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项目制作的人 都知道一个项目开发过程中 会遇到许多困难,很多事情都会影响一个软件开发的失败  风险是在项目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软件开发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在项目开发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能存在风险.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可以使项目进程更加平稳,可以获得很高的跟踪和控制项目的能力,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风险管理是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应对和监控的过程,是项目管理中很重要的管理活动,有效的实施软件风险管理是软件项目开发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风险管理的达成必须包括三个要素:首先,在项目开发计划中必须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第二,在项目预算中必须包含解决风险所需的经费;第三,评估风险时,风险的影响也必须纳入项目计划中.
  下面就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风险,
    2.需求不明确
需求不明确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表现在需求范围未界定、需求未细化、需求描述不清楚、需求遗漏、需求互相矛盾等多个方面.在软件开发过程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需求不明确所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必须尽早尽可能解决.确定用户需求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常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处理需求不明确问题:eclipse开发手机app
1 让用户参与开发
提供一个协作开发环境,让用户参与开发过程.如果条件不允许,至少应该在每次迭代的需求分析和系统测试阶段,让客户能够参与开发.
在选择参与开发过程的用户时,一方面,要尽可能争取精通业务或计算机技术的用户参与.另一方面,如果开发的产品要在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应用,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参与.
仅仅让用户参与是不够的,应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2 开发用户界面原型
用户通常不善于精确描述自己的业务需求,系统分析员需要借助白板、白纸等沟通方式,帮助用户清楚表述需求.然后,开发一个用户界面原型,以便用户确认需求.用户界面原型的作用仅仅是收集用户需求,不应该再作它用,也不要给用户造成系统快要实现的错觉.
3 需求讨论会议
对于用户分布广、用户量大的项目,要全面收集用户需求,往往很困难,通常采取需求研计会议方式进行需求确认.通过在会议前几周调查各地、各部门用户需求意见,然后集中各地或各部门的用户代表,举办一次需求研讨会,通过会议方式收集需求.本方法适合于具有一定信息系统使用经验的用户.
4 强化需求分析与评审
首先,需求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基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分配充足的时间和人力,要让有经验的系统分析员负责,切忌让项目新手或程序员负责.其次,要进行需求评审,尽可能让用户参与需求评审,不要让需求评审流于行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过评审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要让用户方签字,并作为项目合同的附件,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在公司内部要将通过评审的需求规格说明书,纳入配置管理.
3.项目缺少可见性
当一个项目经理或一名开发者说已经完成了80%的任务,您必须保持审慎的态度.因为剩下的20%可能还需要80%的时间,甚至永远都不能完成1.软件开发项目,往往在项目进度和软件质
量方面缺少可见性,项目越缺少可见性,项目就越难以控制,项目就越有可能失败.我们可以通过迭代开发、技术评审、持续集成来增强项目的可见性.
1 迭代开发
采用迭代的开发模型,将产品的交付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按照功能递增式交付.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迭代:
一次简短的先期迭代,以建立规模和前景并确定商业理由;
一次精化迭代,其间将为稳定的构架划定基线;
一次构建迭代,其间将实现用例并充实构架;
几次产品化迭代,将产品转移到用户.
每次迭代,都要充分接收用户的评审意见,以便为自我纠正.渐近式的功能交付,有利于降低开发人员的压力,增加用户的满意度,有利于增强项目的可见性,是最好的进展报告.
2 技术评审
技术评审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技术评审包括代码走查、会议评审和同行专家评审.代码走审可以是开发人员之间的交叉审查,或者是高级开发人员对普通开发人员的审查;会议评审一般应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每次评审时间不宜太长;同行专家评审包括技术和业务两个方面的专家,经常性地让精通业务的用户专家参与项目评审,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另外,充分利用质量审查的工具软件,也有利于提高代码质量.例如:在Eclipse开发环境中,可以集成Findbug、Checkstyle、PMD插件检查代码编写质量.
3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能够把最终的一次大规模的集成调试过程分散到项目开发时间表的每一周、每一天、甚至每个小时.让项目中的各个人员都能够随时掌握当前的整体进度,并迅速发现集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解决1.
开发小组应制定持续集成的制度,一般情况下每日构建一次,可以利用Ant等构建工具进行Java应用程序的构建.小组成员应在每个功能开发完成后,及时向版本控制系统如CVS提交代码,而且不应该向版本控制系统提交有问题编译通不过的代码.
每日构建、持续集成,让项目进度跟踪工作更加容易.当项目小组每天重新编译系统时,已完成与未完成的功能清楚可见,小组成员能够简单地从软件的表现知道距离整体完成还有多远.
4.新技术引入
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技术经济活动.在开发过程中引入新技术,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风险.通过T形软件开发、充分论证、多阶段评审、同行经验等措施可降低新技术风险.
1 T形软件开发
在项目开发早期,开发小组应该建立系统的架构,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开发系统的基础构件,并对系统所需要应用的技术做深度探索.例如:基于JavaEE5构建全国联网售票系统,涉及到分布式事务处理、海量数据存储、异构平台互连等关键问题,应该优先处理这些问题;对开发所涉及到的EJB3、JSF、JBoss Seam、Eclipse RCP等技术,要做深度探索.
图1 在第一阶段以“T”形开发系统骨架2
越是技术复杂度高的项目,就越应该早地处理技术难题.如果在项目开发的中期或后期才发现架构有问题或是关键技术难题不能解决,则为时已晚.
2 充分论证
新技术开发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在可行性分析阶段,要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设计多种可行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在制定决策时,情报的数量和质量致关重要.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才能作出正确的的决策,项目失败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
3 同行经验
针对新技术,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因此在探索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搜索同行经验,往往事半功倍.要充分利用世界日益平坦化的优势,对于不能尽快解决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可能过不了几天,网上就有相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了.
5.技术兼容性风险
硬件产品之间、系统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主机设备之间、系统软件之间、应用软件与系统软件之间以及应用软件之间,都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往往系统集成的项目越复杂,兼容性问题就越有可能存在.
1 设计先行
在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时,务必把好相关产品的选型关,确保网络、主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之间不要存在较大的技术兼容性问题.在网络平台建设方案中,明确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和配置要求.
2 售前产品测试
在做项目招投标工作时,要求投标方在售前提供产品兼容性测试,以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才暴露技术兼容性问题.涉及应用软件开发的集成项目,要在开发工作的早期,做技术兼容性测试,以避免在项目开发后期才暴露技术兼容性问题.
例如,我们在开发深圳市汽车客运站售票及站务联网调度系统时,为了确保技术兼容,在做硬件招标时要求小型机设备厂商提供售前技术兼容性测试工作,并将测试结果做为评标指标.在
深圳市软件测试中心对IBM、SUN、HP三家公司提供的小型机进行测试时,暴露了许多应用软件、应用服务器、数据库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技术兼容性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在系统实施时才暴露或处理,势必会拖延项目进度.
6.性能问题
由于先期设计不足,性能问题往往在系统切换或新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暴露.出现性能问题往往要进行大量的优化工作,甚至局部的或全面的重新设计.无论是用户还是开发者,谁都不希望出现性能问题.
1 性能规划
在系统设计时,应做好前期做性能规划,对可能出现性能问题的环节做到充足的估计.在做数据库设计时,应争取DBA参与.
另外,在技术方法方面,尽可能采取一些性能优化模式,如DTO、AJAX、延迟加载等,尽可能在开发过程中解决了性能问题.不至于到了项目后期才解决性能问题,既费钱又费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