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自测-9
9.1自测练习
一、判断题
1.数据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经过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其中数据独立最高的阶段是文件系统阶段。
2.在数据管理的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由人单独保存,数据和程序是分离的。
3.在文件系统中,不容易做到数据共享,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容易做到数据共享。
4.在文件管理阶段,文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数据库管理阶段,文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5.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之一。
6.数据的独立性是指不同用户使用的数据彼此无关。
7.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
8.一般而言,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没有冗余的,这是数据库的一大特点。
9.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冗余度越低,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就越困难。
10.在说明数据库数据结构时,不但要描述数据本身的特点,同时还要指出数据之间的联系。
11.E-R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主要成分是实体、属性和联系。
12.E-R模型用来表示数据模型。
13.学生实体和课程实体之间存在一对多的联系。
14.数据库系统的全局概念结构独立于具体的计算机和DBMS。
15.概念数据模型依赖于具体计算机系统,它描述实体信息在计算机系统的表示。
16.概念模型确定后,数据模型还能够选择。
17.关系模型是一种概念模型。
18.数据结构描述的是系统的静态特性。
19.层次数据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数据,所以无法表示多对多的联系。
20.当前,在数据库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是面向对象模型。
21.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也是用关系来表示。
22.两个关系中元组的内容完全相同,但顺序不同,则它们是不同的关系。
23.在关系中,元组的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24.两个关系的属性相同,但顺序不同,则两个关系的结构是相同的。
25.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相关数据的集合称为数据库。
26.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它能够随意存放各种不同格式的数据。
27.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员。
28.数据库管理系统有时也被简单地称之为数据库系统。
29.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DB包含DBS和DBMS。
30.数据库应用系统是一个使用了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软件系统。
31.有了外模式/模式映射,能够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3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式/内模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33.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34.在数据库系统中只有一个模式,这个模式能够有多个内模式
35.在数据库系统中只有一个模式,这个模式能够有任意多个外模式。
36.分布式数据库数据能够分散在不同节点的计算机上,但必须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
37.分布式数据库中,每个节点是一个独立的数据库系统,既能完成局部应用,也支持全局应用
38.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是集中的,数据管理是分布的。
39.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决策主题、有多个数据源集成、以读数据为主的数据库系统。
40.多媒体数据库主要应用于电视点播、多媒体文档系统、数字图书馆、教学与培训、电子商务等领域。
二、填空题
1.数据处理的核心问题是 。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分为 、 、 三个阶段。
3.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 。
4.数据独立性指 和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5.数据模型不但表示事物本身的数据,而且表示 。
6.数据模型至少应该包括3个组成部分: 、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7. 是对数据库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描述; 是对数据库系统的动态特性的描述。
8.在数据库理论中,把客观存在并且能够区分的事物称为 。
9.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分为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常用的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属于 数据模型。
10.数据模型可分为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层次模型是 数据模型。
11.在数据库技术中,使用数据模型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组织形式。数据库模型主要有四种:层次模型、 、 和面向对象模型。
12.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o
13.使用二维表格的形式来表示数据库的数据及其联系的是 型数据库。
14.关系模型是当前应用最广的数据模型。在关系模型中,同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表之间,主要存在三种关系: 、 和多对多关系。
15.二维表的每一行相当于一个 ,每一列相当于一个 o
16.关系中不允许有两个完全相同的 。
17.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
18.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具有组织的、能够 的数据集合。
19. 是指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
20. 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软件系统。
2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有 、 、数据库事务管理功能和数据库维护功能等。
22.数据库体系结构按照外模式、 和内模式3级结构进行组织。
23.描述内部数据存储结构的是数据库的 模式,它有 个;描述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的是数据库的模式;应用程序或用户能够直接操作的是数据库的 模式。
24.数据独立性分为逻辑独立性与物理独立性。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其逻辑结构能够不变,所以,基于逻辑结构的应用程序不必修改,称为 。
25.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外模式/模式),实现了数据库 独立性。
26.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可相对应修改 ,从而保持模式不变。
27.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兼顾了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散处理两个方面,且数据库虽然分布在网络上的各个结点中,但是仍然是统一管理的。所以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良好的性能,既能够独立完成局部应用,也可协作完成 应用。
28.分布式数据库的定义有两方面的含义: 和 。
29.多媒体数据库除了要存储字符、数值等格式数据外,还要存储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数据。
30.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 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
三、选择题
1.
计算机数据管理依次经历了 几个阶段。
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文件系统、人工管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人工管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文件系统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A.
B.
C.
D.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人工管理阶段与文件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是文件系统.A.数据共享性强 B,数据可长期保存
C.用一定的数据结构 D.数据独立性好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O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较少,而数据库系统能管理大量数据
文件系统比较简单,数据库系统比较复杂
文件系统解决数据冗余和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解决了这些问题
2.
3.
A.
B.
C.
D.
4.
5.
6.
7.
8.
数据库处理的核心问题是 oA.数据管理 B,数据分组 C,安全维护 D.
下面列出的特点中, 不是数据库系统的特点。A.无数据冗余 B.釆用一定的数据结构 C.
下列关于数据库说法不正确的是 OA.数据共享性好 B.数据独立性高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
C,没有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D.数据独立性是指 oA.数据依赖于程序 B.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
数据传输
数据共享 D.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数据冗余高D.数据高度结构化
没有严格包含数据数据冗余
数据库系统
数据不依赖于程序
9.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A.
B.
C.
D.
10.
11.
12.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OA.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 B.征集数据
C,进行数据库的规划、设计和维护等工作 D,提供数据查询界面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了—A.关系模型 B,关系 C,关系模式
下列四项中, 不是构成数据模型的要素。A.完整性约束B,数据操作 C,数据结构
D.关系数据库
D.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类型
13.
14.
15.
在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中,概念模型描述了数据库的'
A,局部逻辑结构B,局部物理结构C,全局逻辑结构D,全局物理结构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O
A.E-R图B,现实世界C.信息世界D.具体的机器和DBMS在数据库设计的概念设计阶段,表示概念结构的常用方法和描述工具是 A.层次分析法和层次结构图 B,数据流程分析法和数据流程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