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网络系统管理授课对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
学分:4学分学时:72学时
课程性质:《网络系统管理》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模块课程,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程体系中起支撑作用,主要培养学生的基于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平台的管理与维护能力、基于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平台的网络服务器搭建与管理能力,在取得MCSA资格证书中起到支撑作用。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必备项)windows server2016
1. 了解网络操作系统,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选用;
2. 了解Windows Server 2016的安装要求,掌握安装系统及添加服务器角的方法;
3. 掌握网络服务器管理与维护;
4. 掌握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的相关知识及规划安装;
5. 掌握Windows Server 2016网络操作系统各种服务器组件的配置与维护;
6. 掌握基于Windows系统平台配置企业服务器并对之进行管理与维护;
7. 掌握服务器故障的排除。
(二)能力目标(必备项)
1. 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提高学生的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2.能独立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构建、维护与管理;
3.能独立承担企业网络的维护管理与故障处理;
4.掌握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能独立编写相关技术文档及撰写诊断报告,向客户提供答疑;
5.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标准和行业企业规范,能参阅软硬件厂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产品安装手册。
三、课程内容《网络系统管理》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实施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5.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二)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分为阶段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两个阶段,各占总成绩的50%。
阶段性考核是对学生的平时作业、项目实践,以行业、企业的“客户标准”进行阶段性考核。
综合性考核主要由综合项目考核和理论考核两部分组成。该阶段考核摒弃了传统的完全以教师对试卷进行评分得出成绩的考核模式,通过综合项目考核和理论考核给出成绩,更为客观地评定学生成绩,使学生重视项目实践,不仅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切实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水平。
(三)师资配备
(四)场地设备
实训室要求安装VMware Workstation 15、Adobe reader以及金山词霸等软件,至少创建四台虚拟机,配有Windows 10和Windows Server 2016的镜像光碟。并且还要求安装C/S模式的屏幕广
播软件。硬件要求是CPU I5以上,内存要求16G以上,HDD/SSD 1T以上。
(五)职业素养培养建议
1.可采用分组、阶段训练、成果展示、讨论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摸索独特的算法,使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提高实践技能;
2.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