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
“商的近似值”是一节计算课,它是由“小数除法”和“求近似值”两个知识点组成。学生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并不陌生,因此,一般都能较快地理解并掌握这节课的知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不出现遗漏和不等式
   
多媒体课件。
(1)问题情境
四舍五入函数保留整数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的阳光和营养。但是,大自然有时也给人类带来一些灾害,谁知道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学生可能会说到:
●台风、地震、发水、冰雹等。
如果有人说到煤矿瓦斯爆炸或矿井倒塌等。教师参与交流,说明矿井倒塌等事故,如果煤矿的管理者注意安全措施的管理,就可以避免的。
师: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带来一些灾难。大家说一说,在我们国家,当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战斗在救灾第一线的是哪些人?
生:解放军。
师:对!是解放军。解放军叔叔在救助人民的生命财产时,经常有人受伤,有时也有人牺牲。所以,人们说解放军叔叔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人们最亲的人。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育红小学五(1)班的全体同学决定去慰问在“抗洪”中受伤的七位解放军叔叔。他们把省下来的零花钱凑在一起,买了158元的水果分装在7个果篮中。
课件出示例题文字。
(2)自主计算
师:非常喜欢提问题的同学提了一个问题(课件展示例题图片):平均每个果篮中有多少钱的水果呢?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算一算,计算时除到商的小数部分第四位就可以了。
学生尝试计算,请一人板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师:同学们,算完了吗?请大家先先停下来,谁来汇报一下,你除到了商的小数第几位?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课件展示。
158÷7=22.5714……
师:同学们都没有算完,只算到了第四位小数。现在,请大家用计算器算一算,看结果怎么样。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师:请同学们观察计算器上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道题好像除不尽。
生:这道题商的小数位太多啦!
(3)求近似值
师:同学们的发现很好。在小数除法计算中,经常遇到除不尽或小数位数太多的情况。那么,怎样来确定除的结果呢?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除得的商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值。同学们讨论一下,158除以7的商保留几位小数合适,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保留两位小数,因为我国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元”为单位,保留到分是两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就可以了,现实生活中,一般都不用“分”了,以“元”为单位,保留到角是两位小数。
●算一下平均每个果篮大约多少元,保留整数就可以了。
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鼓励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道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问题和题目的要求保留商的小数位数。如果把158÷7的结果,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该怎么办?
学生可能会出现:
生: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上的数字,158÷7商的小数点后面第三位上是“1”比4小,舍去。保留两位小数是22.57元。
学生的说法可能不一样,意思对就可以。
师:保留2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了哪个单位?
生:精确到了分。
课件展示整个过程。
师:如果158÷7的结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呢?
生:看小数点后面第二位上的数字,158÷7商的小数点后面第二位上是“7”,比5大,应向十分位入一。保留一位小数是22.6元。
师:保留1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了哪个单位?
生:精确到了角。
课件展示整个过程。
师:那么,158÷7的结果怎样保留整数呢?
生:只需要把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158÷7的商的十分位上是“5”应向个位入一。保留整数是23元。
师:刚才,我们按不同的要求分别求了158÷7商的近似值。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值?
学生可能会说:
●看题中需要保留是几位小数,就除到商的小数部分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就除到商的小数部分第二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如果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就除到商的小数部分第三位。……
●如果要求保留整数,就除到商的小数部分第一位。……
师:如果要求保留到三位小数呢?
生:那就除到商的小数部分第四位。
师:书上33页告诉我们怎样求小数除法的商的近似值,我放在了课件上,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
(4)尝试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上的这三个小练习(课件出示试一试),先独立完成,待会同学汇报。
生作答、汇报,集体订正。
(5)本课小结
本课知识较为简单,你学会了吗?和同桌交流一下!
本节课从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知道数学源自于生活,很大空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在教学例题的时候,以谈话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更加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