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考频道
zh o n g sh u ca n .co m
注重能力考查
重视素养导向
—
对2020年数学新高考卷I 的试题赏析
郭允军(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
摘要
:2020年数学新高考卷I 创设了新题型,增加了阅读量,强化了应用性,诠释了多样解,注重能力考
查,重视素养导向,为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能力;素养;新高考
文章编号:1〇〇2-2171 (2020) 11-0064-0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实行教育综合改革。2020年是山 东新高考的第一年,使用的是新高考卷I ,数学不分 文理科。过渡时期的高考内容改革除了要体现高校 对人才的选拔功能,还要特别关注新高考不分文理科 的特点,把握好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因此,为
表1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 (理科)
2020年新高考卷I
题型题号
考查内容题号
考查内容
1
集合的交集
1
集合的并集
2复数的运算2复数的运算3对数、指数大小比较3分步计数原理、组合数计算4黄金分割4球、平面平行、线面垂直5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5概率公式选择题
6古典概型(排列组合)6指数函数应用7向量夹角7向量积定义式8程序框图8抽象函数不等式9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前〃项和9(多选)曲线方程的特征
10椭圆标准方程10(多选)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11三角函数的性质11(多选)基本不等式12三棱锥与球的综合12(多选)新定义(对数、不等式)
13曲线的切线方程(求导)13抛物线(焦点弦长)
填空题
14等比数列前《项和14
等差数列前n 项和15概率15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16双曲线离心率(平面向量)16直棱柱(线面垂直、弧长公式)17解三角形17解三角形
18立体几何(线面平行、二面角)18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前《项和19抛物线(平面向量、弦长)19分布列、独立性检验解答题
20复合函数(导数、零点)20四棱锥(线面平行、垂直,线面角)21分布列、等比数列21复合函数(导数、不等式恒成立)22(选做)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2
椭圆(标准方程、定值)
23(选做)不等式选讲
了更好地服务教学,我们对2020年数学新高考卷I 进行赏析、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1
与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
I 的对比分析
2020年数学新高考卷I 与2019年高考数学全
国卷I (理科)的考点整理,如表1。
’64}
2020年第11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旬)
w w w .zh o n g sh u ca n .co m
南考频道
2020年第11期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旬)
与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 相比,2020年新高 考卷I 总分保持不变,为150分;从考查内容上看,也 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于2020年新高考卷I ,没有考 查“黄金分割”和“程序框图”;主观题增加了“基本不 等式” “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提高了等比数列分值,将 等比数列从主观题调到客观题位置,分值增加了 7分;第 17题位置以往的全国卷考查内容是三角函数和数列内 容二选一,但2020年将解三角形和数列问题在第17,第 18题同时进行考查。所有考查内容的设计基本符合《新 高考过渡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重点关注了《普通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中的公共内容。
2新高考卷I 试题特点赏析
2020年是山东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年,为了适应
新髙考,更好地凸显核心能力,落实核心素养,新高考 卷I 较往年有很多创新的亮点。
2.1创设了新题型
(1)增加了多选题。往年的全国高考卷I 的题型
分为三大类: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而2020年新高 考卷I 打破了多年来的规则,分为四大类,为单项选 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虽然增加了多项 选择题,但选择题的总题量不变,将12道单项选择题 的前8道设为单项选择题,后4道设为多项选择题。 在每个多项选择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 得3分。(2)摒弃了选做题。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 卷I 解答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17〜21 题为必做题,第22〜23题为选做题(只选择一道题目 作答);2020年新高考卷I 的解答题第17〜22题均 为必做题。
对于单项选择题,考生只需要确定一个选项即 可,但多项选择题需要考生对所有选项都有明确的解 答和认识,因为选错一个则得0分;对于选做题,考生 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选择一个比较有把握 的试题进行解答,而必做题没有选择的余地。由此看 来,多项选择题和必做题实际上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因此,2020年新高考卷I 新题型的推出更能体现出 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2.2增加了阅读量
以往高考试题以简洁为主要特点,题目都是单纯 的知识点或是知识点间的综合考查,阅读量比较小, 学生也容易抓住解题的关键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
深入,高考正在进行重大改革,在力图改变高考带来 的题海战术、抑制学生可塑性等弊端的同时,更侧重 能力立意和核心素养导向。在本轮课程改革中,逐渐 增加了试题背景,文本阅读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度。2020年新高考卷I 阅读量的提升尤为突出,如 第4题有153个字符,第6题有189个字符,第15题 有162个字符,第19题不计表格中的字符,共152个 字符。由于文本阅读量的增加,学生必须具备快速阅 读能力和在繁杂的文字体系中提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才能完成解答。这更突出体现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 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考查。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单纯知识点的考查已成过 去,而是需要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综合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而情境创设势必会增加试题文本的 阅读量。因此,增加阅读量是今后高考的命题趋势。
2.3加强了应用性
高中数学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 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依 托
于知识技能而发展,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强调数学 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用数学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2020年 作为实行教育综合改革,突出核心素养发展的第一年 高考,试题命制在加强应用性和数学文化渗透的方面 做了更多的努力。其中第4题以我国古代较为普遍 使用的计时仪器——日晷为命制素材,体现了对中国 古代数学文化的渗透。第6题以2020年备受全球关 注的“新冠肺炎”为背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 累计感染病例数的指数模型设计问题,试题直击社会 热点,突出体现了数学的社会价值。第12题以“信息 熵”为背景,其是借鉴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熵”而得名,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第15题以 学生动手制作零件为切人口,虽后续条件就是纯粹的 数学知识的呈现,但是亲自动手制作零件让学生有亲 切感,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创 设合适的试题背景,加强试题的实用价值,是培养学生核 心素养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必要手段。
2.4体现了一题多解
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 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也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指 标
。
一最全三角函数值对照表
题多解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数学
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和知识内部的逻辑性,以此来提升数 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核心素养。
(下转第69页)
年研堂
w w w.zh o n g sh u m2020年第11期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旬)
由表2可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教材中“阅读 材料”内容的分布兼顾了数学文化各个方面的教育价 值,但篇幅分布不均匀,侧重对数学文化的科学、人 文、应用教育价值的体现,反映“数学家与数学发明”“教材内容拓展”的材料较多,共9个案例,对美学教 育价值的体现较少,仅有1个案例。总体来说,“阅读 材料”素材较丰富,呈现方式多样,这使得我们的教学 有丰富的素材可选择,突出了教材的层次性,同时也 体现了数学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
3 “阅读材料”的教学思考
各版本教材对“阅读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安排,虽然内容、形式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向学生传 播
数学文化,让学生在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 发展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实际教 学中,这部分内容常常被遗忘。很多教师认为它与高 考联系不大,因此不做任何教学处理.根本不愿意花 时间和精力去挖掘、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当然,也有 一部分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若将“阅读材料”单独作 为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则需要一定的课时量,从教学 进度安排上很难操作;若寄希望于学生,让学生通过 自主阅读学习达到传播数学文化的目标更是不现实。于是,笔者通过思考,将“阅读材料”融人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数学学科不同于语文,有的语言、符号、图像具有 自身的逻辑性、抽象性等,因此,将“阅读材料”融入日 常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简单地在教学中适当讲数学 文化故事,而是需要经过感知、理解、观察、推理等一 系列的心理活动。将数学“阅读材料”融人数学教学 中,需要教师认真研究“阅读材料”在教材中的地位和 作用,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在课堂上 重演古人对这些内容的探索过程,或引导学生尝试应 用古人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这种重演和尝试的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笔者在此列 举几种融人“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1)在日常教学 中渗透相关教学内容历史的发展观点,适时讲述数学 家的故事或知识发展史,如“正切、余切等三角函数的 由来”“弦表与托勒密定理”等;(2)在讲授概念时与其 发展史结合起来,如“对数的发展”“解析几何的产生”等;(3)利用活动课做专题讲座,如“斐波那契数列”与黄分割的关联及意义K4)利用课后时间做一些科普 报告,如“男女出生性别比”“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等。
“阅读材料”的教学是值得一线教师思考和实践 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上面仅是一些个人 的思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上接第65页)
2020年新高考在解法的多样性上也有了很好的表
现。下面笔者通过第13题和第17题进行说明。
第13题:斜率为W的直线过抛物线C:/=4_r的焦点,且与C交于A,B两点,则| |=________。
解:由抛物线的方程可得焦点F的坐标为(1,0),又直线A B过焦点F,且斜率为W,所以直线A B的方程为y=W(x—l),代人抛物线方程中,消去^并化简得 3:c2—10x+3=0。
方法1:解方程得4=+,4=3,所以|/^丨= V H-k2 |x\_工21=+3 X— —3 =了。
方法 2:由于 A=100—36=64>0,
A O! , 3^ ),B(X2,3;2 ),则尤1 +工2 =
¥。过A,B分别作准线:c=—1的
垂线,设垂足分别为C,D,如图1,则
|A B| = |A F|+ |B F|= |A C| +
第 17 题:在①ac=v^,②csin A=3,③三
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若问题中的 三角形存在,求c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 明理由。
问题:是否存在A A B C,它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 a,6,c,且 sin A=V^"sin B,C=导,?
b
思路1:先利用正弦定理角化边,得到a,6的比例 关系,根据比例关系,设出长度,再由余弦定理得到c 的长度,最后从①②③中选择条件进行判断求解。
思路2:先利用诱导公式和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 式求得tan A的值,进而得到角A,B,C的值,再从① ②③中选择条件进行判断求解。
研究高考试题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学。从新高 考的试题特点来看,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数学 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渗透数学文化,增加阅读 量,
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