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重理论、语法讲解,轻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专升本学生在理论基础、归纳总结、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主动学习以及沟通协调等能力比普通本科生稍差,课程教学完成后,学生通常不能适应职业的需求。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不能完全以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主,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侧重学生在做中学,同时要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的单一课程考核方式,在教学过程开展多形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1 课程定位
21世纪,随着Internet的应用深入和普及,人类社会步入网络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
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代大学生在学期间、步入社会以后,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应成为大学生的常识,而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对计算机网络的操作和使用应成为大学生应具有的基本技能,是其基本素养的需要;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于网络的应用,基于网络的编程已经成为求职、工作的迫切需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应用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2015版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如图1,该课程将在第三学期开设。
2 专升本“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坚持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设
计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均围绕能力培养来进
①课题来源:系北京联合大学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计算机网络》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琨(1980—),女,河南焦作人,在读博士,讲师,从事分布式计算、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研究。
DOI:10.16661/jki.1672-3791.2016.02.097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①
刘琨 陈景霞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北京 102200)
摘 要:该文根据软件程序员岗位的工作任务,探索了专升本“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定位;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模块案例驱动式的课程设计方案,培养学生掌握软件程序员工作岗位必须的能力。该文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模块 计算机网络 职业能力 案例驱动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网课程:1672-3791(2016)01(b)-0097-02
图1 专业课程体系
(下转99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3 “互联网+”形势下对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3.1 加强教师现代课堂的教育理念
个别老师要转变把课堂仍看作是传授知识的想法,在这种认识下,多媒体课件仅仅被当作呈现知识内容
的工具,并且呈现的内容有着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导致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和只重内容不重形式两个极端[5]。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繁琐复杂,且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些上了年纪并不多接触互联网的教师来说,制作多媒体课件无疑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但是为了顺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学校要加强教师们的互联网意识,通过开设技能培训和经验交流等来让教师适应和学习多媒体课件在“互联网+”概念中的应用,到有效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和上课质量的方法。
3.2 对多媒体课件的改进
在“互联网+”的引领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方面要体现精简,一方面要体现精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如何学习,并且在总结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快速掌握本节课重点,有效把脉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课件内容要及时更新,对于落伍的内容要及时剔除。多媒体课件在讲授,传达知识的同时,自身也具有趣味性等特点,教师要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增加趣味性活动,对于实用型较强的课程来要加大素材的提供,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得出结论,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4 结语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不仅让课堂变得更加个性、有效率,同时也推动了现代教育事业的变革。一方面让学生提高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的教学习惯和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来的教学
惰性,在多媒体教学中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并且使得多媒体课件真正成为提高学生上课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方式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Mei-hui Liu.Discussing teaching videocases online:
Perspectives of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EFL teachers in Taiwan[J].Computers & education,2012,59(1): 120-133.
[2]耿建民.基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
育,2011(6):85-88.
[3]韩先满.“互联网+”视野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与管
理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70-72,83.
[4]叶凌波.职业技术学院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
素质教育,2015(8):56.
[5]颜姣姣,金湖庭,叶忠杰,等.高职院校“互联网+”教学新技术
应用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61-64.
行设计。以企业对软件程序员能力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够用,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到各个模块案例中,让学生通过对项目案例的分析和实现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编程技能,选择技术实用性、知识拓展性强的教学用例和实训项目。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模块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2.1 课程设计思路
(1)改变传统教学重视理论的教学模式,将枯燥的理论融合于案例项目中,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教中练,实现教、学、做的完美结合。
(2)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以企业岗位为导向,从企业实际的软件程序员实际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出发,选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3)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学习,更多的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4)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广泛听取企业工程师的意见,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方法等各方面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2.2 课程教学内容选取
整个课程设计7个模块、若干小案例。每个小案例覆盖每一章的若干知识点。小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知识点。7个模块分别为计算机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加密技术。因为课内学时有限,一些任务由学生课外完成,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2.3 教学过程设计
采用模块驱动、案例讲解、个人练习、分组讨论等各种模式。
(1)模块驱动。每个模块包含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完整章节的内容,模块的划分完全按照网络的七层结构提出。模块涉及的知识点分布于这个模块的各个案例中,每个模块由多个案例组合而成。
(2)案例讲解。所有知识点的讲解采用案例讲解的方式,案例的新知识点首先由教师详细讲解,已学知识点由学生自己复习,因此案例讲解过程中先复习已学知识,然后讲授新知识。
(3)个人练习。所有案例如果涉及到实验部分,则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主要采用个人上机完成的方式,此时主要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使学生首先掌握必备的知识。
(4)分组讨论。每个模块会给学生布置思考题,学生课下分组讨论完成课后思考题,培养学生分组、团队合作、自我研究的能力。
3 结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的理论性比较强,文章提出了模块、案例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黄芳,范兰德.职业胜任力需求下的高职课程改革[J].教育评
论,2013(3):42-44.
[2]廖海生.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高职“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与
实践[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2):114-118.
(上接97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