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系统的背景样例十一篇
1、局域网
最简单的局域网,可以采用一个集线器把几台计算机联起来。也可以是由不同的网段组成的大型网络。
2、互联网接入
有企业在国外或外地,需要通过互联网来管理的,还需要接入互联网。宽带、ADSL专线接入均可。
3、服务器
普通的PC机就可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专用的PC服务器。
推荐的服务器配置:
CPU: P4 2.8GHZ 内存:512MB以上,硬盘80GB以上。
(二)服务器端的架设
1、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XP/Windows Server 2003,需要配置IIS。对于Windows 2000,在安装完IIS后,还需要安装 Framwork。
2、数据库
MS SQL Server 2000/MSDE2000/MS SQL Server 2005
其中,MSDE2000是MS SQL Server 2000的桌面产品,主要限制数据库最大容量不超过2GB。
(三)客户端的架设
1、MS Excel 2000/2002/2003
2、IE需要6.0以上。
3、Excel客户端软件
二、定义MIS的基本数据
该项工作在Excel服务器的管理控制台中完成。
(一)定义MIS的组织机构
主要给出MIS的基本信息,如企业名称,地址,企业分支机构的名称等等。
(二)定义角
Excel服务器中有三个预定义的角:Administrators(有全部权限。以下权限仅为系统管理员拥有:定义组织机构、角、用户;查看日志;终止用户活动;备份数据和导入数据)、Report Designers(比普通用户增加的权限:定义数据类型、数据规范、用户词典;定义自动编号;创建和修改报表模板)、Process Admin(拥有删除工作流中“已完成工作”的权限)只有Administrators和Report Designers可以登录“管理控制台”,普通用户不可以登录。
(三)定义用户
定义用户的目的是给用户指派登录帐号、确定用户的所属部门、担任的角、拥有的权限等。
用户和角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用户担任不同的角。
三、定义模板
具体模板的设计方法如下:
(一)设置模板填报的权限
包括初始填报的权限、查询、审核权限等。
(二)绘制表样
在Excel工作区绘制报表的样式,以方便具有权限的用户进行填写,填写方式和操作Excel一模一样。
(三)定义数据项与数据表
模板上可以有多个数据项。数据项分为两类:单一数据项和重复数据项。定义数据项就是定义在一个模板上哪些数据项是单一数据项,哪些是重复数据项。
(四)定义表间公式
表间公式分为两种:查询数据的表间公式和回写公式。查询式的表间公式是利用以前录入的数据填充到当前的数据表,而回写公式是利用当前表单所填报的数据更新已存在的数据表,两者方向刚好相反。下面通过例子说明两种表间公式的设计方法。
例如:销售公司的订单报表中有客户名称、客户地址、订单编号等数据项,销售员在填写订单时需要填入这些数据信息,但该系统中还存在一数据表:客户信息表。客户信息表上已经有了客户名称与客户地址的信息。这时销售员在填写订单表时,先填上客户的名称,然后再到客户信息表到该客户的地址,再把它复制到订单表的客户地址栏。这样操作不方便,这时可以通过查询式的表间公式来实现客户地址的自动填写。
先分析一下刚才的操作:按销售员所填的客户名称到客户信息表中查一下客户的地址,填充到订单表的客户地址栏。这段话其实包含四方面的内容:到哪里数据(到客户信息表中)、符合什么条件的数据(和订单表客户名称相同的数据)、什么数据(客户的地址)、到数据后填充到哪里(填充到客户地址栏)。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表间公式为:
提取满足下列条件的数据:
按以下方式填入
客户信息表.地址-->(填入值)客户地址
从公式中可以看到表间公式其实就是一种引用机制。
再看下面的一个例子:销售公司为了了解客户的销售情况,要在客户信息表中增加一数据项:客户累计销售额。每当客户有了新的订单并且订单被审批同意后就把新订单的合计金额加到客户信息表的客户累计销售额上。这种操作很显然是用当前表单的数据更新已存在的数据表,可以设计回写公式来实现。server系统和普通系统的区别
回写公式内容如下:
[审批]后刷新[客户信息表]中满足下面条件的数据:
客户信息表.客户编号=本报表.sheet1.客户编号
并且 本报表.审批意见=’同意’
刷新方法:
累计销售额=客户信息表.累计销售额+本报表.sheet1.合计金额
回写公式往往成对出现:如果上述的订单被撤单,则累计销售额需要重新刷新,同样我们也可通过回写公式实现。
(五)定义工作流
Excel服务器的表单处理过程主要是通过工作流来实现。工作流就是对其中一种表单的规定流转的描述。它包括要流经几个步骤、每个步骤由何人处理(步骤的处理是通过填写表单上的栏目实现)、从一个步骤流向下一个步骤要满足什么条件等等。它实际上是管理制度的具体体现,明确了责任分工,规定了工作的程序,使每一项工作能高效有序的进行。我们可以对其中一模板来定义工作流,使得基于该模板的所有表单都能按工作流所规定的方式进行流转。
可以说表间公式是定义数据表中的数据项的处理方式,而工作流则是整个表单的处理方式,两者构成了Excel服务器处理信息的基本框架,也是基于Excel服务器的MIS开发的核心。
(六)完成模板的设计
通过以上的定义完成了整个模板的定义,从而可以交付用户使用了。用户通过控制台进行数据的处理。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5],具有万物互联化、知识智能化、数据要素化特征[6]。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有效推动了GDP增长,数据资源成为驱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企业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体系完备,但仍存许多问题。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发达国家较弱,生产管理效率较低。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根据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内涵,现代制造业应该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制造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本质特征即信息流和工作流的数字化[14],企业需对数字化工作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管控,利用物流和资金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协同。因此
加速高新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企业管理融合迫在眉睫,管理数字化转型成为制造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4]。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企业管理转型要素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供应链管理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化的供应链平台成为供应链效率提升的支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化技术的逐步成熟有效解决了供应链上的链接、索引和交互等问题,实现了供应链不同环节的有机联合,供应链效率大幅提升。数字经济对供应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横向一体化、物流系统数字化等方面。第一,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等的支持。因此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转型需要利用大数据构建系统化的现代管理体系,搭建好信息供应链管理平台,以确保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顺畅。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促进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1]。第二,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为了追求资源整合往往采用纵向一体化来实现高度控制。数字经济时代横向一体化成为主导,企业只需抓住产品方向和市场这两个重点,及时整合外部资源响应市场即可。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完整贯穿供
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的链条,链条上所有节点的企业都需同步、协调。因此供应链横向一体化程度也是影响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数字经济时代,线上线下交易融合交错,物流成为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其数字化程度对企业交易的完成度有重要影响。企业需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结合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建立适配的物流系统,使全范围、全过程的物流活动能够实现纵深化的管理和协调。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生产、研发管理转型
数字经济给企业带来生产技术创新的同时生产模式、产品设计、研发模式等也发生变化。第一,生产模式趋于模块化、柔性化。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及其相关技术使得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用户的偏好成为企业产品研发的关键。因此,数字经济背景下客户管理关系中实施的精准化营销模式倒逼上游生产变化,单一批量的生产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满足差异化需求,企业的生产需适合于定制化产品的模块制造,生产模式逐渐柔性化。同时数字经济降低了企业的、复制、溯源以及认证等相关成本,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模式优化中去[8]。第二,产品设计趋于版本化、迭代化。数字经济时代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用户识别、敏捷学习、迭代试错成为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重要能
力[13]。迭代创新模式增加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多样性,也降低了资源禀赋约束[12]。迭代化的生产节奏有利于企业及时地适应供需两端的需求与发展,更加精确地感知新变化、把握新机遇。第三,研发模式趋于开放化、开源化。数字经济发展过程是全生态协力共进的发展,创新不只是部门内部的创新,更是整个生态的协力共进。企业需要不断综合不同领域的新知识、发掘跨界创新潜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凸显核心竞争力,拥有更多的选择、更稳定的系统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2]。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传统的业务流程中一项完整的工作会交交由不同的部门依次进行,信息传递路线较长,信息失真概率更大,导致组织内各部门交流、协调较为缓慢,生产效率与决策准确率较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业务流程重组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企业战略为基础,涉及到组织结构和人文因素等诸多方面。第一,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组织结构具有复杂化、集权化等特征[3]。组织结构为适应精细化分工和数字化供应链平台等,逐渐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为了与业务流程相适配平台型经济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16]。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企业环境快速变化、组织边界模糊化、组织创新多元化,网格制相对于科层制更具优势,也是
数据驱动组织结构创新的体现。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规则和权力两方面。数字化技术改变了行动者规则,行动依据不再是科层制中稳定的公式规则系统,而是由原来的经验规则变为数据规则,数据、信息技术、知识等要素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形成以数据信息及相关技术为核心的规则体系[10]。开放的网络式管理模式和无边界的生态圈管理模式使得权力趋于分散,变得更加多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同一组织内的不同层级之间信息高度透明,组织和个人的信息权力越来越小,拥有大数据信息的大型平台组织和政府部门等成为权力集中地。第二,信息技术在业务流程重组中主要作用是提高信息决策质量和速度、简化管理流程[7]。其对业务流程重组的技术支撑主要是作为流程再造规划管理工具从整体把握项目的规划、进度、预算、评估等;作为成本分析工具分析项目所需资源与成本;作为人事计划工具来进行人力资源相关分析;作为集成工具、编程工具等管理系统开发工具。相对应的,业务流程重组也对信息技术有较大影响,促使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不盲目接受,而是注重人工和信息技术的配合与协调,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支持。第三,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涉及到技术,还涉及到人文因素。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深层的管理变革,原有企业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将被重组。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制造企业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变革,需要在创新协同的文化引导下,以客户为中心,团结协作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通过整体氛围的引导与激励,调整员工的意识
行为、价值观等,以实现企业业绩的提升[17]。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需要构建新的价值体系与行为模式,使企业文化与业务流程重组过程相适应,两者相互交融,共同进步。同时数字经济背景下,智力价值不断提升,企业组织管理更趋于扁平化,权利也更加分散,企业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素养、态度等也需与之匹配[18]。第四,企业战略是业务流程的总纲领和指针。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业务流程重组实质上是结合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从业务流程出发挖掘企业潜能来进行战略构想[17]。传统制造企业需要结合数字经济对企业的内外部资源、环境、市场、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进行更适配的调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