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北旱塬地坑式窑洞成因初探
发表时间:2011-04-08T11:47:37.800Z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4月上旬供稿作者:赵乐飞
[导读] 地坑窑(在当地也叫地勾窑或暗庄子)是这五个县很普遍的一种民居。
赵乐飞 Zhao Lefei(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 712000)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地坑式窑洞村落具有独特的景观: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经由院落进到窑洞而形成的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加之还用砖石等材料装饰窑洞洞口,从而使小环境变得幽静宜人。
Abstract: Pit cave village has a unique landscape: retractable orderly spatial sequence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courtyard, and from the courtyard to the cave, and the entrance is decorated with stone and other materials, which make the small environment become quiet and pleasant.
关键词:渭北旱塬;地坑式窑洞;地貌特征retractable
Key words: Weibei Plateau;pit cave;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0-0054-01
0 引言
地坑式窑洞院也叫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式窑洞院落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土层厚且坚硬,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它建造简单价廉,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的了。所以地坑式窑洞千百年来受到渭北旱塬人们的喜爱,地坑式窑洞这样一种简单的居住环境,一种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遗产的精彩篇章。
1 渭北旱塬地貌特征与地坑式窑洞
陕西省咸阳的淳化、旬邑、长武、彬县、永寿等五县,地处陕西渭北旱塬,其地貌特征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该地民风民俗既区别于关中道,又不同于陕北,特别是亘古以来百姓所居住的地坑院式窑洞,形成了其鲜明的地域居住特征。这里的塬是指两条深沟之间的塬面,一般塬面宽几公里,较宽的塬面可达五公里以上,长约数十公里。所以站在塬面上它和平原是一样的,不象陕北那样沟峁相连,没有这样宽的塬面。当地众耕作是在塬面平地之上。由于黄土高原土层厚达百米,这就为当地众开挖窑洞提供了自然条件。
地坑窑(在当地也叫地勾窑或暗庄子)是这五个县很普遍的一种民居。所谓“地坑窑洞”就是在平地上挖一个长宽各数十米,深约六米以上的方形大坑。然后在坑的四周开凿窑洞,窑洞一般高在四米左右,宽3.5-4.5米之间,深可达数十米。而整个院落较北京四合院相似,面积则可达四合院的数倍。由地坑院窑洞组成的村子,站在远处根本看不见。所以当地百姓把地坑院窑洞称做暗庄子是很贴切的。窑顶一般都碾平压光,以利排水,并做打谷和晒谷场,形成了一个公共空间。民间的能工技匠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为地坑式窑洞村落设计出各种不同的入口布置方式,从平面布置上分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三种。窑洞一般都要做窑脸、披水挑檐和女儿墙,而且窑洞收口小,仅开门洞的宽度,靠门的上部亮窗采光、通风,故而室内夏季潮湿、光线暗。人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他们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深4~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和渗进入坑内的雨水。地坑式窑洞与通往地面的通道旁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地坑式窑洞村落具有独特的景观: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经由院落进到窑洞而形成的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处于地面,人的视野十分开阔,步入坡道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便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空间充满了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变化。地坑式窑洞的空间感也十分强烈,院落内不仅设有照壁,而且种植果木花卉,加之还用砖石等材料装饰窑洞洞口,从而使小环境变得幽静宜人。
2 地坑式窑洞产生的外部因素
从渭北旱塬地貌的特点来看,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无论是在建筑形式、风格上,还是建造者所处的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都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差异的分析来研究影响其发展的外部条件。乡村聚落分布十分广泛,区域差异也非常显著。经过对村落所形成的地域的对比,在地理位置上虽然有着差异但是普遍属于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这样的共同条件使的建筑产生了很多共同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建筑的形成过程中,地质的原因对建筑风格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从地坑窑洞的特点我们可以看的很明显。地质的特性造就了地坑窑洞的建筑材料,以及结构的独特性。院落结构建筑也选择依照地形来建设院落,以适应环境。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建筑顶部对雨水的处理方面对比分析来看,窑洞一般为平顶处理,而院落结构则除了平顶以为还有大量单坡或双坡顶屋顶样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气候对建筑形式的影响。
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地坑窑洞村落的生产能力相对要落后一些,只是简单耕作,并且受到自然的限制非常大。所以在此基础上,便适应性的形成了技术条件要求不是很高的地坑式窑洞结构建筑,这个本身也是外部的自然条件对村落建筑体系的一种影响的结果。建造者充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及技术可能性,而地坑式窑洞村落在规划方面完全是受到地形的影响。再者由于相对落后的技术条件,以及文化的单纯性,造成了相对偏远村落几千年来在建筑形式上都没大的改善。
3 经济的发展与地坑式窑洞的存在危机
地坑式建筑存在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他的发展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等要素的影响。在所有影响因素中,生产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乡村聚落发展的规模和空间结构,同时自然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影响程度也往往受限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不仅追求物质功能的属性,更需要立足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要求。在营造乡村聚落建筑的同时,将人的意识和审美观念,运用到建筑、装修、或艺术处理上,在传统格局的基础上,强调装饰艺术与建筑环境的意境,已达到满足居住人的思想观念与风俗习惯的目的。因此,作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乡村聚落有着显著的区域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表现在聚落的规模大小,聚落中房屋的形式和结构,聚落的民族习惯、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等方面。古村落乡土建筑的形成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从实践中探索,并创造出的伟大财富,具有非常大学习、借鉴意义,并对以后的规划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4 地坑式窑洞的抢救与保护
地坑式窑洞是在社会经济不够发达、人的生活条件低下、自给自足封闭性生产时期人类居住的产物。它的弊病主要是采光不足、出入不便,卫生条件差。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从地下走向地上。如今,“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人”的桃源景象已成
追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地坑院被垫平,一座座砖瓦楼房拔地而起。面对日益消失的地坑式窑洞,
有些时候,不管现代人如何挽留和哀叹,历史和文化的东西总是逃不过残酷的现实。当人类的脚步滚滚向前的时候,有些人和事情注定会被遗忘。地坑式窑洞也一样,事实上,抛弃地坑式窑洞的并不是一向被认为是无情和贪婪的人,而是历史。总有一天,曾经在渭北旱塬盛行的“地下村庄”会被交还给历史。将来的某一天,后来者只能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发掘过去的林林总总。保护是必需的,但如何保护却值得商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