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2021年1月No.2January,2021
0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取得抗击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高质量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常态化意味着防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对于广大高校教师来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有序实施是这一特殊时期的重要防控举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新的重要载体。本文首先对高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现有混合教学模式的不足。最后针对提出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改进混合教学模式的初步建议。1 简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双万”目标的引领下,以线下的课堂教学为主[1],依托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特点,逐步推动“互联网+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等新形态发展,如慕课[2]、其他在线课程等,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混合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3-5]相比,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然而,相较于后者,由于线上教学具有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多层次的高质量教学,创新的授课模式,良性的师生学习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互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疫情发生期间,线上教学模式极大地保障了中高风险疫情所在区学生的正常教学,使得学校正常教学工作顺利实施,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疫情原因掉队”的承诺。
春季开学后,按照新疆财经大学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工作。线上教学模式包括慕课[6]、雨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也包括教师线下授课过程中使用的腾讯会议、钉钉等视频会议软件。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整合多种数据资源[7]、
打破原有关于场地及授课人数等问题的限制,搭建师生互
动数字学习平台,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8],激发多数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从单一教学模式到混合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原本的授课工作,还要求教师自觉转变角,做互动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混合教学模式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学习能力,培养了道德情操,拓宽了国际视野。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现状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理工科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要工具。同时,该课程也是计算机有关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能够更好理解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工作原理,应用性和操作性相对较强。通过程序的学习,能够掌握程序的构成,正确描述流程图;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3种重要的程序设计结构[9];熟练掌握数组,特别是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掌握特有的“指针”有关知识;实现简单的程序设计。根据学生综合考试成绩,分析期中和期末试卷,得分率较高
的题目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目,程序改错题的得分率次之,而对于程序编程类试题,多数学生因语句掌握不够熟练,编程思路不够清晰,编程语法错误较多,从而导致试卷得分率普遍偏低。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程序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级程序语言编程关注度不断增加,受到了广泛关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部分高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现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材注重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实践性,是理工科专业高校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教材。目前,新疆财经大学实验实践设备较为充足,如新建实验教学楼投入使用,实验室数量相对较多,实验所要求的各类实验器材具有充分
基金项目:新疆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9BTJ037。
作者简介:李旭(1986— ),男,新疆乌鲁木齐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粗糙集应用。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情况为例,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高
校已有教学模式的现状。通过对比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从不同方面分析了两者的优点和缺点。结合笔者教学工作实际,提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路径,并就此问题开展了研究,提出了初步的改进建议。关键词:教学模式;高级语言程序;混合教学模式;优化路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李 旭,朱义鑫,麻晓菲,薛煜阳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无线互联科技
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的保证。实验设备调试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高,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其中,有相当比例的高级实验师。实践教学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资源条件为程序编程者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和综合实验研究平台。与此同时,新疆财经大学不断完善教学授课体制机制建设,及时改进教学授课过程的薄弱环节。现有的教学体制机制相对完善、相对合理。从近些年毕业生就业回访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能够胜任编程有关的工作,并能够在实际锻炼中不断成长,取得了令学校自豪的培养成绩。
尽管如此,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仍然处在起步的初级阶段,缺乏必要教学环节协同配合,配套授课体系建设尚不完整,亟待改进。现有部分教师教学思维固化,授课方式单一。其具体表现为,作为教师工作时间较长后,教学模式缺少变化,讲授知识方法新颖性不足;拘泥于课本内容和实验内容,未能将理论和实践两者进行有效、密切的结合;对书本知识的创新性讲授和实践性操作略显不足,讲授内容单调乏味,未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高强度的重复授课导致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工作状态有
所懈怠,从而导致授课质量相对弱化。部分授课老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使得部分老师面对巨大的授课任务。
虽然近几年引进专业教师的力度有所加大,然而专业教师年龄结构老化问题突出,特别是高学历专业教师数量相对较少,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因讲课内容的单调枯燥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削弱了师生间的学习互动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由于疫情影响,课时量有一定比例的压缩,这不仅导致部分授课内容未能及时消化,也导致了学生编程时间相对较少,影响了编程实践方法的培养效果。受疫情影响,有计划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必备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指导,可供参考的教学经验也相对较少,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路径
根据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严格按照培养计划,规划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教学两者有效衔接,形成无缝对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汲取知识中的营养。该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的成功经验,不断弥补自身学习全过程的薄弱环节[10-1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的教学阶段,线上线下两者相互促进[12],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13-14]。着力优化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路径,积极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机衔接,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教学问题。为更好提高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有如下体会。3.1 转变工作观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牢记高校教师的使命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强调教学质量是关键,明确教师职责,坚持学生为主体,鼓励引导学生做学问的求真者,创新的实践者。秉持现代教育理念,通过丰富教学素材,引入数字信息化技术,学生将得到的知识信息反馈给授课教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当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不等于不切实际的创新教学模式。受现阶段信息化技术、网络条件以及数字化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线上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替代线下教学模式。
鼓励高校教师参加国内外的有关教育教学会议,促进教学等各方面事宜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加紧设立教学有关各级别项目基金和各类项目基金,为高校教师开展关于教学的研究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3.2 创新教学模式,优化线上和线下的学时分配
线上编程课排名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构成,“互联网+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优化学时的重要目的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强调教学效率。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机衔接。明确网络教学中的规定课程、制定相关课程中所包含的授课内容。
线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主导支配教学时间,因而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赋予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支配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由于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性,单纯线上教学不能及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课时进行优化,也要相应增加线上教学辅导课时的比例。例如,让学生从“被动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主动学”“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变的津津有味。结合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不同的特点,因时制宜不断完善课程全过程,全方位规划设计,其中主要包括课前设计、课中内容、课后执行等。
3.3 打造高素质的授课教师团队
对于学校和学院两级单位,应该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广泛延揽高层次人才,努力提高博士学历教师比例,形成高素质的专业化团队。根据课程专业培养目录和实际开设情况,对授课教师以集中培训、分层次专业培训、教师自主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锻炼教师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看家本领,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线上教学的水平。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改革创新,巩固提升专业讲授水平,继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时间效能,进一步丰富混合式教学活动的载体,强调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自科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申报为契机,努力提高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水平。以科研项目立项为契机,通过提高教师整体的科研能力来持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同时也要以学生配套科研项目为手段,鼓励学生积极申报项目,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自身学习不断取得新进步。
3.4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所谓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采用讲课
方法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并且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好的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经过多年经验总结,现有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授式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渐进式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15]等。教授式教学法主要是以老师教授为主,通过“教师—学生”途径单向传递知识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分组式教学法以“发挥团队整体效能”为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通过学生分组团队和教师的交流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渐进式教学方法是教授式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虽然其具有两种方法的独特优势,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项目为导向,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目前,有高校在给出实际应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诱导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方式,让学生及时掌握了有关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来说,注重强调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及时总结语法、语句等难点和重点,逐个完成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保证高质量完成所学课程。
3.5 优化考核方式
将“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比例,综合考察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注重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表现。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试中,应加大编程实践考核的比例,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要增加试卷中主观题的比重,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高校学生的创造力。
3.6 加强线上教学的督导
因网上在线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缺乏主导与监管,从而可能导致教学期望值略有降低,严格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的监督管理显得十分紧迫。加大教学督查力度,掌握线上教学实时数据,确保线上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强化学校、学院两级线上教学质量检查力度,重点要求授课教师做好PPT制作、完成作业布置及批改工作、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工作,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好的授课方法,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另一方面,要加强线下教学的检查力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规范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约束教师日常工作中不合规矩的行为。
4 结语
首先,本文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两者的优势和劣势,认为将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全符合教学实际需要。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际教学中,阐述了开展混合教学模式后的教学工作现状,从学生成绩层面具体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短板。结合课程实际,
分析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后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从6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路径,并且提出了关于改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1]金炯.高职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20(3):114-117.
[2]周锡飞,许辉.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7):33-38.
[3]赵宏梅,洪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精品课为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07-111.
[4]张薇.大学语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2):157-160.
[5]段淑玉,周坚和,夏冬雪,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效果研究—以本科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260-262.
[6]张策,徐晓飞,张龙,等.利用MOOC优势重塑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8(5):37-41.
[7]王珺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探索—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45-47.
[8]苏小红,赵玲玲,叶麟,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62-67.
[9]谭浩强.C/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刘邦奇.在线教学4.0: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J].中国教育网络,2016(11):67-69.
[11]马超,曽红,王宏祥.线上线下混合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5):193-197.
[12]逯波,孟佳娜,王存睿.线上线下交互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8(3):95-98.
[13]尹晓丽,刘衍聪,王国栋,等.面向新工科建设的”线上与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机械CAD/CAM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8(1):59-62,79.
[14]梁道雷.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离散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大学数学,2019(2):49-53.
[15]林宗纯.基于项目驱动的双平台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以《纳税检查与申报》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20(3):85-88.
(编辑何琳)
[参考文献]
[1]段振亚,张明哲,郭建章,等.基于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设备设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山东化工,2018(22):146-147,149.
[2]冯博楷,杨慧刚.基于超星泛雅学习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探讨[J].大学教育,2008(6):150-152.
[3]董兵波.浅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7):22-23.
[4]葛生生.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中职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2017(9):57-60.
(编辑王永超)Implementation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based on fast
course technology in network environment
Guo Xiangbin, Chen Yuguo
(Shanghai Fengxi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hanghai 201499, China)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How to integrate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nto the courses to make students more willing to accept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is a problem that teachers should consider. This paper mainly starts with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such as computer major course, Super star learning and some micro-lesson making software to realize a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fast course technology.
Key words:network teaching; fast guest technology;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application; teaching organization
(上接第136页)
Research on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l: taking “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rse as an example
Li Xu, Zhu Yixin, Ma Xiaofei, Xue Yuyang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qi 83001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and takes the teaching of “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ming”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xisting teaching mode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many aspects. By comparing online teaching and offline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nline teaching and offline teaching from different aspects.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my teaching wor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studies this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liminary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teaching mode; high-level language programming; mixed teaching model; optimization path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