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计算机三个方向
有同学问我东北大学计算机三个方向的区别,当时我报考的时候也确实因为这个问题而感到困惑。下面我就粗略的说一下这三个方向的区别。(注:个人总结,无权威性)
首先在招生人数上,应用最多,软件和系统结构次之,一般都分别招110+,70+,40+。09年
相应的比08年招的少,以后会不会越招越少这个我就不清楚了,而且09年的保送生好像是比以前多了(以
前都是应用保送,09年是三个方向都有了,具体人数不清楚,保送多了的可能性较大没有具体数据)。
在考取难易程度上,应用最难,软件和系统次之。08年分别是345,330,300,09年都是295
。连续几年出现了大小年交替现象,10年也可能会出现08年的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这个排序,也有
个别年份例外,大家可以去网上查一下。
关于分校问题,09年的情况是三个方向都有名额,不出意外,10年还会延续这样的情况。不
过分校的导师未必就比本部的差,希望报考东大计算机的同学有心理准备。
在选导师问题上,确实可以随便选,举个例子:一个报考系统方向的同学可以选择应用所的
导师(如果那个老师也愿意带你)。有的同学于是会说那何不报考相对好考的系统再转而选择应用所的导
师呢?首先,并不一定系统就一定是录取分数最低,这完全取决于报考人数和考生质量,如果没记错确实
某年系统分最高;其次,即便是这样,你也要按照系统结构的培养模式来进行选课,上课。所以最好还是
确定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再进行选择。所以报考的同学一定要谨慎,因为一旦选定了导师,不管你当时
有着怎样的憧憬和兴趣爱好,都注定了导师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的命运了。
应用是国家重点,另外两个是省重点,就业情况都还算可以。主要还是靠自己,同一届毕业
生年薪差距还是蛮大的。
下面把三个方向的培养方案放在下面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一、学科简介
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办于1958年,1981年首批获得计算机应用博士授权点,在
1993年分别被辽宁省和冶金部评为重点学科,1993年建立了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95年建立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995年建立了CERNET东北地区网络中心,1997年设立长江学者特聘
教授岗位,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1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被评为国家重
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认定为国
家重点学科,2004年建成了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有:分布协同计算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服务计算基
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下一代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时人工智能系统、网络与
信息安全技术、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与关键技术等。本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重大基础
研究计划、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科技部创新基金及省市科技开发项目等科研项目100余项,很多研究成果
在国内领先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将研究成果实际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
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内的各种科技进步奖励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
议上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500余篇次。本学科具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
理的学术队伍,现有教师4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名、教授10名、副教授14名。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
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人才,具体目标有: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
德品质,学风严谨。
2.掌握计算机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
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具有独立的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
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一定创新性或应用
价值的成果。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2学年,最低30学分;
四、研究方向
1.分布协同计算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研究服务间的协同技术、调度和资源分配方法及服务组合中负载均衡算
法,面向服务的分布并行体系结构的成熟度模型、软件过程改进
及评估技术,研究跨企业的知识协同组合模型、面向知识协同的
服务请求调度方法、QoS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模型与方法、面向动态服务的基于事例的推理方法CBR,研究
企业间数字化系统集成框架定义与构建技术,基于MDA的模型管理技术,多企业业务协同集成平台运行效
率与可靠性技术等。
2.服务计算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基于业务语义的服务发现技术,组合服务建模技术和服务的动态性度量
机制,服务行为的获取、重用与增值传播技术,基于行为的动态服务组合的体系结构、服务行为语义模型
与行为建模技术、基于行为的组合服务建模技术,组合方案动态生成技术、业务自适应可变QoS模型和QoS
驱动的动态服务选取技
术、基于服务监测信息反馈机制的组合实例运行支撑技术等。
3.下一代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具有高可扩展性的、可兼容现有网络功能的、可承载现有网络全部服务
的、具有原创性的新一代可信互联网模型;开展主干网抗毁研究;研究新型路由机制,支持QoS,并使之
具备可扩展、可信、自组织和安全路由能力;研究新型移动管理机制;研究支持上述设计与机制的兼容
IPv6的新型网络协议;开展仿真实现与性能评价,进行集成与原型实现。web技术的三个关键技术
4.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主要研究模糊语义Web、模糊数据库建
模技术、Web本体工程、
OWL学习方法、Web
信息检索、用户意图获取、面向应用的
高效数据挖掘算法、数据仓库与
OLAP技术、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技术、基于语义的网
络信息内容识别和分析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技术等。
5.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主要研究一体化网络安全技术,将防火墙、VPN、IPS、AV等安全部件灵活地组织
成多层次的、可灵活配置的并能进行动态协作的系统;针对以IP为基础的融合网络环境下的安全及管理问
题,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分组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设计安全告警信息融合及行为踪迹分析算
法,开展基于下一代信令机制的安全及管理技术研究;研究基于MIPv6的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建立基于
IPSec的综合安全防护体系;研究信息攻防基本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数据认证模型和基于RAM模型的
结构化数据集查询认证技术等。
6.实时人工智能系统
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专家系统在各领域的应用,包括各种专家知识的表
示、学习及实时解决各种突发事件的方法等。
7.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与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模型,网格计算、ERP、知识管理、网络与信息安
全等关键技术及其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学
位
课
09670001
自然辩证法概论
54
2
面授32学时
0967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
面授16学时
0968000X
硕士英语A/B/C班
96
6
09620001
应用数理统计
48
3
三选二
09620007
模糊数学
32
2
09620008
近世代数
48
3
09601001
文献综述与学术活动
2
09601002
实验技能培养环节
2
09601906
分布协同计算基础
32
2
09601907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
32
2
选
修
课
09601929
算法设计专题
32
2
09601928
可信计算
32
2
09601930
高级人工智能
32
2
09601931
软件工程学专题
32
2
09601927
计算机图形学
32
2
09601925
Web服务技术
32
2
09601926
分布式多媒体技术
32
2
09601913
专业写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
32
2
跨学科录取加修本科课程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网络
六、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是使研究生在科研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
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工作包括阅读文献、开题报告、实验研究和撰写论文等。
1.指导教师选定
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为每名研究生安排一名本专业的合格的指导教师。指导教
师的资格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
2.文献阅读和综述报告
在进入课题前,学员应查阅有关本研究方向和领域发展状况的国内外学术论文和
技术报告(国内、国外至少各有2篇),并完成一份综述报告。
3.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
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上或技术上的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
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科学、工程问题的能力。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内容和目标、相
关工作综述、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以及成果验收标准,并提交一份开题报告备案。,开题报告由研究所组
织进行审议,确定是否合格。
4.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工作要求完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能够正确运行的软件系统,达到在开题报告中
规定的目标。论文的书写必须符合研究生院规定的格式要求。
5.论文评阅和答辩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点包括原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计算机软件两个二级学科。该学科点的前身是东北大学于
1993年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博士点和计算机软件硕士点。本学科点主要从事计算语言学、数据库理论与
技术、机器学习与智能软件、信息安全与
数据隐私、嵌入式软件、科学计算与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学
科主要带头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人才等。担任的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科评审
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组成员、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团成员、国际学报编委、中国计算机学
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本学科点主要学术骨干年富力强,拥有教授10人,副教授5人,讲师12人。其中
,博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5人,博士后9人,归国博士(博士后)6人,平均年龄不到45岁。人
员梯队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学术氛围浓厚,形成了一个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体,具
有承接重大研究开发任务的雄厚实力。依托本学科点建设的科研平台有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中心、辽宁省
综合信息处理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学科点以理论研究为主,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随着语言工程、数据工程、知识工程等
领域重大项目的研制开发成功,已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三年来,本学科点承担并完成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霍英东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省市攻关和基金
、国际合作等100多个研究项目,目前,在研的国家级课题有: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课题10项,国家863课题5项。近三年累计研究经费1000多万元,发表论文400余篇,已被SCI、
EI、ISTP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2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5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
奖1项,其它省部级科技奖3项。本学科点长期保持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国际科研合作关系,每年都有数十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和交流,也有多名教师和研究生出国访问和
联合培养。本学科点已培养出博士90名,硕士500名。在校博士生70名、硕士生180名。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领域的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专门人才,具体目标为:
1.学习马列主义思想,掌握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党
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2.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3.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口语和写作
能力。
三、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