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按快捷键ctrl+Alt+Fn可以切换到第n个虚拟字符控制台,其中n代表数字序号1-6.需要从虚拟控制台返回图形桌面环境按快捷键Alt+F7.
1.1使用shutdown命令重启系统
[root@localhost ~]#shutdown -r now
1.2使用shutdown命令关闭系统
[root@localhost ~]#shutdown -h now
1.3使用shutdown命令设置在15分钟以后自动重启系统,同时通知已登录到主机中  的各用户 "The system will be rebooted!!"
[root@localhost ~]# shutdown -r +15 'The system will be rebooted!!'
对于延时运行的关机、重启操作,必要时可以按ctrl+c组合键取消,或者由其他管理员在另一个终端登录后执行shutdown -c命令进行取消。
1.4
halt命令实际上相当于调用了shutdown -h now 可以执行快速关机
使用halt命令关闭系统,同时关闭主机电源
[root@localhost ~]# halt -p
reboot命令可用于重启系统
[root@localhost ~]# reboot
第二章
Tab键:可用将输入不完整的命令或文件、目录名自动补齐。
反斜杠"\":插入反斜杠符号强制换行,在下一行出现>提示符后可以继续输入,          将作为上一行的延续。
CTRL+U:快速删除当前光标处之前的所有字符内容。
CTRL+K:快速删除当前光标处到行尾的所有字符内容。
CTRL+L:快速清空当前屏幕中的内容,只在左上角显示一行终端提示符。
CTRL+C:取消当前命令行的编辑,并切换为新的一行提示符。
使用help命令
2.1使用help命令查看Shell内部pwd的帮助信息,pwd命令用于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root@localhost ~]# help pwd
2.2使用help命令查看自身的帮助信息
[root@localhost ~]# help help
使用--help命令选项
2.3使用--help选项查看ls命令的帮助信息,ls用于显示文件或目录列表信息。
[root@localhost ~]# ls --help
使用man手册页
2.4阅读file命令的帮助手册页信息(file用于判断文件类型)
[root@localhost ~]# man file
2.5将ls命令的man手册页保存为文本文件
[root@localhost ~]# man ls | col -b >
目录操作命令
2.6查看当前用户目录
[root@localhost ~]# pwd
cd命令—切换工作目录(change Directory)
2.7将工作目录更改为/bOOT/grub,并使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处位置
[root@localhost ~]# cd /boot/grub
[root@localhost ~]# pwd
2.8执行“cd~”命令切换到当前宿主目录,然后在执行“cd~”返回原来目录
[root@localhost ~]# pwd
[root@localhost ~]# cd ~
[root@localhost ~]# pwd
[root@localhost ~]# cd ~
ls命令——列表(List)显示目录内容
2.9显示当前目录包含的子目录,文件列表信息(不包含隐藏目录、文件)。
[root@localhost ~]# ls
2.10以长格式显示当前目录的详细属性,而不是显示目录下的内容。
[root@localhost ~]# ls -ld
2.11以长格式、更易读的方式显示出文件/boot/vmlinuz-2.6.18.e15的详细信息
[root@localhost ~]# ls -lh /boot/vmlinuz-2.6.18.e15
2.12查看当前目录下install.log文件及/etc/目录下的hosts文件的详细信息。
[root@localhost ~]# ls -l install.log /etc/hosts
2.13以长格式列出/etc/目录下以ns开头、.conf结尾的文件信息
[root@localhost ~]# ls -lh /etc/ns*.conf
mkdir命令—创建新的目录(Make Directory)
2.14在当前目录中创建名为public_html的子目录
[root@localhost ~]# mkdir public_html
[root@localhost ~]# ls -d public_html/
2.15在根目录下创建子目录media,并在media目录中再建立子目录cdrom
[root@localhost ~]# mkdir -p /media/cdrom
[root@localhost ~]# ls -R /media    //递归显示/media目录中的内容
2.16在/media目录中同时建立多个子目录,分别为mp3、mp4、rmvb
[root@localhost ~]# cd /media/
[root@localhost ~]# mkdir mp3 mp4 rmvb
[root@localhost ~]# ls
du命令统计目录及文件的空间占用情况
2.17分别统计/boot目录中以vmlin开头的各文件所占用的大小
[root@localhost ~]# du -ah /boot/vmlin*
2.18统计/Var/log目录所占用空间的总大小
[root@localhost ~]# du -sh /var/log/
touch——新建空文件
2.19在当前目录中创建两个空文件,文件名分别为、
[root@localhost ~]# file2.doc
[root@localhost ~]# ls -l file*
file命令——查看文件类型
2.20查看ls命令程序的文件类型(32位执行程序)
[root@localhost ~]# file /bin/ls
2.21查看/etc/init.d/network文件类型(文本格式的shell执行脚本)
[root@localhost ~]# file /etc/init.d/network
2.22查看/f文件的类型(ASCII格式的普通文本文件)
[root@localhost ~]# file /f
cp——复制(copy)文件或目录
2.23将/bin/touch命令程序复制到当前目录下,并命名为mytouch
[root@localhost ~]# cp /bin/touch ./mytouch
2.24将/etc/inittab文件复制一份进行备份,仍保存在/etc目录下,文件名添加
“.bak”后缀。
[root@localhost ~]# cp /etc/inittab /etc/inittab.bak
2.25将目录/boot/grub、/etc/httpd/conf 复制到当前目录进行备份
[root@localhost ~]# cp -r /boot/grub/ /etc/httpd/conf/ ./
rm命令——删除(Remove)文件或目录
2.26删除刚复杂到当前目录中conf目录树,且不提示用户确认(直接删除)
[root@localhost ~]# rm -rf ./conf/
2.27删除当前目录中的和file2.doc文件(根据提示信息输入y确认)
[root@localhost ~]# file2.doc
mv命令——移动(move)文件或目录
2.28将当前目录中对mytouch程序文件改名为
[root@localhost ~]# mv
[root@localhost ~]# ls
2.29将当前目录中的grup目录转移至public_html目录中
[root@localhost ~]# mv grub public_html/
[root@localhost ~]# ls public_html/
which命令——查Linux命令文件并显示所在的位置
2.30显示当前的默认搜索路径,并查ls命令文件所在的位置
[root@localhost ~]# echo $PATH
[root@localhost ~]# which ls
2.31查cd命令所在的位置
[root@localhost ~]# which cd
find命令——查文件或目录
2.32在/etc目录中递归查名称以“resol”开头、以“.conf”结尾的文件
[root@localhost ~]# find /etc -name "resol*.conf"
2.33在/boot目录中查所有的目录
[root@localhost ~]# find /boot -type d
2.34在/var/log目录中查属于用户lp的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 find /var/log -user lp
2.35在/boot目录中查超过1024kb而且文件以“vmlinuz”开头的文件
[root@localhost ~]# find -size +1024k -a -name "vmlinuz*"
2.36在boot目录中查超过1024kb或者文件名为"vmlinuz"开头的文件
[root@localhost ~]# find -size +1024k -o -name "vmlinuz*"
2.37在/var/log目录中查属于用户lp的文件或目录,并以长格式显示其内容
[root@localhost ~]# find /var/log -user lp -exec ls -ld {} \;
ln命令——为文件或目录建立链接(link)
2.38为文件f创建符号链接文件并保存到/etc目录中,以便需要时查    该文件
[root@localhost ~]# ln  -s  /etc/httpd/f  /etc/
[root@localhost ~]# ls  -lh  /f
2.39为网卡配置脚本文件创建名为 mynetconfig的硬链接文件,以便通过它对网    卡参数进行配置。
[root@localhost ~]#ln /usr/sbin/system-config-network /sbin/mynetconfig
[root@localhost ~]#ls -lh /sbin/mynetconfig 
文件内容操作命令
cat命令——显示并连接(concatenate)文件的内容
2.40查看/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配置文件中的内容,以了    解网卡的配置信息
[root@localhost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2.41查看/proc/version文件中的内容,以了解系统内核及开发环境软件等信息
[root@localhost ~]# cat /proc/version
2.42查看/proc/cpuinfo文件中的内容,以了解当前主机的cpu信息
[root@localhost ~]# cat /proc/cpuinfo
more和less命令——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2.43使用more命令分屏查看Apache网站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内容
[root@localhost ~]# more /etc/httpd/f
2.44使用more命令结合管道符号| 分屏查看 "ls -lh /etc/*.conf*命令的输出结    果。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式将无法向上翻页
[root@localhost ~]# ls -lh /etc/*.conf | more
head和tail命令—查看文件开头或末尾的部分内容
2.45查看当前用户配置文件/etc/passwd的开头三行内容
[root@localhost ~]# head -3 /etc/passwd
2.46查看Apa
che网站服务器的错误日志文件的最后一行内容
[root@localhost ~]# tail -1 /var/log/httpd/error_log
2.47查看公共日志文件/var/log/messages的最后十行内容(默认值),并在末尾    跟踪显示该文件中更新的内容(ctrl+c键终止)
[root@localhost ~]# tail -f /var/log/messgaes
wc命令——统计文件内容中的单词数量(word count)等信息
2.48依次统计/f文件中的行数、单词数、字节数。
[root@localhost ~]# cat /f
[root@localhost ~]# wc /f 
2.49统计当前用户中的用户数量(密码文件/etc/passwd中的行数)
[root@localhost ~]# wc -l /etc/passwd
2.50结合管道统计/etc 目录中.conf配置文件的个数
[root@localhost ~]# ls -l /etc/*.conf | wc -l
grep命令——检索、过滤文件内容
2.51在/etc/passwd文件中查包含ftp字串的行
[root@localhost ~]# grep "ftp" /etc/passwd
2.52成查看/f文件中除了以“#”开头的行(一般为注释信息)和    空行以外的内容。
[root@localhost ~]# grep -v "^#" /etc/f | grep -v "^$"
linux所有命令都无法使用2.53执行lspci命令查看主机中的PCI信息,并过滤出其中以太网设备的信息
[root@localhost ~]# lspci | grep -i "Ethernet"
归档及压缩命令
gzip和bzip2命令——制作压缩文件或解开已压缩的文件
2.54使用gzip命令将当前命令下的文件进行压缩
[root@localhost ~]# ls -
[root@localhost ~]# gzip -
[root@localhost ~]# ls -
2.55使用gzip命令将压缩文件进行解压
[root@localhost ~]# gzip -
2.56使用bzip2命令将当前目录下的文件进行压缩
[root@localhost ~]# bzip2 -
[root@localhost ~]# ls -bz2
tar制作归档文件或释放归档文件
2.57/etc和/boot目录备份为包文件(.扩展名简写为.tgz)
[root@localhost ~]# tar zcf /etc/boot
2.58将/home目录及/etc/passwd、/etc/shadow文件备份为2包
[root@localhost ~]# tar jcvf usershome.tar.bz2                                            /home /etc/passwd /etc/shadow   
tar命令、解压并释放(恢复)归档压缩包文件
2.59将包文件解压并释放到当前目录中
[root@localhost ~]# tar zxf
[root@localhost ~]# ls -dl etc boot
2.60将usershome.tar.bz2包文件释放到根目录中(将覆盖现有文件)
[root@localhost ~]# tar jxf usershome.tar.bz2 -c /
使用Vi文本编译器
2.61设置命令别名vi,以便执行vi命令时加载增强版vim程序。
[root@localhost ~]# alias vi='/usr/bin/vim'
[root@localhost ~]# which -a vi vim
2.62将系统中的/etc/inittab文件复制到当前目录中,并使用vi编译器打开复制    的新文件
[root@loc
alhost ~]# cp /etc/inittab ./vitest.file
[root@localhost ~]# vi vitest.file
vi有三种模式:命令模式  插入模式    编辑模式
一进入vi我们进入的是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下通过键盘输入的多有的对应的字符都是命令。
只有转到插入模式才可以进行文本输入,输入a或i或o(大小写均可)即可由命令模式转入插入模式。在插入模式下按esc键即可返回命令模式。
i是在光标前插入文本。
I是在本行(即光标所在行)开始前插入文本。
a是在光标后附加文本。
A是在本行(光标所在行)末尾附加文本。
o是在光标下插入新行。
O是在光标上插入新行。
从命令模式转到编辑模式下,按:即可由命令模式转到编辑模式。输入命令后回车,即可从编辑模式回到命令模式。
插入模式与编辑模式之间不可以直接转化。
在编辑模式下退出vi输入:q等即可。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ZZ即可退出vi。
命令行那个模式下的定位命令:
h:左移一个字符
j:下移一个字符
k:上移一个字符
l:右移一个字符
$:直接移至行尾
0(零):直接移至行首
回车:移至下行行首
H:移至屏幕上端
M:移至屏幕中端
L:移至屏幕下端
G:移至文件的最后一行
1G:移至文件第一行
nG:移至文件第n行
命令行模式下的删除命令:
x:删除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X: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dG:删除光标所在的行到末尾的内容
D:删除光标所在处到结尾
命令行模式下的复制命令:
yy或Y:是复制当前行
nyy或nY:是复制当前行一下n行
p:将已经选择复制或已经被删除的行放在当前行下(即粘贴)
命令行模式的替换和取消命令:
r:取代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从光标所在处开始替换直到按esc键结束
s:替换光标所在处字符,并进入文本输入方式
S:替换光标所在全行,按esc结束
u:取消上一步的操作。取消到上次打开文件的点上。ctrl+r取消取消
U:取消当前行的所有操作
命令行模式下的保存和退出:
:w直接保存。
:w 新的文件名//另存为某文件
:q不保存退出
:wq保存退出
:q!
:wq!加!表示强制
:set nu设置行号
:set nonu取消行号
17  到第十七行
:n  到第n行
可以通过vi的配置文件:在用户的家目录下 vi .vimrc进入.vimrc文件下输入set                      nu并保存,即可使vi编译的文件显示行号。
搜索和替换命令:
/string回车    n键向下搜索,N键向上搜索  搜索完成后按:%s/old(旧的内容)/new(新的内容)/g完成狼替换    搜索完成后按:%s/old(旧的内容)//g将搜到的全部删除了
?string回车  N键向下搜索,n键向上搜索
:r 文件名//导入其他的文
:!后可写一些操作系统命令例如clear(清除)关机等
vi -o 文件1 文件2可以打开多个文件。按ctrl+ww可以在两个文件中切换光标
在编辑模式下:
:n1,n2d  将删除n1行到n2行处的字符
例如:10.20d将删除10行到20行处的字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