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是Visual Basic的简称,是由美国微软公司于1991年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和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用于开发 Windows 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 Windows 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广泛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动态链接库(DLL)、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连接(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
Visual 意为可视的、可见的,指的是开发像Windows操作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的方法,它与其他编程软件不同的是不需要编写大量代码去描述界面元素的外观和位置,只要把预先建立好的对象拖放到屏幕上相应的位置即可。应该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是一次编程技术的革命。
VB的特点
1.面向对象
VB采用了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它基本思路是把复杂的设计问题分解为多个能够完成独立功能且相对简单的对象集合。所谓“对象”就是个可操作实体如窗体、窗体中命令按钮、标签、文本框等,面向对象编程就是指程序员可根据界面设计要求直接在界面上设计出窗口、菜单、按钮等类型对象并为每个对象设置属性。
2.事件驱动
在Windows环境下是以事件驱动方式运行每个对象的都能响应多个区别事件,每个事件都能驱动段代码事件过程,该代码决定了对象功能。通常称这种机制为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可由用户操作触发也可以由系统或应用触发例如单击个命令按钮就触发了按钮Click(单击)事件该事件中代码就会被执行,若用户未进行任何操作(未触发事件)则就处于等待状态整个应用就是由彼此独立事件过程构成。
3.软件Software集成式开发
VB为编程提供了个集成开发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编程者可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调试直至把应 用编译成可在Windows中运行可执行文件并为它生成安装VB集成开发环境为编程者提供了很大方便
4.结构化设计语言
VB具有丰富数据类型是种符合结构化设计思想语言而且简单易学此外作为种设计语言VB还有 许多独到的处
5.强大数据库访问功能
VB利用数据Control控件可以访问多种数据库VB 6.O提供ADOControl控件不但可以用最少代码实现数据库操作和控制也可以取代DataControl控件和RDOControl控件
6.支持对象链接和嵌入技术
VB核心是对对象链接和嵌入(OLE)技术支持它是访问所有对象种思路方法利用OLE技术能够开发集声音、图像、动画、字处理、Web等对象于一体的功能强大的软件。
7.网络功能
VB 6.0提供了DltTML(Dynamic}tTML)设计工具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动态创建和编辑Web页面使用户在VB中开发多功能网络应用软件Software
8.多个应用向导
VB提供了多种向导如应用向导、安装向导、数据对象向导和数据窗体向导通过它们可以快速地创建区别类型、区别功能应用
9.支持动态交换、动态链接技术.
通过动态数据交换(DDE)编程技术VB开发应用能和其他Windows应用的间建立数据通信通过动态 链接库技术在VB中可方便地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也可Windows应用接口(.API)
lO.联机帮助功能
在VB中利用帮助菜单和F1功能键用户可随时方便地得到所需要帮助信息VB帮助窗口中显示了有关举例代码通过复制、粘贴操作可获取大量举例代码为用户学习和使用提供方便
Visual Basic 的局限性
不支持继承
VB5和VB6都是基于对象的编程语言,但是不包含继承特性。VB中提供了特殊的类的功能,但是还是不能满足程序员的需求。VB 包含了所有面向对象的特性。
多线程无原生支持
Visual Basic 对于多线程无原生支持,只能通过 Windows API 的调用实现。VB.Net 2002 以及之后的版本,都支持多线程技术。
异常处理不完善
Visual Baisc 中内置异常处理,即使未写异常处理代码,一旦用户出错也会弹出一个明确写出出错原因对话框,接着程序终止。
Visual Basic 中可以使用 Err.Raise 抛出异常。对系统及用户抛出的异常的处理常用两种模式:一是使用 On Error Resume Next 处理错误;另一种是使用 On Error Goto 将运行引入错误处理代码。但相对 C++ 等语言而言,这样的异常处理破坏了代码的结构。
RS-485协议
简介
典型的串行通讯标准是RS232和RS485,它们定义了电压,阻抗等,但不对软件协议给予定义,区别于RS232, RS485的特性包括:
1. 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
2.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
3. 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4. 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米(理论上的数据,在实际操作中,极限距离仅达1200米左右),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即单站能力。而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
因RS-485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因为RS485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连线,所以RS485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RS485接口连接器采用DB-9的9芯插头座,与智能终端RS485接口采用DB-9(孔),与键盘连接的键盘接口RS485采用DB-9(针)。
RS485编程
vb采用什么的编程机制 串口协议只是定义了传输的电压,阻抗等,编程方式和普通的串口编程一样
因RS-485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因为RS485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连线,所以RS485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RS485接口连接器采用DB-9的9芯插头座,与智能终端RS485接口采用DB-9(孔),与键盘连接的键盘接口RS485采用DB-9(针)。
RS-232
百科名片
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EIA) 所制定的异步传输标准接口。通常 RS-232 接口以9个引脚 (DB-9) 或是25个引脚 (DB-25) 的型态出现,一般个人计算机上会有两组 RS-232 接口,分别称为 COM1 和 COM2。
RS-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RS是英文“推荐标准”的缩写,232为标识号,C表示修改次数。RS-232-C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一个主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
在多数情况下主要使用主通道,对于一般双工通信,仅需几条信号线就可实现,如一条发送线、一条接收线及一条地线。
RS-232-C标准规定的数据传输速率为每秒50、75、10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波特。
RS-232-C标准规定,驱动器允许有2500pF的电容负载,通信距离将受此电容限制,例如,采用150pF/m的通信电缆时,最大通信距离为15m;若每米电缆的电容量减小,通信距离可以增加。传输距离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属单端信号传送,存在共地噪声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扰等问题,因此一般用于20m以内的通信。
RS-232串行接口标准的适用
目前RS-232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增加通讯距离的单端标准。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
收、发端的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信号地,如从DTE设备发出的数据在使用DB25连接器时是2脚相对7脚(信号地)的电平,DB25各引脚定义参见图1。典型的RS-232信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15V电平。当无数据传输时,线上为TTL,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TTL电平到RS-232电平再返回TTL电平。接收器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与-3~-12V。
由于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最高速率为20kb/s。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7kΩ。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
RS-232串行速率
RS-232串行常用速率有300 1200 9600 57600等
RS-232-RS-485
RS-485总线,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 串行总线
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