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美术专业网络教学平台的产生与发展
1.始于网络精品课程建设
我国的网络公开课于2001年开始上线。2003年4月,《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精品课程”计划。精品课程建设属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部分,旨在将高质量的高校课程整合,并通过网络进行示范。精品课程的建设分为校级、省级、国家级三个等级,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共包含本科教育课程690门,其中美术专业相关课程共16门,占比仅约2.3%。课程内容以通识类美育、中外艺术史、艺术赏析与摄影技术为主,也包含书法、动画造型基础、版面设计、空间形态设计等专业课程[1]。整体而言,美术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较为薄弱,不仅课程数量较少,而且课程内容的覆盖范围不够均衡。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组织形式与以往的教学较为相似,多数课程采用现场授课结合摄影棚录制的方式。其作为选修课对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录制方式的限制,存在缺乏具有专业性的实践课程与技法课程的问题。此外,由于课程平台数量较多、课程较为分散,课程之间也缺乏连通性。
2.美术专业慕课建设与发展
慕课(M a s s i v eO p e nO n l i n eC o u r s e 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诞生于2008年。慕课以8至15分钟的短视频组织教学内容,并提供在线测试、答疑以及讨论功能。经过4年的发展,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而中国慕课大规模的发展则从2013年开始[2]。2012年12月,“网易云课堂”正式上线;同年,“智慧树”作为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的服务运营商平台成立;2013年10月,清华大学推出“学堂在线”;2014年5月,中国大学M O O C(慕课)平台开始上线。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发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慕课平台,如北京高校优质课程研究会、人卫慕课等。从慕课平台的主导机构看,中国慕课平台包括高校平台、教育组织平台及商业机构平台三种类型,各平台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近年来,慕课平台的数量经历了爆发式的发展过程,但几家大型慕课平台已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与以往的网络公开课相比,慕课突破了教学时间的限制,能够满足网络时代下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需要。慕课的使用人数较最初的精品课程也有较大的增长。如:学堂在线平台最受欢迎的课程“生活英语听说”至2020年8月选课人数已达92.1万人次,中国大学M O O C 平台2020年最受欢迎的课程“从0到20000+词汇速记营”至2020年8月共有35.2万人次选课;各大慕课平台美术专业相关慕课的选课总人数于2020年也突破了200万,至2020年8月,学堂在线平台中清华大学开设的“不朽的艺术:走进大师与经典”课程选课人数超过21万人;中国大学M O O C平台中央美术学院叶南教授主讲的“素描教学基础课程”选课达3万人次以上。
二、慕课及网络公开课开课现状分析
笔者选择发展较好并具有美术专业相关课程的大型慕课平台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 O O C、智慧树2020年8月前上线的课程作为研究样本来源,发现上述网络平台中艺术学一级学科中的美术理论、美术学、设计学等相关课程共包含141门课程。笔者分析上述课程的授课教师、课程类型、教学形式、选课人数、参与效果等,并对比e d X、I v e r s i t y、O p e n l e a n i n g、M I T-O p e n C o u r s e W a r e等与我国合作的海外慕课平台运行情况,探讨我国慕课的开课现状。
1.课程内容
慕课按照课程内容可以分为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体验互动类课程三大类。其中,知识性课程与慕课教学形式的融合性较好,技能性课程和体验互动类课程对学生反馈与课程设计的要求较高,需要调动较多资金与人员建设课程。目前,在我国的美术相关慕课中,设计类课程的数量最多,其次为绘画技法类、通识类美育课程、美术
我国美术专业慕课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李天1周晶2
摘要:慕课教育是目前高校教学大力发展的方向,我国美术专业网络线上教育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该文回顾我国美术专业相关网络教学平台的产生与发展,分析美术类网络公开课及慕课的开课现状,提出慕课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美术教学慕课
图1
教学心得
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史论。此外,摄影、民间工艺、书法类课程也占有一定比例。总体而言,技能性或技法类课程数量与理论类课程
数量基本相仿(图1①
)。
在绘画技法类课程中,国画相关课程数量最多,占课程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水彩与素描,油画技法类课程数量较少(图2)。此外,部分院校开设了铜版画、计算机软件绘画等慕课。从技法类课程的内容看,大部分课程面向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或美术专业的低年级学生。
对比国内各平台开课数据:中国大学M O O C 平台课程数量最多,课程内容也较为均衡,其中美术史类
课程数量最多;学堂在线平台最为重视设计类课程,数量是绘画技法类课程的2倍;智慧树平台规模较小,绘画技法类课程数量占25%。海外最有影响力的慕课平台e d X 与国内慕课的内容分布情况大致相同,但国内慕课已在数量上占据一定的优势。清华大学也在e d X 平台上线了美术专业的双语课程。各类课程类型数量对比如图3所示。
2.教学形式
国内慕课平台课程教学形式以课件录屏与教师绿幕视频相结合为主,占全部课程的60%以上,部分课程以课堂实景、摄影棚布景或访谈对话的形式录制教师讲解镜头,经后期处理与教学课件结合,通过教师与课件镜头的相互穿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以往的网络公开课平台课程的课堂实录相比,慕课通过内容的调整增强了课程内容的吸引力,能够调动视频观看者的学习积极性。
技法类课程需要教师在开展油画、素描、水彩等课程时以摄像机近距离录制范画绘画过程,结合课件展示绘画步骤;书法类课程以摄影棚实录教师示范过程为主;国画课程则需要两者兼有。如,中国大学M O O C 平台上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的“素描教学基础课程”慕课以作品讲解、教师作品与学生作品作为案例,细致讲授了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黑白灰的素描构成关系等基础内容。课程的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案例选择也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学的高水准。但是,这种教学手法由于缺少师生间的交流,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与问题予以调整,教学方式仍有改进的空间。
中国慕课在线登录
3.课时安排
目前大多数慕课单节视频的长度为5至20分钟,最新上线课程的时长有缩短的趋势,一般为10分钟以内,单节视频只讲解1至2个知识点。课程总课时量分布较为均衡,大部分专业课的总课时量低于36学时,学习时间总长为8至16周不等,每周1至4课时。在慕课学习结束后,学习者有1至4周完成作业及期末考核的时间。
4.授课教师
目前,国内高校中开设美术专业相关课程最多的是清华大学,其次为北京师范大学,各类师范大学与综合类院校大多开设有美育类及美术通识类课程。此外,专
业美术学院开设的课程体现了学科优势,但开设的慕课
图2
图3
图4
图5
数量明显不足。多数高校开课门数仅为1至3门,课程总体规模较小,不利于美术学科慕课教育的整体发展。部分慕课教师来源高校分布如图4所示。
慕课主讲教师并无职称限制,教授、副教授与讲师均能开设课程。目前,高级职称教师开课数量较多,其中教授占比约为39%,副教授占比约为38%,讲师占比约为23%,表明网络课程对主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要求较高(图5)。此外,授课教师中的男教师数
量较多,占62%左右,女教师占比约为38%,与目前我国高校男女教师比例基本相当。
5.选课人数
不同课程的选课人数差距较大。选课人数最多的学堂在线平台中“不朽的艺术:走进大师与经典”课程,选课人数累计达到21万人,有的课程选课人数较少,仅有两位数。美育类课程与艺术史论类课程由于受众面较广而普遍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专业性较强的绘画技法类与设计类课程相对受到了冷遇(图6)。
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美术专业慕课平台为学堂在线,选课总人数与单门课程平均选课人数均大幅领先其他平台,智慧树平台与中国大学M O O C平台相对落后(图7)。实际上,各平台的界面设计与学习方式基本一致,课程平台的影响力实际上与慕课内容的吸引力、平台的覆盖率等因素相关。
三、美术专业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制作成本限制
一门质量较高的慕课在视频制作阶段就需要投入较高的时间成本和大量资金,除了需要专业的录制团队,还要重视后期制作的细致程度。部分课程为了节约制作成本与时间,视频中教师出境的时间较短,课程场景较为单一,制约了课程的表现力。此外,慕课在线运行阶段需要在线答疑与作业批改,由于学生数量较多且在线留言时间不定,需要配备助教及时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反馈。若反馈不及时,则难以保证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并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考核制度不够健全
在线教育学习获得的学分、证书以及学位能否获得社会的承认是慕课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许多高校已经承认慕课作为选修课获得学分,但部分高校尚未将慕课纳入课程体系,慕课证书在社会上也未获得广泛认可。一些慕课的线上动态考核方式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这也是造成慕课学分认定存在困难的主要障碍之一。
3.版权制约
版权是制约慕课展示效果的重要因素,部分国内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使用了未获得授权的图像或影音资料,而各大公开课平台不能将这部分资料公开传播,导致课程信息量减少。
四、美术专业慕课的发展方向
1.增加课程数量
美术专业相关慕课要想增加课程数
图6
图7
(下转第93页)
教学心得
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上接第90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展览馆等,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环境中体验美,强化劳动意识,形成“劳动创造美”的观念。美术课堂内外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相关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有效促
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劳动观,使其审美能力和创造性劳动技能都得以明显提高。
自然环境资源涉及更广阔的空间和事物,更具多样性和拓展性,将其作为教学资源有助于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人类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劳动成就获得自身发展。如,人们生产劳动工具最初只是为了实用,后来在劳动过程中逐渐融入审美因素,在纺轮、炊具、斧头等生产生活用具上雕刻花纹,赋予其审美趣味。人类就这样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形成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并最终相对独立于自然之中。自然环境始终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类来自自然,理应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更丰富而有力量感的美术创作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校内自然景观,培养学生关注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关注生活的意识;或带领学生了解校外城市环境,体验人文景观的设计感,进而到山间原野感受纯真广袤的自然之美,造无限之美感,育强大之劳技,如此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目标即可实现。
结语
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我国培养社会所需合格人才实行的“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关,缺一不可。在新时代,教师要全面、深入理解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以美术教学为平台,不断促进二者有机整合,以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在美术教学中,教学方法是根本,教学资源是保障和优化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运用可推进审
美教育与劳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真正“落地生根”,实现二者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诚然,学生的顺利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学校也必须在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基础上,加强智育、德育、体育的教育功能,让“五育”并举,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 ].中国德育,2015(16):6.
[4]周峰.简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兼论劳技教育的定位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2(4):16-18.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编辑
杨
婷
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可以提升国内高校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可加大引进海外课程的力度,购买海外慕课版权并添加中文字幕,将海外课程融入国内平台。
2.重点发展技能型课程
目前,我国慕课除了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线上教育,还具有社会辐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服务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为毕业生提供再次深造的机会、为其他有需要的人提供职业
培训三个方面[3]
。从学科发展、职业培训的角度看,部分技法类
课程的评论人数比例较其他课程更高,大部分评论主要是针对具体操作类问题的讨论,说明该类课程不仅需求量较大,而且更需要师生进行在线互动。
3.走向国际平台
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走出去”是时代
赋予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与职责[4]。慕课已经成为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隐形场域[5]。目前,C o u r s e r a 、e d X 等国际慕课平
台上已经有70余门有助于提升中国形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其中美术专业相关课程仅包括清华大学在e d X 上线的“图案审美与创作”“山水画技法”“西方与中国艺术”“中国建筑史”等课程。
国内课程在海外平台上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翻译问题。“中国建筑史”课程的翻译制作委托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以保证翻译内容的准确性、专业性、连贯性。课程前八讲采用了中英文双语视频,后八讲为中英文单独排版。根据学习者反馈,笔者认为,中英文双语排版能够更有效地表达中国特有的建筑名词,教
学效果更好[6]。在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网络课
程可通过与专业翻译公司合作的方式入驻海外慕课平台,以增强我国文化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基金项目:西安交通大学标杆建设课程项目“中外建筑艺术与欣赏”课程成果。注释:
①文章中的图表均为笔者统计2020年8月前各大慕课平台数据自绘。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1号
[A /O L ].(2019-01-11)[2021-03-10].h t t p ://w w w .m o e .g o v .c n /s r c s i t e /A 08/s 5664/m o e _1623/s 3843/201901/t 20190121_367540.h t m l .
[2][3]郭英剑.“慕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 ].高校教育管理,2014,8(5):29-33.
[4]高靓.教育走出去的中国步伐[N ].中国教育报,2012-11-06(1).[5]赵紫玉.利用国际性慕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探析[J ].教学与研究,2019(3):95-104.
[6]王贵祥,张亦驰.清华学堂在线与《中国建筑史》M O O C 课程[J ].中国建筑教育,2015(3):28-35.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编辑
王雨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