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教案
教学单元
常用的数制
教学目的
了解常见的数制方式;掌握二、八、十、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
教学
重点
数制的表示方法
难点
二、八、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难点解决措施
通过实例分析,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
一、概述
数值:多位数码的构成方法和进位规则。
码制:编制代码时遵循的规则。
二、几种常用的数制
由常见的十进制、时间的计数规则引入常见的数制及相关问题。
常用数制:举例:十进制、二进制(双)、七进制(星期)、十二进制(打)等
          特点:基数:树脂中所用的数码的个数;
                位权:每一位代表多大。
1、十进制:例232*101+3*100
  基数10,位权10n,进位规则:逢十进一。
通用公式:,i表示位,表示第i位的系数。
2、二进制:例:101
基数2,位权2n,进位规则:逢二进一二进制转换方法的口诀
通用公式:      问题:(211)2对吗?
3、八进制:基数为8,逢八进一,
4、十六进制:基数为16,逢十六进一,
总结:基数不出现,逢基数进一,通用公式:
思考题:写出4位二进制、4位八进制、4位十六进制数的最大值
三、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1、任意R进制十进制:按位权展开,再按十进制规则运算。(利用通用公式)
2、十进制R进制:分两步:①整数部分:除R取余,注意结束及结果
                              小数部分:乘R取整,注意精度及结果
                            ②结果合并。
将十进制数(107.625)10转换成二进制数。
解:(1)整数部分转换
所以,  (107)10=(K6 K5 K4 K3 K2 K1 K0)2=(1101011)2
(2)小数部分转换
0.625×2=1.250      整数部分=1=K-1
0.25×2=0.50        整数部分=0=K-2
0.50×2=1.00        整数部分=1= K-3
所以,(0.625)10=(K-1K-2K-3)2=(101)2
由此可得十进制数(107.625)10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107.625)10=(1101011.101)2
3、R进制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八进制:以小数点为基准,整数向前,小数向后,3位一组,不足补0,按权计算。
将二进制数(11100101.11101011)2转换成八进制数。
(11100101.11101011)2=(345.726)8
(2)二进制十六进制:以小数点为基准,整数向前,小数向后,4位一组,不足补0,按权计算。
将二进制数(10011111011.111011)2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10011111011.111011)2=(4FB.EC)16
(3)八进制二进制:将每一位八进制数用3位2进制代替。
将八进制数(745.361)8转换成二进制数。
(745.361)8= (111100101.011110001)2
(4)十六进制二进制:将每一位八进制数用4位2进制代替。
4、八进制十六进制:以二进制为桥梁,进行转换。
(3BE5.97D)16=(11101111100101.100101111101)2
思考题:在十-二进制转换中,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转换方法有何不同?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
教学单元
逻辑代数基础
教学目的
熟练掌握三种基本逻辑运算和几种常用复合逻辑运算;掌握常用的逻辑符号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
教学
重点
基本逻辑运算 逻辑函数的表示
难点
同或和异或逻辑关系
难点解决措施
通过实例分析,利用联想法记忆。
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逻辑变量
取值:逻辑0、逻辑1,0和1不代表数制大小,仅表示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两种逻辑状态。例如:电路的通和断,开关的开和关、事情的真和假,结果的成立不成立等。
二、三种基本运算
1、逻辑与:只有决定某一事件的所有条件都具备,这一事件发生
 
2、逻辑或:决定某一事件的条件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具备,这一事件发生
   
3、逻辑非:当决定某一事件的条件满足时,事件不发生,反之发生。
 
三、复合逻辑运算
1、与非:
2、或非:
3、与或非: 
只要A、B或C、D任何一组同时为1,输出为0,只有当每一组输入都不全是1时,输出才是1。
4、异或:
当A、B不同时,输出为1.
5、同或:
当A、B相同时,输出为1。
注意:同或和异或互为相反关系。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
教学单元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教学目的
掌握逻辑代数中的代入、反演、对偶三大定理
教学
重点
三大定理的应用
难点
反演定理和对偶定理的区别
难点解决措施
利用口诀记忆“反演有三项,对偶两成双“
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代入定理
任何含有某变量的等式,如果等式中所有出现此变量的位置均代之以一个逻辑函数式,则此等式依然成立。
例:  用BC来代替B,得
由此,可推广到N个变量
注意:在对复杂的逻辑式进行运算时,需遵守与普通代数一样的运算优先顺序,即先算括号里的内容,其次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二、反演定理
对于任意一个逻辑函数式Y,做如下处理:
(1)把式中的运算符“”变成“+”, “+” 变成“”;
(2)常量“0”换成“1”,“1”,换成“0”;
(3)将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变成原变量。
    那么得到的新函数式称为原函数式Y的反函数式
例:其反函数为
   
注意:在求反函数时,对其中的复杂项可结合利用代入定理,将其看成一项,方便求解。
三、对偶定理
对于任意一个逻辑函数,做如下处理:
(1)把式中的运算符“”变成“+”, “+” 变成“”;
(2)常量“0”换成“1”,“1”,换成“0”;
那么得到的新的函数为原函数的对偶式,也称对偶函数。
,其对偶式为
对偶规则:如果两个函数式相等,则它们对应的对偶式也相等。
注意:(1)求对偶式时运算顺序不变,且它只变换运算符和常量,变量是不变的。
(3)函数式中有“”“”运算符,求反函数和对偶函数式,要将运算符“”换成“”, “”换成“”。
(3)反演定理和对偶定理区别:“反演有三项,对偶两成双“
《数字电子技术》教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