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引言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从功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称为基础软件。它是具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应用开发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应用需求的计算服务。因此,应用需求和硬件技术发展是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技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之一,软件技术的发展是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互相促进的。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正处于新一轮重大技术突破的前夜[1]。预计今后 20~30 年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变革突破期,可能导致 21 世纪下半叶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2]。近年来,从 IT 界到一些国家首脑,都高度关注以物联网为标志的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认为这是继 20 世纪 80 年代 PC 机、90 年代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将引发 IT 业突破性发展的第三次 IT 产业化浪潮。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都会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变化,也促进了软件技术与软件产业的重大变革与发展。
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新技术革命,全球将进入空前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的时代。软件因其具有知识密集、低能耗、无污染、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应用广泛与市场广阔的特点,而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随着应用需求的日益增长、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硬件环境的升级换代,信息化应用更为广泛深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Internet)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使软件所面临的运行环境,从静态、封闭逐步走向动态、开放。为此,系统软件和支撑平台,朝着基于 Internet 网络、基于构件的分布计算、基于网络环境的需求工程和新型中间件平台的方向转型与发展。网络操作系统、JAVA 语言、中间件等的出现与发展就是明证。
现在,信息化应用环境正经历着新的变化:“云计算”、“无线网”、“传感网”、“物联网”、“泛在网”、“智慧地球”等的出现与发展,必然导致软件技术为适应这种新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革与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促使数据处理、信息处理向知识处理的阶段转型与发展,由此将催生新的软件技术与软件产业,这是值得密切关注的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一、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很多国内搞计算机的专家都认为:国内的软件研发过程,个人彩比较浓。过分地依靠个人无法形成产业规模,而没有规模就谈不上产业化了。
不管怎么样,我们大家还是先要来看一看国内软件厂商到底提供给我们多少有震撼力的软件产品,从技术和利润的角度讲,软件系统最核心的部分还是操作系统、编译系统然后就是开发平台之类的东西,接下来就是一些应用系统,比如图形开发、游戏开发、企业应用、网站建设、杀毒、网络工具等等。
操作系统以中科院为中心,做了一个COSIX,这个本质上是一个UNIX系统,UNIX最初的源代码是公开的,尽管COSIX是一个被称为中国的操作系统并是UNIX系列的(IX就代表UNIX系列),但是其中到底有多少独创的技术成分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现在的市场覆盖率绝对不大,而且能否在上面运行各种各样的编译系统、数据库、件和应用系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测试。然后就是对硬件平台的支持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Linux系统,Linux是遵守GNU标准的操作系统,中国有很多家公司推出
了自己的Linux并且还有的Linux,这就有比较疑惑的一点,为什么不在Linux上构架一个类似UNICODE这样的东西,而只做这么本地化的产品呢?不知道是眼光还是市场的问题了。
MIS系统、财务软件是中国软件行业的重头戏,它们彻底的暴露了中国软件开发无序和重复低效劳动的一面。教育软件在某一种层面上看就是电子题库,当然也有优点,比如加入了多媒体教学(可视化程度不错)和所谓寓教于乐的特点,但是从本质上说还是题库。杀毒软件据说是中国软件的骄傲,由中国权威机构评测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好象还没有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游戏软件就不用提了,国内业界能够流行的游戏软件成功的秘诀众所周知,不是技术和创意,实在是归功于我们悠久的历史。字处理软件和排版软件客观的说国内的也做的不错,但是从系统的扩展性和体系结构上说和MS和Adobe相比,差距也放在那里。
近年来,信息技术、软件技术、软件系统与软件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已有不少论述、分析与判断,其中较重要的有:2008 年 10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撰文“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继续朝着数字化、集成化、智能
化、网络化方向前进”。 软件系统加快向网络化、智能化和高可信的阶段迈进”。2008 年 10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分析软件技术发展趋势时指出:“我国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网络的广泛普及,对软件技术和产品提出了更多需求。软件技术正朝着网络化、可信化、服务化、工程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软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将促进和带动软件和软件服务的发展”。2009 年 6 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演讲中再次提出:“当前,软件系统加快向网络化、智能化和高可信的阶段迈进,软件即服务是重要的发展方向”。2009 年 9 月,中国科学院信息领域战略研究专家组认为,21 世纪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开放化、融合化、泛在化的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近 10 年内网络技术经历宽带化、移动化和三网融合将走向基于 Ipv6 的下一代互联网,2020 年以后,世界各国将共同构建 IP 后(post-IP)的新网络体系。即构建“惠及全民、以用户为中心、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Universal,Useroriented,Ubiquitous InformationNetwok Systems,U-INS)”。2010 年 1 月,国家 863 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办公室和国家 863 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在上海举办“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CPS(Cyber-Physical System)发展战略论坛”,提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CPS 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是信息和物理世界的深度的融合交互,可实现大型工程系统的实
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使系统更加可靠、高效与实时协同,使得人类物理现实和虚拟逻辑逐步融合,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存在问题
1.观念技术管理的创新
(1)观念创新
我国的软件企业对软件技术本身的了解大于对应用的了解,技术与市场的脱离使我们产生了一些高技术的软件,但没有获得市场价值的回报。在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方面,没有准技术变成价值的方向,中国的软件业要发展必须走出这个观念的误区。另外,目前软件服务已经成为巨大产业,软件服务将企业运营的重心由产品转向服务。用户不仅关心是否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和软件,他们更关心以较低的成本建立和维护满足自身竞争力需要的业务。应用系统用户已经逐渐认识到,花钱获得高效便捷的专业化服务是必要的。未来的软件公司将成为传统产业的一个虚拟的“IT 部门”,这个部门必具备资深的行业背景,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满足客户咨询、培训、系统实施、系统增值的解决方案。
(2)技术创新
作为产业,在运用技术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对产业而言技术是否能换来市场的回报,这是对技术价值衡量的标准。没有市场回报的技术是技术的垃圾,或者是技术转移体制有问题。高技术的高回报是对技术、市场策略和市场环境有效利用的综合描述。盲目地把技术的先进看成是市场成功的唯一因素而忽视社会环境对技术的需要和适应能力,是中国很多软件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常见的错误。只有以市场的观念来准确地表达技术,才是技术成功的关键。另外,以创新带动产业,注重软件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创新,设立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等关键领域的研究开发专项,进而培养我国在软件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
(3)管理创新
软件质量的控制已成为软件产业一步步走向世界的成功因素之一。我国软件产业缺乏软件工程的管理,缺乏对软件过程的控制,没有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仍处于混沌状态,所有的行为基本是反应式的;软件过程是临时拼凑的;对进度、经费的估计无实际根据,硬件限定时常在质量上让步;在质量管理上,难以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出现问题的判断没有基础;
云计算培训 机构真正linux进度滞后时,常常是减少或取消评审、测试等保证质量的活动;人员安排不合理,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后果是模块重用程度降低、产品文档编写不甚完备、软件开发工程效率得不到保障,最终软件产品的可靠性无法得到权威认证,无法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同,严重制约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在质量的控制上,我们应该学习印度的软件企业。印度软件企业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品牌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将ISO9000 认证看作发展的第一步,将SE-CMM等级作为质量管理基准,将最高级别5 级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截止2000 年6 月统计在全球已经注册的38 家CMM-5 级企业中印度就占了15 家,在世界上被公认为质量信得过的软件提供国。另外,软件产业是一个团队的产业。从产品的设计到产品的批量生产,软件产业需要一大批有技术和多层次的人才协同工作。一个全部由高层次人才组成的软件队伍,往往会带来协同中的矛盾,使高水平的体的生产效率低下。而团队的协作在围绕企业价值观而要求软件开发人员为产品而服务时往往带来了个人创新与产品的矛盾。因此,团队意识的强化,必须始终贯穿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之中。
2. 理论上有待突破
面对软件开发长期受挫的事实,人们期待着理论有所突破。研制与实践一种新的开发方法已
迫在眉睫。软件开发中出现的一系列成本、进度、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着软件产品的交付使用。项目开发中暴露出来了问题不断揭示着管理上深层次的混乱。软件产品质量与技术和管理均息息相关。软件产品的质量包括技术含量与管理的含量,因此,开发技术应考虑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融合技术就是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它已被我们不断的软件开发与监理实践验证。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往的理论或是忽视管理而重视技术,或者反之。事实上,软件开发是项目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管理方式的综合体现,其中,技术是其质量保证的坚实基石,而过程管理是另一项决不可忽视的措施。惟有消除管理与技术的隔阂,将两者融合,“有效性”和“实用性”最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使两者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致力于的融合技术的研究方法已被许多成功的实践所证明:针对项目开发常见问题该技术提出的防范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它使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有章可循,对指导软件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发展趋势
(1)模块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全球化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一方面企业需要更多的业务灵活
性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IT环境复杂度的增加和历史遗留系统的增加,对企业的IT提出了新的挑战。模块化的思想恰恰能够帮助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一方面通过抽象、封装、分解、层次化等基本的科学方法,对各种软件构件和软件应用进行打包,提高对企业现资产的重用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基于模块化思想,业界提出了SOA技术,它提供一组基于标准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有效整合和重用现有应用系统和各种资源,对各种服务进行服务组件化,并基于服务组件实现各种新的业务应用的快速组装,帮助企业很好应对业务的灵活性要求。它通过有效平衡业务的灵活性和IT的灵活性、平衡业务的灵活性和IT的复杂度,为IT人提供了一个业务视角,让IT人学会用业务的眼睛看世界,有效的拉近了IT和业务的距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