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教学设计
背景
ARM嵌入式系统是在嵌入式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器架构之一。其具有较好的性能、低功耗、易于集成和可靠性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ARM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我们设计了本教学计划,希望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安排和实践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ARM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存储体系结构及其实现原理;
2.能够熟练使用ARM交叉编译器进行程序开发及调试;
3.掌握ARM汇编语言和C语言在嵌入式开发中的基础知识;
4.能够完成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及验证。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ARM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重点介绍ARM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指令格式、寄存器、存储体系结构及总线等相关内容。
第二部分 ARM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介绍ARM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包括硬件平台、软件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第三部分 ARM汇编语言基础
介绍ARM汇编语言的数据寻址方式、数据传送指令、算术指令、逻辑指令、分支指令等相关内容。
第四部分 ARM C语言基础
重点讲解基本的C语言程序结构、函数及变量类型、基本运算符和流程控制语句等方面的内容,并给出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 基于ARM的操作系统移植与应用
介绍基于ARM的操作系统移植及应用开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第六部分 ARM嵌入式系统综合实践
通过实际的项目综合实践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内容包括基于ARM的消息队列应用程序和基于ARM的程序设计实践。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采用讲授、演示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保证学生理解并记忆重点、难点内容。
实践教学
汇编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堂外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在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项目实践
通过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的方式组织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
考核方式
采取理论考试、实验成绩、综合评价等方式进行考核,既测试学生的理论水平,又能够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估方法
除定期听课抓实验证明之外,还将通过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大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充分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
教材
《ARM寄存器操作基础》(第二版),作者:John Smith,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ARM体系结构原理与软件应用》(第三版),作者:王伟,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我们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ARM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使用ARM交叉编译器,并能够完成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及验证。同时,通过实践项目的设计,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开展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