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裁员
网络专业特与创新报告
目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特与创新的背景和依据 (2)
二、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5)
三、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7)
四、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方案 (10)
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6)
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配备情况 (17)
七、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基本情况 (17)
网络专业特与创新报告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特与创新的背景和依据
我国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是现今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几个国家之一。各行各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只有置身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不断改变自我,才会继续进步与发展。而以培养具备高级实用技能的职业人才为本的培养模式也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计算机网络专业已经开设了5年,是我院计算机类专业中开设历史最长的专业,培养的学生人数位居计算机系各专业之首,是我院“十五”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2000年,学院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探索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有关教师的调查研究,充分吸纳社会上现场的专家和兄弟高校专家的建议,制定出具有高职特和学院特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已在2005级新生中实施,初步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
(一)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看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宽带网、无线接入和P2P技术等。在未来,主干网上单对光纤实际传输可达Tbps级别,路由器的吞吐量已突破60~80Gb,以后将达到Tbps级别。我国将实现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合一。其中在接入网方面,已经能够实现高带宽、大容量、用户覆盖面广的光纤、铜轴混合网(HFC)接入及Cable Modem技术,以电话线路为媒介、成本低、安装方便、稳定可靠的XDSL技术,还有无线接入技术,电力网接入技术,局域网接入技术等。在不久的将
来,光纤接入网将从网络核心走向用户,最终实现光纤到户。另外,随着网络数量的日益膨胀,海量数据存储已成为网络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存储设备提供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取和共享服务。超大存储容量、超高速的数据传输率和高系统可用性成为了网络存储的典型特征。
2、网络激发生产力
Cisco高级副总裁霍华德.强尼在Cisco Networkers 2000中国用户大会主题演讲中指出:“的应用可以看作是从互联网获取生产力增长的最初阶段,而真正利用互联网获得高速的生产力增长,将通过四个阶段得以实现:信息、交互、协作以及转换。”信息是指用Web获取的信息;交互是指通过商务或者利用Web 页面获取信息,其目的在于利用Web提高客户服务;协作主要是采用互动形式,即合作厂商可迅速地把握市场时机,自动地进行大量的事件处理,减少他们的存货,改善对客户的服务;转换主要是指当为实现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全部建立起来后,生产力的增长将稳定提高。例如,1998年美国上网购物的家庭已有1700万个,网上零售额约202亿美元。1998年美国开展B2B电子商务的企业占24%,2000年预计达到了56%,在互联网上的B2B交易额达到了43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可达到1.3万亿美元,到2007年可达到7万亿美元,占到全国货物交易量的27%。此种电子商务的增长代表了美国生产力的新阶段。
当然网络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用户关注的就是易用性、可靠性、安全
性。目前,许多网络公司都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的对数据进行保护,可采用的手段有:IC Card、Ipsec、防火墙、物理隔离网卡等。
3、我国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生命力最强、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新技术新工艺涌现最多和最猛烈的前沿技术,以至于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
深,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科研等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越来越受到网络的直接或间接制约,从而又反过来迫使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整体性能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网络的影响是全社会的,涉及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电子政务中的一站式办公,制造企业中的异地设计、制造、海量数据的管理和资源共享,社会系统中的养老金防冒领、跨地区就医保费支付等业务和应用,都需要用网络技术来解决。
中国的网络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错。目前,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学校上网,家庭上网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与实践,必然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1、人才需求预测
全球网络人才相当短缺。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的最新调查,硅谷一带网络人才短缺比例高达10%,估计有34.6万个职位空缺。
专门从事信息技术市场研究的国际数据公司(IDC)在欧洲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到2002年,欧洲国家计算机网络设计、维护和管理人才的短缺至少要达到60万人,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问题最为严重,到2002年将分别缺少网络人才18.8万、8.2万和6.7万。
前段时间网络公司裁员风刮得很紧,但随着全球各国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其网络人才需求会有新的增长。
网络及网络经济的讯猛发展必然讯速带来对人才的巨大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巨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我国网络人才的供给现状却不容乐观。前不久在北京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招兵买马的网络公司不少,但少有公司招到满意的人才,甚至更多是空手而归。当前各种报纸的人才招聘广告中职位空缺最多的,一般都与网络相关。根据我国目前每天开张2-3家各种类型的网站的速度来推算,我国对网络人才的需求缺口是相当大的,可以说是一种相当严重网络人才危机。
我国计算机、电子、通讯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其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到了自己较满意的工作单位。1998年9月,Cisco 在中国上海复旦大学设立了第一个网络技术学院,迄今为止,已在中国有40多所
网络技术学院,毕业生达2万多人,就业率都达到100%。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和开展网络服务已成定势。据分析,到2010年,网络服务创造的经济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达0.8—1.2万元;2020年为3%,达7.6—8.2万元。而从事网络服务的人员并不多,1998年全国只有2万人。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这部分人员的数量预计增加30—50倍,整个行业的人数将达到60—100万人。
互联网络使得所有人有机会处于公平竞争的舞台,取得各种先进的技术,变得更能干,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近几年的人才招聘会上,通信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自动化类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都到了工作。这说明处在高科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人才的巨大需求和良好的形势,其毕业生肯定会更加抢手。
2、人才素质结构预测
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的确定,主要根据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随着社会向信息时代的迈进,人们更重视从人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思考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除了仍然重视知识,能力之外,突出地重视人的素质。第二,面向21世纪,本行业的发展态势是,在原有网络管理的基础上,将迅速
发展电子信息管理;在通信业务急速发展的环境下,将迅速改造、升级和发展高速宽带网,接入网和三网合一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形势下,要求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适应科技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要求。
二、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一)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应用型教学模式为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把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有利于学生基本素质提高,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教育教学规律贯彻的原则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以“人才”为根本,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计算机网络专业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人才为本”,不能用整体划一的模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