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课的“去中心化”与翻转课堂的“在场性”
厉 梅
摘 要 高校网课可以使优秀的课程资源实现跨越时间、空间共享,也可以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放到对学生的思维引领方面。但高校网课在一线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某些问题,如学生的“去中心化”与教师的“去中心化”等。对此,可以借翻转课堂的在场性加以纠偏:其一,以网课的延伸学习作为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其二,翻转课堂本身要精巧组织,以实现智慧的共享;其三,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
关键词 网课;去中心化;翻转课堂;在场性
当今,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巨大,它以在线教育、远程教育及各种教育资源链接等,为全民教育和终生学习提供了切实的平台。互联网线上教育的关键节点是网络课程,简称网课。为满足互联网用户各种学习的需要,各种教育机构精心打造各类网课,并通过花样营销以争取自己的潜在消费体。事实上,很多网课的质量令人堪忧。与此相比,各高校制作的网课从立项、制作到上线都经过了严格把关,因而高校都将其纳入自己的课程体系,作为本校同类课程的补充性资源。
高校网课是一种可以实现优效配置的资源,可以使优秀的课程资源实现跨越时间、空间共享。同时,网课可以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对学生的思维引领方面,从而实现教学重心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正因为网课具有如此多的优势,因而得到了上至教育部下至普通大学生的热烈支持和欢迎。
一、学生“去中心化”与教师“去中心化”
当然,网课的设计初衷再好,也需要在一线的教学过程中检验实际效果。事实上,网课在各高校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遭遇了诸多挑战。
(一)学生的去中心化
学生的去中心化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选择网课的动机不纯正、学习过程无高效产出,对此,有很多调查数据作为支持。“统计的课程的每个教学任务量统计时间为教学周内每周日晚10∶00,从图中可以看出,每周峰值的最高点都出现在周日……可以看出,假如没有学习截止日期的考勤统计压力,或者不断的督学提醒,近40%的学生会无法完成学习。”[1]“从网络课程观看情况的数量统计来看,未完整看完1门课程者占受访大
学生的21%,看完1-2门的学生占到49%,只有17%的学生完整观看了3门以上……在自控自律方面,只有13.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强,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自控能力中弱水平。”[2]理论上,不同水平高校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自主性情况不同,但很多一线教师的亲身体验反映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他们通过与大学生的交流获得了大学生网课学习的诸多信息:之所以选择网课,是因为可以不进课堂学习,为自己的其他安排争取了时间;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一边开着网课视频,一边打游戏、看电影或处理其他事务等。尽管从平台统计数据上看学生完成了网课视频的学习,但根本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学生在网课的学习过程中是缺席的。
网课在线课堂免费(二)教师的去中心化
其一,网课上线之后基本就处于传播、流通的环节之中,即使制作网课的教师有了更前沿的信息和更新的思考,也难以在已经上线的网课上体现出来。对一门课程的完整讲授来说,教师是不在场的。其二,“在场的”线下任课教师与网课的关联度不高。各高校引入的网课一般都是名校名师的名课程,课程质量盛誉有加,无可指摘。当线上平台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已经观看完网课视频并完成相关线上作业后,部分线下教师会有课程彻底结束的错觉,
疏于组织线下的继续学习活动。换言之,因为线下教师和线上网课的授课思路未必一致,所以线下教师配合网课内容、安排线下延伸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会有所欠缺。
高校网课的这种“学生去中心化”与“教师去中心化”不由引人思考:设计初衷甚好的网课如何才能不失却其初心,在更好地调配教学资源的同时促成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当时代的发展使得工业机械或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成为可能时,似乎高校教师的岗位被网课取代也是有些迹象了。实际上,这种担心在近期内是多虑的。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工业流水线上的生产,它是全面的、综合的,它是传道受业解惑的现代版本,不仅传授学生赖以立身立业的知识、技能,还关注学生个体的存在与发展,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承担及与人类命运的走向的关联。固然,网课有线上讨论、答疑的功能设定,但学生、教师参与网课的时间不定性使得这些环节有些滞后和不连续,或者说屏幕的单向传播切断了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更多可能。实际上,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实现有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在场。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唤起他们求知的需求,在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引导他们探究物理、事理、伦理的因果逻辑,引导他们关心自我的秘密和世界的前途,并及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的反馈。这种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可以使学生强化高校学习的意义和动力。网课之后的翻转课堂为这一对话的展开提供了场所。
二、翻转课堂之有效在场性
翻转课堂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一种,是对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一种颠覆,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基于课前学习后在课堂上的互动。基于高校网课的学生去中心化与教师去中心化现象,实现翻转课堂的有效在场性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网课作为课前学习要充分
翻转课堂的有效展开需要充分的课前学习。“课前学习的内容是需要教师筛选的、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达到识记和理解水平的内容,而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目标的实现需要在课堂内完成。翻转课堂课前学习的效果,至少要达到以往教师课堂上讲授的程度,甚至要超越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灌输的效果,这是判断是否是一堂好的翻转课堂的标准之一。”[3]也就是说,翻转课堂的教师要在课前学习阶段介入。教师可以针对网课内容提前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网课、答案。一门网课是通过一个个知识节点的讲解最终串联起一门课程的知识网络,它既有自己的完整性、系统性,又有诸多可以深入探究、延伸推进的空间,因而网课本身可能不足以提供解答,这时候学生需要线下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脉络。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网课内容提出不同意见,提交翻转课堂讨论。
如果没有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翻转课堂的互动将会形同虚设。
尤其对于一些文科专业来说,网课作为课前学习绝不意味着仅仅观看网课视频,充分的课前学习需要更多的元典阅读与思考,否则,学生在网课的内容转述中会失去最鲜活的感受和更敏锐的思考。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网课会将所有知识点一一呈现,包括古典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等,但短短几条概括并不能替代学生对原作任一细节的体验,所以学生应翻开经典真正品读其中的精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同时,网课受限于授课时长,较难进行共时或历时的比较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寻答案。例如:中国古典戏剧为什么又叫戏曲?和西方戏剧有什么不同?中西方戏剧中情感的高潮与情节的高潮如何理解?如何理解王国维所说的中国古代文学缺乏悲剧精神?等等。这意味着学生在进入翻转课堂之前要进行大量学习准备,所以,高校的教学安排应该为这种课前的学习预留充分的时间。网课的授课时间比实际的课堂时间要短,这也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机会。
(二)翻转课堂点燃智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