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慕课开发与研究的理性思考
近两年,慕课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席卷了中外高等教育界,各大主流媒体均刊登了有关慕课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于慕课今后的发展态势大致有三种态度:(1)持乐观态度。慕课对传统高校教学的影响是地震式的,未来甚至将取代传统教育,成为今后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2)持悲观态度。慕课因其本身固有的缺陷,以及对高校教师现有地位造成动摇的恐慌,慕课热潮雷声大雨点小,只会是昙花一现,必定会冷却下来。(3)持中立态度。慕课的产生与发展为高校教学形式的变革带来了一种新的理念,这无疑是有益的。但慕课还处于发展初期,现在来断定慕课将取代高校传统教学形式,为时尚早,对于慕课发展前景的预测还有待观察。
以上种种推测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推测本身就决定了其观点必然是不确定的。事实上,慕课教育与传统教育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在这种互补关系中,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高校的管理者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要考虑怎样同时利用好这两种教育方式,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现高校教育教学更好的发展。如果利用得好,慕课无疑是高校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一、慕课的产生与优势
(一)慕课的产生
“慕课”一词为英语单词Mooc的音译,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意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是在线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美国知名学府借助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首创了“慕课”平台,通过Coursera、Udacity、edX等新兴教育网站,以网络为传播途径,向全球学习者提供高品质的免费课程和讲座,在全球兴起了一股学习“慕课”的高潮。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更是在评选美国2012年十大教育事件时,将该年称为“慕课”元年[1]。Mooc发展到后期又出现了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简称),直译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一般认为:这个概念是由福克斯教授最早使用的,其中small和private是相对于Mooc中的massive和open而言的。small是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是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课程[2]。
最早对MOOC进行研究的中国学者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焦建利教授,他在《说说慕课的来龙去脉》中第一次把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翻译成为“慕课”,并论述了MOOC产生的模型和发展演变的情况。随后,“慕课”一词在我国得到广泛使用[3]。
(二)慕课的特点
从慕课的英文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可以概括出慕课主要有以下优势[4]:
1大规模(massive)
线下教育因场地和经费的原因,受教育者的人数不会太多,而慕课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学习人数上没有限制,在线学习人数可以多达几万甚至几十万。
2开放(Open)
资源共享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慕课的出现使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向所有人开放。改变了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使所有有学习心向的人都可以有途径接受教育。
3在线(Online)
慕课学习不同于以往的远程网络教育,在授课方式上实现了实时交互。突出表现在:学生
中国慕课mooc网页版在上课时可以随时在页面中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进行解答。布置的客观作业有系统的自动测评,主观作业可以通过交流或论坛的方式得到解决,甚至有助教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答疑。
二、慕课对教育活动各要素的影响
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三大要素。教育影响又分为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慕课的兴起可以说是高校教育手段的一种进步。其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可以分别从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三方面进行说明。
(一)对学生的影响
所有的慕课研究都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慕课课程的注册人数多,但是退学率极高。从这里可以看出:慕课虽然吸引人,但是没有长效机制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行为。学生在慕课学习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兴趣不足
高校学生的逃课率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现实。这与慕课中注册人数多,但是退学率高的现实似乎在某些方面是吻合的。究其原因,与讲授的课程不能满足其学习兴趣是分不开。虽然我们知道,目前有实力进行慕课开发并且呈现慕课课程的无不是名牌学校的资深教授们。但是,大学不像中小学,评价一位教师的标准,不仅有教学水平,还有研究能力。而从目前高校对教师评价的指标来看,研究能力无疑是评价高校教师的重要标准。所以,高校很多资深教授的研究能力非常突出,但是教学水平不一定很高。慕课课程的授课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若不能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中途退学的概率会非常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