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AVR的RTOS(mega128)
2009-09-2616:46
对原作者黄健昌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正是这篇文章给我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铺平了道路,循序渐进、受益良多,由于正在使用mega128做项目,编译器为WinAVR20080610,所以将原文中的实例做了改动,并在开发板上进行了验证。出于对原作者的尊敬,只对原文做一些必要的改动,基本上维持原
貌。
第一篇:函数的运行
在一般的单片机系统中,是以前后台的方式(大循环+中断)来处理数据和作出反应的。
例子如下:
makefile的设定:运行WinAvr中的Mfile,设定如下
MCU Type:mega128
Optimization level:s
Debug format:AVR-COFF
C/C++source file:选译要编译的C文件
#include<avr/io.h>
#include<avr/Interrupt.h>
#include<util/delay.h>
void fun1(void)
{
unsigned char i=0;
while(1)
{
i++;
PORTC=0x01<<(i%8);
_delay_ms(200);
}
}
int main(void)
{
DDRC=0xFF;
fun1();
}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要调用一个函数,真是只能以上面的方式进行吗?
相信学习过C语言的各位会回答,No!我们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函数指针变量调用函数”,如果大家都和我一样,当初的教科书是谭浩强先生的《C程序设计》的话,请回书的第9.5节。
例子:用函数指针变量调用函数
#include<avr/io.h>
#include<avr/Interrupt.h>
#include<util/delay.h>
void fun1(void)
{
unsigned char i=0;
while(1)
{
i++;
PORTC=0x01<<(i%8);
_delay_ms(200);
}
}
void(*pfun)();//指向函数的指针
int main(void)
{
DDRC=0xFF;
pfun=fun1;//
(*pfun)();//运行指针所指向的函数
}
第二种,是“把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
#include<avr/io.h>
#include<avr/Interrupt.h>
#include<util/delay.h>
void fun1(void)
{
unsigned char i=0;
while(1)
{
i++;
PORTC=0x01<<(i%8);
_delay_ms(200);
}
}
void RunFun(void(*pfun)())//获得了要传递的函数的地址
{
(*pfun)();//在RunFun中,运行指针所指向的函数
}
int main(void)
{
DDRC=0xFF;
RunFun(fun1);//将函数的指针作为变量传递
}
看到上面的两种方式,很多人可能会说,“这的确不错”,但是这样与我们想要的RTOS,有什么关系呢?各位请细心向下看。
以下是GCC对上面的代码的编译的情况:
对main()中的RunFun(fun1);的编译如下
ldi r24,lo8(pm(fun1))
ldi r25,hi8(pm(fun1))
rcall RunFun
对void RunFun(void(*pfun)())的编译如下
/*void RunFun(void(*pfun)())*/
/*(*pfun)();*/
.LM6:
movw r30,r24
icall
ret
在调用void RunFun(void(*pfun)())的时候,的确可以把fun1的地址通过r24和r25传递给RunFun()。但是,RTOS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函数的地址呢?
第二篇:人工堆栈
在单片机的指令集中,一类指令是专门与堆栈和PC指针打道的,它们是rcall相对调用子程序指令
icall间接调用子程序指令
ret子程序返回指令
reti中断返回指令
对于ret和reti,它们都可以将堆栈栈顶的两个字节被弹出来送入程序计数器PC中,一般用来从子程序或中断中退出。其中reti还可以在退出中断时,重开全局中断使能。
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建立我们的人工堆栈了。
例:
#include<avr/io.h>
#include<avr/Interrupt.h>
#include<util/delay.h>
void fun1(void)
{
unsigned char i=0;
while(1)
{
i++;
PORTC=0x01<<(i%8);
_delay_ms(200);
}
}
unsigned char Stack[100];//建立一个100字节的人工堆栈
void RunFunInNewStack(void(*pfun)(),unsigned char*pStack)
{
//原文函数地址的高低字节入栈次序是相反的,虽然编译没问题,但实际运行出错。
*pStack--=(unsigned int)pfun;//将函数的地址低位压入堆栈,
*pStack--=(unsigned int)pfun>>8;//将函数的地址高位压入堆栈,
SP=pStack;//将堆栈指针指向人工堆栈的栈顶
调用子程序的例子__asm____volatile__("RET");//返回并开中断,开始运行fun1()
}
int main(void)
{
DDRC=0xFF;
RunFunInNewStack(fun1,&Stack[99]);
}
RunFunInNewStack(),将指向函数的指针的值保存到一个
unsigned char的数组Stack中,作为人工堆栈。并且将栈顶的数值传递组堆栈指针SP,因此当用"ret"返回时,从SP中恢复到PC中的值,就变为了指向fun1()的地址,开始运行fun1().
上面例子中在RunFunInNewStack()的最后一句嵌入了汇编代码"ret",实际上是可以去除的。因为在RunFunInNewStack()返回时,编译器已经会加上"ret"。我特意写出来,是为了让大家看到用"ret"作为返回后运行fun1()的过程。
第三篇:GCC中对寄存器的分配与使用
在很多用于AVR的RTOS中,都会有任务调度时,插入以下的语句:
入栈:
__asm____volatile__("PUSH R0\n\t");
__asm____volatile__("PUSH R1\n\t");
......
__asm____volatile__("PUSH R31\n\t");
出栈
__asm____volatile__("POP R31\n\t");
......
__asm____volatile__("POP R1\n\t");
__asm____volatile__("POP R0\n\t");
通常大家都会认为,在任务调度开始时,当然要将所有的通用寄存器都保存,并且还应该保存程序状态寄存器SREG。然后再根据相反的次序,将新任务的寄存器的内容恢复。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大家看过陈明计先生写的small rots51,就会发现,它所保存的通用寄存器不过是4组通用寄存器中的1组。
在Win AVR中的帮助文件avr-libc Manual中的Related Pages中的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其实有一个问题是"What registers are used by the C compiler?"回答了编译器所需要占用的寄存器。一般情况下,编译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