受,讴歌春天、爱情和生的欢乐。他与泰格及另一位青年诗人创立了提倡纯艺术观点的“诗歌主义”流派,反对诗歌直接为政治服务,一主张把诗歌从理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想象力的游戏”。这一流派曾受到坚定的无产阶级诗人的反对,但为许多年轻诗人所接受.不仅对诗歌创作,而且在其他艺术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36年以后。纳粹德国的威胁和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激起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感情,他从怀旧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小圈子里走了出来,创作了《熄灯》(1938)、《披着光明》(1940)、《石桥》(1944)等诗集.谴责法西斯侵略,启发民族觉悟。不过.他的这些诗基本上是温和的,不像一般爱国主义诗歌那样慷慨激昂.而是以极大的温情表达他对祖国和母语的爱,对故乡布拉格的爱。他的好友、诗人哈拉斯在读了他的《石桥》后曾不满地对他说:“今天的诗不应写得这样甜,富有麻醉性。在
今天,诗应该像秋风一样悲号,像挣脱7锁链的狗那样狂吠,像猛禽的叫声那样凄厉。”赛弗尔特觉得这话有道理,但是他说自己做不到’。在他的诗里,爱总是比仇恨强大。
  战后至五十年代中期,他的诗大多回忆青年时代,诗风渐趋淡泊、蕴藉,不再像青年时期那样重视丰富的意象和出人意料的形象比喻。之后,由于政见不同受到批评,同时又园长期患病,诗人沉默了九年之久。1965年他的新诗集《岛上音乐会》问世,接着,《哈雷彗星》(1967)、《铸钟》(1967)、《皮卡迪利的伞》(1979)、《避瘟柱》(1981)、《身为诗人》(1983),以及洋洋数十万字的回忆录《世界美如斯》(1982)相继出版。作为一位年迈多病的老人,他有如此旺盛的创作力,不能不令人惊叹!他的诗到这个阶段已是炉火纯青,不见刀斧之痕。他已不再重视比喻和韵脚,只是用朴素的、类乎散文的语言表
达“更为本质的东西”。抒写他复杂的内心感受和他对人生真谛的认识。在饱经沧桑和长期患病之后,他的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表现手法上,似乎都已趋向于“归真返朴”;诗人的感情不再像山涧溪流,而是海水般深沉、凝重,表面的宁静蕴藏着内心的浪潮起伏、波澜滚滚。
  赛弗尔特是一位深受捷克人民喜爱的诗人,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他的诗集。尽管他深受西欧现代诗歌的思想影响,但他的诗是从优秀的捷克诗歌传统中生长出来的,有浓厚的民族气息。他是一位语言大师,善于使捷克语的音乐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在诗歌中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因此他的诗有一种天趣自成的文字美。诗人在一首诗里也曾说过:“假如那些诗句偶尔闪光,/并非我自身的光亮。/我热爱这语言。”不过,诗人这种巨匠的语言造诣也是从刻苦的钻研中得来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怎样与朋友们通宵达旦地在咖啡馆里切磋诗歌创作问题。
  回忆录《世界美如斯》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赛弗尔特本人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的诠释。在这里,诗人坦率地陈述了他的艺术观点和创作倾向,以及他对西欧,特别是法国诗人的景仰。正如他的诗反复讴歌的是爱情、春天和美,回忆录的基调也是这几个方面,当然还有垂暮老人的伤怀和惆帐。对爱情的追求是回忆录的一个主要题材,因为诗人把爱情看作希望、魅力和欢乐的象征。这和他的文艺观一诗歌表现人生的声之乐一是一致的。
  《世界美如斯》长达五百多页,共分四个部分,译者从每一部分中选译了各重要篇目。选择的着眼点在于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诗人和他那个时代,同时也考虑了作者的散文特。
杨乐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