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1、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的应用系统的特点是()。
A.重用性更强
B.运行速度更快
C.占用存储量小
D.维护更复杂
2、已经获得除CPU以外的所有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状态。
A.运行状态
B.就绪状态
C.自由状态
D.阻塞状态
3、Linux文件权限一共10位长度,分成四段,第三段表示的内容是()。
A.文件类型
B.文件所有者权限
C.文件所有者所在组的权限
D.其他用户权限
4、栈和队列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先进先出
B.都是先进后出
C.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
D.没有共同点
5、一下关于排序算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冒泡排序法中,元素的交换次数与元素的比较次数一定相同
B.冒泡排序法中,元素的交换次数不少于元素的比较次数
C.简单选择排序中,关键字相同的记录在排序前后的相对位置一定不变
D.简单选择排序中,关键字相同的记录在排序前后的相对位置可能交换
6. 在一个单链表HL中,若要在指针q所指结点的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向的结点,则执行()
A.q->next=p->next;p->next=q;
B. p->next=q->next;q=p;
C . q->next=p->next;p->next=q;
D. p->next=q->next;q->next=p;
7.下列关于线程优先级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程的优先级是不能改变的
B.线程的优先级在创建线程时设定
C.在创建线程后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设置
D.B,C
8.已知二叉树前序遍历序列是FBEADC,中序遍历序列是EABDFC,它的后序遍历序列()
A.CDAEBF
B.AEDBCF
C.EADBCF
D.EBACFD
9.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E-R图
B.具体的机器和DBMS
C.现实世界
D.用户需求
10.以下关于主键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标识表中唯一的实体
B.创建唯一的索引,允许空值
C. 只允许以表中第一字段建立
11.若某线性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第一个元素,则采用( )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 单链表 (B) 仅有头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C) 双链表 (D) 仅有尾指针的单循环链表
12.数据库连接查询,要使连接查询的记录全部在查询结果中属于( )查询。
A、左连接 B、右连接 C、完全连接 D、内连接
不定选择题
不定选择:基础理论知识
1.下列函数中时间复杂度最小的是
A.nlogn+1000logN
B.n[logn]-1000logN
C.n*n-1000logN
D.2nlogn-1000logN
2.以下数据结构中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的是
A.队列
B.线性表
C.二叉树
D.栈
3.下列关于SQL描述错误的是
A.SQL是一种过程化语言
B.SQL采用集合操作方式
C.SQL不能嵌入到高级语言程序中
D.SQL是一种DBMS
4.下列对进程地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
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
C.进程始有生命期的
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5.下列中断中,属于强迫性中断的是
A.设备出错
B.掉电
C.时间片到了
D.执行print语句
6.一台主机的IP是172.18.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那么该主机的广播地址是
A.172.18.14.159
B.172.18.14.255
C.172.18.14.128
D.172.18.14.224
7.代码生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把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
B.把中间代码变换成依赖具体机器的目标代码
C.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汇编语言
D.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
8.敏捷开发方法是一种轻量级、高效、低风险、可预测、科学的软件开发方法,其特性包含在12个最佳实践中。系统的设计要尽可能的早交付,属于___最佳实践。
A.隐喻
B.重构
C.小型发布
D.持续集成
9.有六个元素6,5,4,3,2,1 的顺序进栈,问下列哪些不是合法的出栈序列
A.5 4 3 6 1 2
B.4 5 3 1 2 6
C.3 4 6 5 2 1
D.4 3 5 2 1 6
10.关于静态变量,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静态变量在堆栈中分配
B.静态变量的作用域一定是局部的
C.静态变量可分为静态局变量和静态全局变量
D.静态变量存在于数据中
11.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是( )。
A.需求分析 B.设计 C.编码测试 D.运行维护
12.在设计测试用例时,( )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A.等价类划分 B.边界值分析 C.因果图 D.判定表
13.为了使模块尽可能独立, 要求( )。
A.模块的内聚程度要尽量高 B.模块的内聚程度要尽量低
C.各模块间的耦合成都要尽量弱 D.各模块间的耦合成都要尽量弱
14.下列选项中,父进程与子进程共享的是( )。
A.程序段 B.堆栈 C.数据段 D.进程控制块
15.下列不属于Unix进程间通讯机制的是( )。
A.信号 B.管道 C.全局变量 D.共享内存
16.时间复杂度为0(nlog2n)的排序算法有( )。
A.快速排序 B.堆排序 C.冒泡排序 D.折半插入排序
17.执行文件a.out以及文件file1的权限信息如下:
a.out user1 r-sr-xr-x
file1 user1 r-s-------
a.out的C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clede<unistd.h>
main()
{
FILE*fp;
if(access(“file1”,R_OK)!=0)
printf(“error1”);
else
printf(“OK1”);
if(fopen(“file1”,”r”==NULL)
printf(“error2”);
else
printf(“OK2”);
}
如果使用user2用户执行a.out ,其执行结果是( )
A.error1 error2 B.error1 OK2 C.OK1 error2 D.OK1 OK2
18.关于内存正确的是( )。
A.内存的存取速度不能低于cpu速度,否则会造成数据丢失
B.程序只有在数据和代码等被调入内存后才能运行
C.采用虚拟内存技术后程序可以在硬盘上直接运行
D.某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为16GB,那么他的地址总线为24位
19.开发一个逻辑模型:公司有10个部门,每个部门有6-7名员工,但每个员工可能会为不止一个部门工作。下面所给的模型正确的是( ).
A.部门和员工之间是一种确定的一对多的关系
B.建立一个关联表,从该关联表到员工建立一个一对多的关系,然后再从该关联表到部门表建立一个一对多的关系
C.建立一个关联表,从员工表到该关联表建立一个一对多的关系,然后再从部门到该关联表建立一个一对多的关系
D.这种情况不能建立正常的数据库模型
10.如图所示,两个关系R1和R2,它们进行( )运算后得到关系R3。
R1
A | B | C |
A C D | 1 2 1 | X Y y |
R2
D | E | M |
1 2 5 | M N M | I J K |
R3
A | B | C | D | E |
A C C | 1 1 2 | X Y y | M M N | I I J |
A.交 B.并 C.笛卡尔积 D.连接
二、不定项选择:语言知识
resultset 遍历不定项选择题
1、表 达 式 a+b* (c-d)-e/f是 一个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则其后序遍历可能为( )
A.-+a*b-cd/ef B. abcd-*+ef/- C . cdb*- aef+/ D. ab*cd-ef/-
2、下列排序算法是稳定的有( )
A.冒泡排序 B. 希尔排序 C. 堆序 D. 归并排序
3、下列属于TCP/I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的有()
A.TCP B.IP C.SMTP D.HTTP
4、构造函数在()被调用?
A.创建对象是 B 类定义时 C 使用对象的方法是 D 使用对象的属性时
5、匹配正则表达式[0-9]{4}\-?[A-Z]+[a-z]*un的字符串有()
A 0571-Hundsun B 0571-hunsun C 0080-Sun D 0080Sun
6、在c语言中,关于静态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静态变量和常量的作用相同。
B、函数中的静态变量,在函数退出后不能被释放。
C、静态变量只可以赋值一次,赋值后则不能改变。
D、静态全局变量的作用域为一个程序的所有资源文件。
7、单链表的每一次的结点中包括一个指针link,它指向该结点。现要将指针q指向的新结点插入到指针p指向的单链表结点之后,下面的操作序列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q:=p^.link;p^.link:=q^.link;
B、p^.link:=q^.link;q:=p^.link;
C、q^.link:=p^.link;p^.link:=q;
D、p^.link:q;q^.link:=p^.link;
8、执行数据库操作时,下列可以激活触发器的操作有()
A、SELECT
B、INSERT
C、DELETE
D、UPDATE
9、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为了简化用户的查询操作,而又不增加数据的存储空间,常用方法是创建()
A、表(table)
B、游标(cursor)
C、视图(view)
D、索引(index)
10、以下关于数据库主键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主键字段的值不能为空
B、主键字段的值没有重复
C、作为主键字段的值不能修改
D、提高按主键字段进行查询的速度
11.对于基类型相同的两个指针变量,不能进行的运算是()
A. < B. = C. + D –
12.以下不正确的定义语句是()
A.double x[5]={2.0,4.0,6.0,8.0,10.0};
B. int y[5]={0,1,3,5,7,9};
C. char c1[]={‘1’,’2’,’3’,’4’,’5’}
D. char c2[]={‘\x10’,’\xa’,’\x8’};
13.下面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char * format=”%s,a=%d,b=%d\n”;
Int a=11,b=10;
a+=b;
printf(format,”a+=b”,a++,b);
A.a+=b,a=22,b=10
B.format,”a+=b”
C.a+=b,a=21,b=10
D.以上结果都不对
14. 下列哪一项说法最好地描述了java中的对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