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概论
1.1基本内容分析
1.1.1本章的重要概念
(1)DB、DBMS和DBS的定义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等各阶段的特点。
(3)数据描述: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各阶段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概念设计中实体间二元联系的描述(1:1,1:N,M:N)。
(4)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定义,两类数据模型,逻辑模型的形式定义,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联系的实现方式。
(5)DB的体系结构:三级结构,两级映像,两级数据独立性,体系结构各个层次中记录的联系。
(6)DBMS
DBMS的工作模式、主要功能和模块组成。
(7)DBS:DBS的组成,DBA,DBS的全局结构,DBS结构的分类。
1.2教材中习题1的解答
1.1名词解释
逻辑数据: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
物理数据:指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数据。
联系的元数: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1:1联系”。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
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和E2的联系是“1:N联系”。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M:N联系”。
数据模型:能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独立于计算机系统、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反映企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的数据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或逻辑数据模型):与DBMS有关的,直接面向DB的逻辑结构、从计算机观点对数据建模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型(层次)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表达实体集的数据模型。
外模式: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概念模式: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
内模式:DB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
外模式/模式映象: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之间数据结构的对应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之间数据结构的对应性。
数据独立性:应用程序和DB的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物理数据独立性:在DB的物理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
逻辑数据独立性:在DB的逻辑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
数据库系统包括db dbms dba主语言:编写应用程序的语言(如C一类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称为主语言。
DDL:定义DB三级结构的语言,称为DDL。
DML:对DB进行查询和更新操作的语言,称为DML。
过程性语言:用户编程时,不仅需要指出“做什么”,还需要指出“怎么做”的语言。
非过程性语言:用户编程时,只需指出“做什么”,不需要指出“怎么做”的语言。
DD(数据字典):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DD。
DD系统:管理DD的软件系统,称为DD系统。
1.2试解释DB、DBMS和DBS三个概念。
答: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MS是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1.3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各有哪些特点?
答:人工管理阶段主要有四个特点: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面向程序。文件系统阶段主要有五个特点: 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文件组织已多样化;数据
面向应用;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
1.4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举例说明。 答:主要有三个缺陷: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数据联系弱。
例如学校里教务处、财务处、保健处建立的文件中都有学生详细资料,譬如,家庭住址等。这就是“数据”冗余;如果某个学生搬家,就要修改三个部门文件中的数据,否则会引起同一数据在三个部门中不一致;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这三个部门的文件中数据没有联系。
1.5数据管理的数据库阶段产生的标志是哪三件事情?
答: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的三件事件:1968年IBM公司研制的IMS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层次DBS;1969年美国CODASYL组织DBTG报告,提出网状DBS的概念;1970年美国IBM公司的E.F.Codd发表论文,提出关系模型的思想。
1.6数据库阶段的数据管理有哪些特点?
答:主要有五个特点: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提供了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对数据的操作以数据项为单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1.7与“文件”结构相比,“数据库”结构有些什么不同?
答:与文件结构相比,数据库结构主要有下面三点不同:
数据的结构化。文件由记录组成,但各文件之间缺乏联系。数据库中数据在磁盘中仍以文件形式组织,但这些文件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用数据模型来描述,整体结构化。数据模型不仅描述数据本身的特点,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独立性。文件只有设备独立性,而数据库还具有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访问数据的单位。访问文件中的数据,以记录为单位。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以数据项(字段)为单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1.8什么是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中有哪两级独立性?
答: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DB的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在物理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称为物理数据独立性;在逻辑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称为逻辑数据独立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