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经验分享(一)
1. 缩窄性心包炎,二尖瓣环运动幅度减低,三尖瓣口流速在呼吸时有改变。心室壁活动不平缓,内收多在房室环处,左室游离壁和左室下后壁多见。与限制性心肌病的鉴别是:TDI,缩窄性心包炎的二尖瓣运动幅度明显减低。二维上,二者均表现为心房增大,左室内径正常或缩小。呼吸对二者鉴别很重要
2. 大房缺多合并肺静脉畸形引流,通过左房大小要考虑的。
3. 主动脉瓣口前后径测量在瓣环打开时测量为外科手术的上限为19cm。
4. 肺动脉狭窄在肺动脉瓣口速度大于2m/s时,应该提示。
5. VSD术后易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
6. 慢性心梗因为有侧支循环的存在,在室壁运动可能不会有明显节异的改变。
7.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110°时,为左室长轴
120°-125°时,为双房上下腔
83°时,靠近心耳为左肺上下静脉
40°时,近间隔者为右下肺静脉
35°时,看左心耳
130°时,三腔
(有时看到冠状静脉窦与下腔静脉不好区分)
7.机械瓣瓣叶关闭时有裂隙,故肯定会有返流,而生物瓣则不一定。
8.老年人:退行性变---瓣叶脱垂---腱索断裂
老年退行性变,交界不粘连,瓣缘增厚。部位:侵犯瓣根和瓣环;
风心病的交界粘连,侵犯瓣尖。
9.二尖瓣穿孔时的高速血流,一般超过5m/s,可以听见“海鸥音”
10.二叶瓣畸形的患者应该定期复查超声,其前瓣出问题的几率是常人的40倍。
11.当仅有二尖瓣狭窄而无重度返流时,MVA应该以PHT为准,倘若有返流,则应该以2D法测量为准。
12.二尖瓣狭窄很少引起左心功能不全,因为狭窄对心脏的保护作用;而关闭不全则极易引起左心功能不全。
13.当怀疑右冠状动脉病变时,应该看一下剑突下切面,要具体看一下右室壁各段有无室壁运动异常。
14.房颤:单峰(二尖瓣口血流频谱)
15.主动脉瓣口流速超过2.5m/s,即可断定为狭窄。肺动脉主干小于28mm.如果小于20mm,应该考虑肺动脉狭窄。
16.心内膜垫缺失修补术容易合并左室流出道狭窄。
17.心脏肌性狭窄:频谱后移,匕首征,至收缩晚期。
膜性狭窄:频谱呈圆钝形
18.下壁、后壁为乳头肌附着部位,当冠心病节异时,乳头肌的功能受到影响,会出现返流。
19.瓣叶本身有问题,报告关闭不全
20.肺动脉增宽的原因:肺动脉高压。
21.EPSS:0-5mm,E波到室间隔的距离,其增高主要见于左心室扩大,主动脉瓣返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22.E/e介于8-14之间,当E/e大于15时,提示左房压力超过20mmHg。
23.大动脉短轴不会显示冠状动脉的血流,因其血流流速太慢,倘若在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有异常血流信号(红),则提示异常。
24.升主动脉:23-33mm
主动脉弓:20-33mm
胸降主动脉:18-22mm
25:右室流出道切面看三尖瓣返流比较明显,以为此时三尖瓣血流方向与探头完全垂直,测得的三尖瓣返流速度也最为准确。
26.膜部瘤:
⑴假性:VSD合并纤维包绕三尖瓣隔瓣,“瘤样”
⑵真性:实际膜部变薄,膨向右室面
27.假腱索与室壁瘤混淆: 此时打短轴切面可见心肌运动的更好
28.患者带起搏器的注意:⑴起搏导线上是否有赘生物
⑵其对三尖瓣的影响,有无返流
⑶双腔起搏,左室运动不同步,因为右室心尖处夹了一个电极。肺动脉高压较严重时,可见右心血流缓慢,内见自发显影,冠状静脉窦增宽(右心压力增高所引起的)
29.风心若单纯MS时,右室不会增大,若左室增大,则考虑二尖瓣返流或是否合并AR.
30.陈旧性心梗的患者注意有无血栓
31.VSD患者,一般右室不大,左室大的原因就是血液自高压左室流向右室后,基本不停留,自右室流出道流出而导致的。
32.HCM要先排除先心、高血压和瓣膜病
33.40%-50%(EF)----左心功能轻度降低
30%-40%(EF)----左心功能中度降低
<30%(EF)------左心功能重度降低
33.房颤时A峰为什么会消失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口A峰形成的机制是由左房收缩引起,而房颤时,心房颤动无法产生有效的左房收缩压,因而在左房和左室间无法产生压差推开二尖瓣形成A峰
34.二尖瓣长轴上得出二尖瓣脱垂的结论为矛盾时,应注意其短轴的信息为准。二尖瓣返流可能与角度有关系。
35.室早、室上速的患者假腱索一定要提示的,特别是在左室基底部的,因为这些可能是导致室速的原因。
36.左心耳的功能的参数:排空波>60cm/s
37.房缺与卵圆孔未闭:5mm。
38.关闭不全----器质性的
返流---------功能性的诊断
39.EF的斜率能反映心脏舒张功能吗
EF斜率反映二尖瓣缓慢充盈期的下降速率,当舒张功能早期受损,室壁顺应性下降时,左室松弛时间延长,此时二尖瓣缓慢充盈时间即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延长,因此EF斜率增加也能反映早期舒张功能受损,但中晚期由于左房压力升高,E峰射血时间缩短,此时EF斜率又下降。
因此EF斜率能反映舒张功能,但和E/A比值一样,要防止假性正常化等情况
40 为什么二尖瓣后叶曲线临床意义不是很大
相对而言,二尖瓣前叶面积大,是主要结构,因此多数关注前叶,单纯二尖瓣后叶病变较少,所以一般不太关注。
41.室速与室上速的血流频谱的鉴别
室速患者其血流频谱是单峰(一般指二尖瓣血流频谱)的,且其峰与峰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房颤患者的血流频谱是单峰的,但其与室速最大的区别就是房颤患者的E峰与E峰间的间距是不等的。室上速患者的二尖瓣血流频谱是双峰的,其与正常人的双峰的鉴别点就是,峰峰间距特别短。
42.主动脉瓣的返流肯定不是生理性的,其它三组瓣膜皆可出现生理性返流。
43.舒张期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若大于100cm/s,提示冠状动脉狭窄。
44.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应重点观察一下冠状动脉的起源位置是否正常。
45.瓣叶穿孔时,可从大动脉短轴观察一下,看其返流束来自何方,若返流是沿着二尖瓣叶
的对合缘过来,则可以排除瓣叶穿孔。
46.PDA测量宽度是从胸骨上窝测量应该是比较准确的,若从此切面测量导管长度相对不太准确,测量长度时应该从大动脉短轴测量。
47.心肌晕厥状态
48.室间隔的抖动。M超测室间隔的运动幅度减低。
49.三尖瓣返流严重时,应该考虑肺动脉高压。原因之一可以考虑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血栓。
50.返流一般有三方面的原因,分别是瓣叶脱垂(瓣叶器质性的改变)、瓣叶活动受限(心室的增大所导致的乳头肌的移位)、瓣环的扩张(引起的相对性的瓣叶关闭不全)。若有偏心性的返流达中度以上,无法用瓣叶活动受限等原因来解释的,可以考虑用瓣叶脱垂来解释。
51.主动脉瓣的二叶畸形会出现有三个冠状动脉窦的情况,称此为功能性二叶。
52. 主动脉端无残端是完全可以做封堵的(主动脉短轴)。
测量ASD的径线最大的切面应该是四腔心切面,于此切面还应该测量缺损距房顶的距离及缺损距二尖瓣环的距离。剑突下四腔心测量距离上腔与下腔静脉的距离。做房缺封堵术的指征是残端大于4mm,缺损小于35mm。
房缺容易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一定要特别注意,因为术中一般不会去探查有无肺静脉。剑下双房上下腔切面估计下腔静脉的残端时就有低估的可能。
倘若左房比较小,就不应该从左房往里放伞,应该从右室放,否则应该把伞先伸入肺静脉将其打开。
若ASD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若有PDA则极不易观察到,肺动脉高压重度时,测肺动脉瓣的M超会出现典型的“V字征”。三尖瓣返流不容易测量时,会出现肺动脉高压的低估。右心比例远大于左心者,应注意有无肺静脉的异位引流;若PDA合并主动脉弓缩窄,则不宜行封堵术,须行外科手术。
53. valsalva动作 深吸气后,在屏气状态下用力作呼气动作10~15秒
临床意义: 增加胸腔内压力,显著减少静脉回流;兴奋迷走神经;如(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过valsalva动作兴奋迷走神经终止室上速发作;(2)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时,通过valsalva动作,减少回心血量使杂音增强,用来鉴别杂音;(3)二尖瓣脱垂导致二尖瓣反流,通过valsalva动作使杂音增强。valsalva动作时间不可过长,不然会导致脑血流和冠脉血流的减少。
目的 :研究正常人 Valsalva动作后前负荷降低,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 E峰速度减低A峰速度、 E/A比值减低、E峰减速时间 DT延长,侧壁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 Eal降低,Aal和 Eal/Aal比值无显著变化,室间隔侧 Eas、Aas降低,Eas/Aas比值无显著变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