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24·2021年第20期
文章编号:2095-6835(2021)20-0124-03
基于云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嵌入式系统技术”课程为例*
倪丹艳,盛松梅线上编程课排名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63)
摘要:随着5G网络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备受推崇,如何使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研究热点。以智慧职教平台建设线上课程资源,结合线下传统教学对“嵌入式系统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基于智慧职教云平台,研究了如何构建线上线下课程教学模式,包括课程教资源的选择、学情与教情的分析、教学资源的设计及如何实现新型教学评价与考核。实践表明利用云课堂既可以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实现了碎片化学习及任务化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嵌入式系统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TP271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jki.kjycx.2021.20.05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以此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1]。如何利用信息化教育平台弥补传统课程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已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热点。基于云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课程网络资源,学生利用在线视频、微课、教学PPT、试题等上线资源参与学习与讨论,而线下教学则是教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将课程重难点知识或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做答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完成课程预设教学目标。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1.1线上平台选择
合理的线上平台是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平台在选择过程中要秉持操作简单、实用等原则。平台本身具有较好的资源库,为后期课堂线上资源平台建设奠定基础。本课程在改革主要采用智慧职教线上平台,主要由职业教育数字化中心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运营,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支撑平台[2]。
1.2教情与学情分析
对教情与学情分析是确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中教学内容基础。以本课程为例,在进行“嵌入式系统技术”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完成“C语言程序设计”及“51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初步掌握了低位单片机的开发步骤。针对高职学生基础薄弱,注意力不集中,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特点,利用云课堂平台开展
在线教学,追踪学习数据,关注学生任务点学习进度及作业完成情况。
1.3教学资源设计
利用云课堂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要重点关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为薄弱、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等特点,在设计线上学习的知识点难度应该适中,必须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新梳理,将较为简单的理论知识安排在线上学习,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安排在传统课堂,避免出现线上知识难度大而影响学生学习打卡的积极性。针对线上学习的知识点,教学需要发布线上作业来检查学生知识点的接收程度,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优化线上课程策略。针对线上课堂的知识点,通过课堂时间来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在利用云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资源设计时,着重关注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通过在线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1.4教学评价与考核
考核方式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的考核主要以期末成绩为课程主要衡量标准,杜绝学生在课堂出现逃课现象与期末考试填坑式学习状态,将学生线上学习态度、作业完成度,教学任务点的学习进度等都列入考核范围,实施过程化考核方
——————————————————————————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20SJA1562);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9-R-77380)成果
.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
2021年第20期
·125·
案。在期末考试过程中采用笔试与实操方式进行,其中笔试成绩占20%,实操成绩占30%,平时课程实验及云课堂知识任务点的完成度占50%,注重课程平时学习。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参与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过程性的考核成绩也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验参与程度与动手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案例
以高职“嵌入式系统技术”为例,详细讨论基于云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如何安排学生完成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中线上线下学习、课后线下拓展及作业完成评价。2.1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通过职教云平台实现每次课前发布教学任务,如图1所示。以嵌入式STM32的GPIO 端口应用为例,将教学所用的资源如教学PPT 、教学视频等资源上传至平台,要求学生在线下课程开始前,完成线上发布的教学任务签到及任务学习。学生利用移动端APP ,进行碎片化学习。教师利用职教云数据平台,可以查看学生课前任务的学习情况,针对学习懒惰的同学,可以起到监督作用。
图1课前自主学习资源
2.2课中线下课堂教学
“嵌入式系统技术”是一门实际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繁多,线上课程授课时间有限,利用课前线上资源的理论学习,教师在线上课程可以重点讲述该课程中各个实验的编程原理及硬件使用,避免花费大量时间讲述理论知识。针对高职学生理解能力差、注意力集中困难等特点,在线下课堂讲授嵌入式STM32单片机课程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调节课堂氛围,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先演示项目的最后结果,让学生直观了解本项目所要实现的效果,让学生带着对演示结果的好奇心,投入到任务的学习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以嵌入式STM32单片机的GPIO 的端口为例,
课程线上资源理论上讲述了GPIO 端口的功能作用,在线下的传统课程中将重点进行STM32的GPIO 端口的软件开发。通过线下课程实验,设置利用STM32单片机的端口设计闪烁的LED 灯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STM32的GPIO 端口功能。利用Keil 编译软件及PROTEUS 电子仿真线路软件进行电路设计、软件设
计和仿真的具体过程。通过仿真的直观性和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Keil 编译软件如图2所示。Proteus 电子仿真软件如图3
所示。
图2Keil
编译软件
图3Proteus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2.3课后线上拓展训练及评价
在线下传统课堂,通过职教云可以进行课后知识拓展,教学资源继续学习及教师评价及学习平台管理。教师通过在职教云上传作业,可以检测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效果。学生利用平台资源,可以消化线下课程
未理解的知识点,及时了解问题所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课后线上拓展训练及评价如图4所示。课程的作业布置及完成率如图5
所示。
图4
课后资源拓展及评价
图5职教云线上作业发布.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26·2021年第20期
2.4教学改革成效
以“嵌入式系统技术”课程为例,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索。相较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课前线上预习环节,教师在线下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总结,以项目化教学手段为主,课中学生完成知识巩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某种意义下取得了一定效果。课程考核不再单一为期末卷面成绩,融入课程线上任务点环节得分,考核方式不再单一化。该课程考核结果能呈现正态分布,如表1所示。
表1课程期末考核成绩
考试考查成绩统计
90分以上(优秀)15人41.67%
80~89(良好)9人25.00%
70~79(中等)5人13.89%
60~69(及格)2人  5.56%
不及格(不及格)5人13.89%
其他0人0%
合计36人100.00%
缓考0人缺考3人免修0人实考36人总人数39人3结束语
以云课堂为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学生可以自主掌握学习的时间,并灵活安排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教师也有充分的时间来答疑解惑和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3]。
基于云课堂的“嵌入式系统技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主要解决以下问题: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较弱,懒惰成性,利用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职教云平台布置课前任务,教师可以有效监督学生课前准备工作及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习进度不佳的同
学给予提醒,提高课堂线下上课效率。②课程知识面广,内容繁多,课程学时不够,课上教师无法讲解全部知识。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化差异,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利用线上课程,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进行任务拓展,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利用职教云平台,学生遇到问题,师生可以及时互动、及时交流。③学生考核方式单一,课程通过率低。通过线上课程的开设,将课程考核分几个模块,线上课程的学习在整体考核中有一定占比,实现多元化多途径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丽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生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课程为例[J].宁波教育学
院学报,2019,21(6):6-10.
[2]安华萍.基于云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为例[J].电
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1):119-121.
[3]陆东芳,谢焕景,史云曼.基于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
(12):280.
————————
作者简介:倪丹艳(1990—),女,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智能控制方面的研究。盛松梅(1985—),女,江苏盐城人,学士,讲师,主要从事机械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
〔编辑:丁琳〕
————————————————————————————————————————————————————————(上接第123页)
由之路,其不仅关系到中国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还对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产生关键性的影响[10]。在当前积极探索以技术、管理创新为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制造业要将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放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转化、发展完善制造产业链和企业积极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等方面,切实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尼克.人工智能简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2]宋林,张杨.创新驱动下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1):38-47.[3]胡迟.中国制造业发展70年:历史成就、现实差距与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19(17):5-21.
[4]加大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N].邯郸日报,2019-07-11(004).
[5]张玉兰,段永瑶,张焱,等.技术创新视角下制造企业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J].会计之友,2018(24):37-43.[6]郭朝先.产业融合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4):49-60.[7]周济.走向新一代智能制造[J].中国科技产业,2018(6):20.
[8]高婴劢.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持续提升[N].
中国证券报,2015-08-17(A13).
[9]王欣.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9):46.
[10]田学斌,柳天恩,周彬.新形势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认识纠偏和政策调适[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7):1-7.
————————
作者简介:田秀梅(1980—),女,山东菏泽人,硕士,从事电机控制研究。
〔编辑:严丽琴〕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