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目标,手上有方法
记我的习作教学“筑梦之路”
一双亮眼睛,发现身边事;一颗敏感心,体悟身边事;
一张灵巧嘴,讲述身边事;一支生花笔,记录身边事。
——吾之梦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可谓是很多老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师者因为作文的难以指导而心焦如焚;学者因为作文的“难写”而迷茫惶惑。于是,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便成了师生“共同的负担”。
究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无米下锅。这类学生大多读书少,积累少,词汇少,往往因为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心中所想而无从下笔,真真是“袋中无米难下炊”;其二,缺少技巧。这一类的学生大多喜欢读书,但是肚中有料,用时茫然,可谓“茶壶里煮饺子——吐不出”。因此,我试着从引导学生高效积累和有序表达两方面探索,期望解除“习作的魔咒”。现将探求过程以教学手记呈现,期盼得到指正。
筑梦之基础篇:
引领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
“我有一个可爱的弟弟,但他很淘气。
有一次,妈妈要给弟弟洗澡。我帮弟弟脱衣服,把盆装满水,装上几个小球,弟弟像小鱼一样在水里捉东西。妈妈把弟弟抱出来,弟弟哭的小脸红彤彤的,妈妈又来到盆边,弟弟笑了。”小型论坛模板
这是开学初我批改的习作手稿。身为教师,苦笑之后,我汗颜。为了让这些孩子“说完整的话”,“清楚的表达”,我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习作训练。
汲取他人的优秀做法,我在最初把目标锁定为抓取或留住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我不限定他们的习作趋向或手法!只要真实即可!可是,在一系列的考试和比赛中,我们的孩子稚嫩的笔法却受到质疑——不具体、不成熟甚至有人说篇幅不够!在困惑中,我夹壁求生——一面鼓励学生大胆写所见、所感、所思、所悟,一面也开始有意识的进行习作训练!具体地说,我是从积累、技巧指导两方面入手的。
巧妇难为木米之炊,孩子们之所以写不出、写不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袋”中无米。所以,我将训练的着眼点首先放在了积累上。积累包括词句段篇的课内积累和专项积累。如在开学初,我就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新出现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段积累。在篇的积累上,我则鼓励学生多背书。教科书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精雕细凿的,将他们熟读成诵绝对有益!于是,我在全班开展“背书大赛”,自由选文(包括语文天地),只要背下一篇就奖励500分(我在班上实行千分考核)!一学期下来,班上有10个左右能将教科书上70%的文章背诵。我坚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有了最基础的“材料”,才能烹出美宴!所谓的专项积累是指题目积累、开篇积累、收束积累以及定向词语、句段的积累。我想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四年级上学期我们班的孩子习作开头非常单调,要么是开门见山,要么是生硬的照搬,没有新意,没有自己的东西!于是,我在一个星期天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收集开头,要求最好是不同类型的,越多越好!星期一回来,我对众多开头进行了分类,在全班进行了讲评。我们一起分析这些开头好在哪,劣在哪!自此,孩子们的习作开头有了更多的活力!牛顿说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我们又何尝不能引领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至于技巧指导,我采取了“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方法!这“两手”分别是赏析名篇和面批指导。赏析名篇一方面结合讲读课文进行,一方面是在作文讲评课赏析学生的习作,共同修改。面批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最有效的方式,不管多忙,我都坚持每人每学期面批两次以上。
坚持下来,我能清晰的感受到孩子的变化!但,在班级整体进步状况下还有不少同学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另外,许多孩子非常善于抒情,却不大会将某一细节写具体!我想,这便是我努力的方向。
筑梦之提升篇:
记天天记
任何一项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来支撑和巩固,习作亦是如此。如何吸引孩子们多多练笔,以提升习作水平呢?
我在班上开展了“记,天天记”活动。鼓励学生用日记记录日常所感,记录美好的童年,记录自己的成长。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促使“记”天天记,我做了以下尝试:
(1)随文练笔。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均文质兼美,语言规范生动,思想内涵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练习日记的优秀范文。作者表现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是学生应该领悟运用的写作技巧。在课文教学中,以文本信息资源为日记内容,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用上十分钟左右让学生在日记本上写一写,可谓一箭双雕。它题材单一,内容精短,选材角度小,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思维空间大,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效果好。如“观察插图,描绘一番”“精彩篇章,仿写片段”“移花接木,摘录重组”“读文有感,随手写写”“抓住‘空白’,补充补充”“欣赏古诗,改写扩写”“续编故事,大胆想象”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随文练笔形式,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2)随“事”练笔。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身边的事是层出不穷的。这是日记素材的大仓库,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事情的主动意识,每次写日记前,我都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一分钟左右的“头脑风暴”,交流自己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事及其原因,并加上一个题目,命题优秀就评为“金点子日记题目”,记入相关记载本中,在期末依此评比表彰“金点子大王”。学生身边的事只要引导得法,常会以小见大,写出有意义的内容来。
在实践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引导:一是充分利用班级、学校等集体组织的大型活动,如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个人特长赛、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班上开展的知识竞赛、游戏等小型活动;还有学科教学中的实验小制作、课本剧表演等学科活动。二是充分挖掘学生个体在课间、在社会上、在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甚至于学生之间打架了、闹矛盾了都可以写一写。一些后进生调皮且基本功差,写正规作文常常错误百出,而真诚地要他们写自己调皮的事儿,一般都写得生动有趣,文通字顺。引导学生写身边最熟悉的小事儿,随时发生,随时写在日记本上,学生也就成了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三是教师无事事,逗着学生写玩玩乐乐的小事儿。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男生尤其如此。在学生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流行一种玩艺或玩法儿,如吹泡泡热、丢沙包热、集卡通片热、看漫画热、玩水热、剪纸热……流行什么就引导学生写什么。一旦学生普遍感到无话可写了,我就主动“挑事”,或者发动一次比赛,或者请学生来个小表演等等,现场观察,现场写日记。如此坚持,日记中的童真童趣渐渐多了起来。
(3)随时练笔。随时练笔就是引导学生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和各种动物植物写日记,如春、夏、秋、冬,早晨、中午、晚上,星星、月亮、太阳,风、雪、雨、露的景象和变幻,各类花、草、树、木、蔬菜、水果的形态特点和各种鸟、兽、虫、鱼的生
活习性等等。特别是要因地制宜,经常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观察富有地方特的人文景观,使学生在用文笔赞美家乡的过程中受到热爱家乡的陶冶。
(4)随势练笔。“势”即时势,国内外大事。随势练笔是把写日记与关注国内外大事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小就“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还在班上组织学生收看收听新闻联播,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新闻进行“焦点笔谈”和“焦点论谈”,使写日记与说话训练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5)随心练笔。随心练笔就是激励学生“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一是在日记内容上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二是在表现形式上放开学生手脚,儿歌、童话、小诗、故事、顺口溜等都可以写,擅长画画的写“图话日记”,也是别具一格,很受学生欢迎。
这五种方式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让日记真正成了学生每天必需的“自助餐”。为了巩固兴趣,我还定期开展日记展评,通过班级博客和班级Q等方式鼓励优秀同学,以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孩子爱上“记”。如此,日积月累,学生的习作水平水涨船高了,写作也就轻
松自在了。
筑梦之自省篇:
让习作教学疯狂起来
作文是什么?学生作文需要什么?学生作文需要什么样的指导?
——李家栋
上述三句话是李家栋老师在威海市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暨作文教学研讨现场会上提出的。会后静思,竟豁然开朗!三个看似简单的问句精辟地道出了习作的“真品性”!窃喜,将不成熟的观点写下,以供商榷。
(1)贴近学生生活——有话可写
李老师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对当前写作教学的警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也先得有“米”——写作材料。如果教师的命题,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超出了学生的经验累积,学生怎能洋洋洒洒,倚马可
就?应付交差上来的作文只能是胡编乱造的产物,空话、套话的结晶。因此,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挖掘学生所熟悉的写作源泉,可以说是我们教师能否成功实施写作教学的关键。
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教师的命题首先应该关注学生自身,写学生自己的情感与生活,写学生所熟知的家庭成员、老师同学、景观风物;其次应结合学生所学课文、所读书籍,让学生在有所思、有所悟的基础上做一些仿写、改写、续写及心得体会之类的文章;另外,还可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出发,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让学生在“神游八荒”、“心驰宇宙”中体会写作的乐趣、创造的乐趣。
(2)减少写作束缚——自由写话
“有话可写”还只是前提,我们教师还应该努力让学生自由地写话。这其中,减少写作束缚是关键。约束过多,弊端极大。特别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就好比是让刚学走路的小孩走正步,简直荒谬至极。
《课标》强调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是很有道理的。形式有时是一
副很沉重的枷锁,如果过多地强调形式,即便是作家也难写出好的作品。所以,我们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如果一味地强调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怎样好,怎样不好------无异于给学生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让学生觉得写作好难,并由此对写作丧失信心和兴趣。这样造成的内伤是很难愈合的。反之,让学生自由表达,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而且会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
(3)重视写作修改——学会写话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古今中外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很重视修改。叶老说过“文章写好以后,念它几遍,至少两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总之,要多念多改,作文进步才快。”所以,在让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修改作文,让学生在修改中逐步懂得“写什么”和“怎样写”,努力在实践中学会写话。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修改文章的方法。譬如,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修改符号、一般的修改程序等,以便学生熟悉后运用到作文修改中来。另一方面,
教师还应该组织好合作修改。这是因为学生自身写作水平不高,学生自改在短时间内往往很难有多少新的发现。但通过小组合作,可以集大家的智慧,成就一篇好的习作。同时,在讨论交流中,同学之间也分享了写作的成就感,沟通了各自的写作见解,很好地促进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